APP下载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

2016-01-30潘立文王晓明黄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塔痛风性关节炎

潘立文王晓明黄 勇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3.西双版纳傣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薪火传承·

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

潘立文1△王晓明2黄 勇3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物研究所,云南 楚雄 675000;2.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3.西双版纳傣医院,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通过查阅文献、跟师学习等方法,总结、整理并分析名老傣医康朗香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康朗香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拢沙喉”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嗜食醇酒厚味以致湿热内生,在外感风邪的鼓动下,过关走节,影响关节处四塔功能以致发病。此病主要依据其病史与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证型主要为风火二塔偏盛型、风火水三塔偏盛型。采用康朗香经验方,傣药内治与外治并施的方法进行治疗。名老傣医康朗香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的经验深刻、独到,疗效卓著。

名老傣医 诊治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经验 探析

傣医学是祖国四大民族医学之一,在国内外尤其是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及东南亚国家中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因其疗效显著,而治疗方法简便、经济、安全、绿色,故受到这些地方人民的广泛欢迎,民间常使用傣医药来诊治疾病。由于傣族聚居地-西双版纳地区是少数民族杂居之地[1],这些民族每多嗜饮烈酒,嗜食肥甘厚味等高嘌呤食品,故在傣族聚集地-西双版纳地区痛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痛风一病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上每因[2-4]高尿酸血症引起尿酸钠盐超过血液饱和度在关节及周围组织析出引起急性关节炎,出现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现代医学通常采用药物治疗[5-6],所使用的临床一线药物主要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秋水仙碱毒性较大,有明显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还会对骨髓的造血功能造成抑制,目前临床上秋水仙碱有使用减少的趋势。非甾体类消炎药由于抑制环氧酶的作用,会降低前列腺素对消化道粘膜的保护作用,有增大发生消化性溃疡和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另外,由于非甾体抗炎药有一定的酸性,对消化道刺激较强,还会造成一定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停药后症状很容易出现“反跳”,同时也有自身较明显的不良反应。由于西医药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方面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或不足,使得学术界及广大患者越来越希望在传统医药学领域发掘治疗此病的较好方法。作为我国民族医学之一的傣医学,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在治疗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名老傣医康朗香老师是西双版纳地区的名医,是著名的老傣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此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为全面总结康朗香老师诊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探析其诊治此病的特色与隐藏在背后的傣医诊疗思维方法与规律,特撰写此文以供同道参考,希望能对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治此病,提高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继承名老傣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深化、提升傣医药学的学术内涵起到一定的帮助与作用。

1 康朗香老傣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康朗香老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傣医学“拢沙喉”的范畴,在此病的病因方面,康朗香老师特别强调与饮食不节的密切关系。他认为此病患者平素多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喜好醇酒厚味,而这些食品的过多摄入,势必会超过人体四塔五蕴的利用能力,而这些过多的营养物质便会蓄积在体内进而转化为有余之热邪,从而使得体内的火塔(塔菲)出现过剩的情况。再加上感受外在的热风毒邪(帕雅拢皇),使得体内的风塔偏盛,而火塔则更为偏盛。傣医学理论认为[7-8],人体的水、火二塔必须保持平衡状态,一旦其中某一塔偏盛,则势必会损伤与其相对立的另一塔的功能。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由于火塔偏盛进而导致水塔受伤,而水塔不足则导致火塔更加偏盛。傣医学理论还认为[9]“无风不生邪,无邪不生病,无风病不变,无风病不传”,风邪可夹杂其他病邪过关走节而走注肢体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风邪夹杂体内有余的热邪走注关节,可使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红肿热痛、活动不良的表现,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除了饮食不节之外,康朗香老师还特别重视劳逸、思虑过度等病因的影响。他认为劳逸、思虑过度会损伤“四塔、五蕴”功能,破坏其相互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如人太过闲逸,活动过少,会导致体内四塔五蕴的功能水平下降,而如果再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则会导致这些营养物质不能完全消耗,转化为人的四塔五蕴,从而导致蓄积于体内,成为体内有余之热邪,进而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思虑过度,会损伤人的土塔功能,引起摄入的营养物质的运化过程,影响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促使体内湿邪、热邪的产生。而湿邪、热邪相合,在外感风邪的作用下,相互裹挟、夹杂而走注关节,也会引起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出现病灶处红肿热痛、活动不良等表现。总之,康朗香老傣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有关,但也与劳逸适度、思虑过度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此病主要是因患者偏嗜肥甘厚味、醇饮美酒导致积热于内,加之外感风热或风湿热毒邪,内外合邪,在风邪的作用下,使风热或风湿热毒邪走注关节,引起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此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2 康朗香老傣医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的认识

康朗香老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拢沙喉)的诊断主要需依赖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现与饮食偏嗜有关的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检查发现血中尿酸盐浓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快,NPN升高,关节液镜检示有尿酸盐结晶,X线平片发现有关节肿胀,或在关节近骨端处有虫蚀状或穿凿状缺损,或关节间隙狭窄,骨破坏广泛,软组织肿胀明显等征象,即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如有痛风石钙化者X线平片还可见钙化影。CT及MRI检查亦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康朗香老师认为,在对患者所患疾病进行诊断之后,还应对其证型进行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常见证型有风塔火塔盛型(塔拢塔菲想型)和风塔火塔湿塔盛型(塔拢塔菲塔喃想型)。风火盛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候特点是病灶关节处红肿热痛明显,伴有全身发热、心烦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行快等表现。由于体内风火二塔偏盛,在风邪的夹杂裹挟之下,过关走节,走注相应关节,引起关节局部四塔失衡,风塔、火塔偏盛。由于风火二塔明显,便会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的症状,由于阻滞局部气血运行,还会出现关节活动不灵的情况。体内有余之火塔,作用于上盘便会出现心烦口苦、舌红苔黄燥的症状,而作用于下盘便会出现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的情况,而因为三盘之火塔皆偏盛,于是便导致全身发热的情况。有余之火塔作用于血脉,便会引起脉行偏快的情况。风塔火塔水塔偏盛型的患者一般都有患处关节红肿热痛,特别是肿胀比较明显,同时伴有身热心烦、小便短赤、大便黏滞、舌红苔黄厚腻、脉行快等表现。由于患者体内风火湿塔偏盛,在风邪的夹杂裹挟之下,会走关过节,作用于病所,引起病灶局部的关节红肿热痛,活动不利等情况。尤其是因本型患者水塔偏盛,会出现关节局部肿胀较为明显。由于体内风火水塔偏盛,在火塔的作用下会出现身热心烦、小便短赤,脉行快等现象,由于体内水塔与风火二塔都偏盛,故会出现大便粘滞,舌红苔黄厚腻等表现。由此可见,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是风火二塔偏盛型和风火水塔偏盛型两种。

3 康朗香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色

康朗香老师认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应注意内外合治,应充分利用和挖掘傣医外治法的精华与特色,辨证治疗。在对康朗香老师的治验医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老师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有如下的用药特点。

3.1 内治以辨证为基础,注意调护四塔,解除食毒

康朗香老师认为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内治法治疗,必须以辨证治疗为基础,要对患者的证型进行分析、判断,选择适宜的傣医方药祛邪扶正,调护四塔。此外,康朗香老师还认为痛风病与饮食偏嗜、饮食不节有密切关系,发病与食毒有一定关联,所以在治疗用药上他还较多使用解药(雅解),注重解除食毒的问题。具体经验如下。

3.1.1 风火二塔偏盛型的治疗经验 康朗香老师在用内治法治疗风火二塔偏盛型的患者时比较喜好使用下列傣药:腊肠树心、黑心树心、蔓荆根、苏木、定心藤、青牛胆、毛瓣无患子、人字树、九翅豆蔻根、通血香等。腊肠树心(更锅拢良)[11]味苦、涩,性凉,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胀通便、利水消肿、利尿化石、除风止痛之功;黑心树心(更埋习列)味苦,性寒,入风、水、土、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除风止痛、通血消肿之功;蔓荆根(哈管底)味苦,性凉,有腥臭味,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湿止痒、强筋健骨之功;苏木(更方)味微甜,性平。入水、风塔,具有通血散瘀、消肿止痛、强身健体、防衰老、养容颜之功;定心藤(邓嘿罕)味甜,性凉,入土、火、风塔,具有清火解毒、安神定心、利胆退黄、通气活血、除风止痛之功;青牛胆(嘿柯罗)味苦,性凉,入火、水、风塔,具有利水消肿、除风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毛瓣无患子(麻沙)味微涩,性凉,入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凉血止血的功效;人字树(么滚)味淡,性平,入土、火、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补土健胃的功效;九翅豆蔻根(哈贺姑)气香,味辣,性热,入土、风塔,具有补土健胃、通气消食、理气止痛之功;通血香(嘿罕盖)气香,味微苦,性温,入土、风、水塔,具有健胃消食、行气通血、祛风止痛之功。以上诸药多能入风火二塔,一般具有清火解毒,行气通血,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又常用来治疗肢体疼痛性疾病,故综合采用上述药物,使用内治的方法对风火二塔偏盛型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切合患者的病因病机,故在临床上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3.1.2 风火水塔偏盛型的治疗经验 康朗香老师在用内治法治疗风火水塔偏盛型的患者时比较喜好使用下列傣药:蔓荆根、黑心树、秀毛野枣、竹叶兰、定心藤、青竹标、腊肠树、人字树、山大黄等。蔓荆根(哈管底)[11]味苦,性凉,有腥臭味,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湿止痒、强筋健骨之功;黑心树(埋习列)味苦,性寒,入风、水、土、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杀虫止痒、除风止痛、通血消肿的功效;秀毛野枣(麻点)味涩、微苦,性平。入水、风、土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杀虫止痒、敛水止泻之功;竹叶兰(文尚海)味苦、微麻、性凉,入风、火、水、土塔,具有调平四塔、清火解毒、利水退黄之功;定心藤(邓嘿罕)味甜,性凉,入土、火、风塔,具有清火解毒、安神定心、利胆退黄、通气活血、除风止痛之功;青竹标(广蒿修)味酸、涩,性寒,入风、火、水、土塔,有毒,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功效;腊肠树(锅拢良)味苦、涩,性凉,入风、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胀通便、利水消肿、利尿化石、除风止痛的功效;人字树(么滾)味淡,性平,入风、火、水、土塔,具有清火解毒,补土健胃的功效;山大黄(贺咪火归)味苦、性寒,入火、水、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排脓生肌、止咳化痰的功效。以上诸药味多偏苦,性多偏寒,多入风火水塔,多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合用,以内治法治疗风火水塔偏盛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实则甚合此证型的病因病机,故能取得良效。

在对康朗香老傣医治疗此病的内治法用药经验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康朗香老师非常重视解药 (雅解)的使用。傣医学认为[12]人虽然以五谷杂粮、酒、糖、瓜果、蔬菜等为食物,但如过度摄取这些食物,对人体而言,也是一种毒素。正常情况下,这些毒素可以通过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将其排出体外,但如果人体所过量摄取的饮食物超过了机体的代谢功能,则会在人体内产生残留,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为此,傣医药学专家专门从大量的傣药中搜寻出一系列具有排除这些微量毒素的药物,这些药物便被称之为解药(雅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一病与饮食不节,饮食偏嗜,嗜食肥甘厚味,醇饮美酒等有密切关系。康朗香老师认为由于此病的发生与饮食因素密切有关,是人体摄取过量肥甘厚味、醇饮酒食等所导致的,故应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多采用解药进行治疗,以清除体内毒素,促进疾病的康复。像竹叶兰(文尚海)、定心藤(邓嘿罕)、青竹标(广蒿修)、山大黄(贺咪火归)等傣药都属于解药,在康朗香老师的处方中都频频出现,可见康老对解药运用的重视,也体现了康朗香老师运用解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

3.2 外治重视封包药疗法的运用

康朗香老师在临床运用中,较喜运用封包药疗法来治疗此病。包药在傣语中称为果雅,可分为冷包与热包。热包是指根据病情需要,配备相应的傣药,将药物舂细、粉碎加酒或水炒热,包于患处的治疗方法。而冷包则须根据病情的需要,将傣药的鲜品或干品,将药物舂细、粉碎加酒或淘米水,猪油、醋、柠檬汁、芝麻油、生菜油等拌匀,不炒热而直接包于患处进行治疗。由于本病患者多为火塔偏盛,病性多为热性疾病,故在选用封包药治疗时多采用冷包疗法。在做封包药治疗的药物选择上,康老还是会依据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根据病患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傣药用冷包的方法来加以治疗。

3.2.1 风火二塔偏盛型的外治经验 根据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对于风火二塔偏盛型的患者,康朗香老师认为应选用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止痛功效的傣药,做封包药治疗。常用傣药有:姜黄,青牛胆,黄姜,蔓荆叶,除风草等。姜黄(豪命)气臭,味苦、微辣,性温,入土、水、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破瘀、止痒的功效;青牛胆(嘿柯罗)味苦,性凉,入火、水、风塔,具有利水消肿、除风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黄姜(补累)味苦,气臭,性寒,入土、风塔,具有补土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蔓荆叶(摆管底)味微苦、有臭味,性温。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除湿止痒,强筋健骨的功效;除风草(芽沙板)气臭,味甘淡、微苦,性平,入土、水、风、火塔,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清火利尿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各等量的鲜品,切碎、捣烂,外包于患处,每日一次进行治疗。上述用来做风火二塔偏盛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傣药,多数能入风、火二塔,且性偏寒凉、味多偏苦,多数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散瘀,除风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与痛风相关的疾病。将上述诸药合用,以做封包药治疗,甚合风火二塔偏盛型患者的病机,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3.2.2 风火水三塔偏盛型的外治经验 康朗香老师认为,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对于风火水三塔偏盛型的患者,应选用具有清火解毒、祛风止痛、除湿消肿等功效的傣药,来做封包药治疗。常用的傣药有[13]姜黄(豪命)、黄姜(补累)、青牛胆(嘿柯罗)、宽筋藤(竹扎令)、除风草(芽沙板)、摆栋嘿等。姜黄(豪命)气臭,味苦,微辣,性温,入土、水、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破瘀、止痒的功效;黄姜(补累)味苦,气臭,性寒,入土、风塔,具有补土健胃、消食化积的功效;青牛胆(嘿柯罗)味苦,性凉,入火、水、风塔,具有利水消肿、除风止痛、舒筋活血的功效;宽筋藤(竹扎令)味苦,性凉,入风、水塔,具有调补气血、舒筋活络、镇心安神的功效;除风草(芽沙板)气臭,味甘淡、微苦,性平,入土、水、风、火塔,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清火利尿的功效。将上述诸药各等量的鲜品,切碎、捣烂,外包于患处,每日1次进行治疗。上述诸药多数能入风、火、水塔,且性偏凉,味多偏苦,多数具有清火解毒、除风止痛、利湿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来治疗与痛风有关的疾病。将上述傣药用做风火水三塔偏盛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封包药治疗药物,十分切合风火水三塔偏盛型患者的病机,故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4 典型病例

患某,男性,39岁,汉族,已婚,干部,于2001年7月1日入院。主诉:左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8 d。初诊日期:2001年7月11日。患者于18 d前,出现左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而于6月23日前来我院门医就诊,给外包傣医药后症状有所缓解,为求傣医系统治疗再次来诊并收住,症见: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纳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脉稍快。既往无特殊病史可供,无药物过敏史,平素喜食香燥性热,肥甘厚腻之品。检查:T 36.8℃,P 84次/min,R 192次/min,BP 120/80 mmHg,精神稍差、扶入院,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把结无肿大,头颅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耳鼻畅通无异常分泌物,口唇无发甘,咽不红、扁挑体不大,舌质淡红,苔原腻、脉稍快。心肺腹检查无异常,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傣医诊断:拢沙喉(风火二塔偏盛型)。西医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法:清热解毒、除风止痛。处方:雅解片(0.3 g/片),每日3次,每次4片,温水送服;雅拢旧(10 mL/支),每日3次,每次1支,温水送服;封包药外包,每日1剂,每日包8 h。处方同风火二塔偏盛型外治法中所用傣药;低嘌呤饮食。复诊时间:2001年8月15日。复诊情况:T 36.5℃,P 80次/min,R 20次/ min,BP 120/80 mmHg,精神好,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消除。治疗显效,治疗同前,临床治愈,嘱出后继服雅解与雅拢旧以清热解毒,除风止痛,调节体内四塔功能平衡,低嘌呤饮食,饮食清淡。预后:良好,追访3个月未复发。

按语:傣医专家康朗香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平素善食香燥辛辣,肥甘厚腻,醇酒厚味之品,积热于内,加之感受外在的帕雅拢皇,内外相合,导致四塔功能失调,水塔受伤,水不制火,风火偏盛,风夹病邪滞肢体关节所致。雅解有清热解毒之动,能解除人体因饮食、误食禁忌等引起的不良反应。雅拢旧具有疏风活血,解痉止痛的功效,雅果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三者合用,增强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14-15]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主要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老傣医康朗香认为此病主要与饮食不节有关,但也与劳逸适度、思虑过度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他认为该病主要因患者偏嗜肥甘厚味、醇饮美酒导致积热于内,加之外感风热毒邪,内外合邪,在风邪的作用下,使风热毒邪或风湿热毒邪走注关节,引起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此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在诊断方面,康老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拢蒙喉)的诊断主要需依赖患者的临床表现来进行,而除了对此病的病名进行诊断之外还必须对患者的证型做出正确的诊断。康朗香老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常见证型有风塔火塔盛型(塔拢塔菲想型)和风塔火塔湿塔盛型(塔拢塔菲塔喃想型)。在对患者的所患疾病与证型做出正确诊断之后,应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加以治疗。傣医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有内治法与外治法。康老内治以辨证为基础,注意调护四塔,解除食毒。他认为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采用傣药祛除体内有余之邪,辅助不足之正,以调平四塔,恢复机体四塔五蕴功能的协调平衡,以促进疾病的好转。在内治方面,康老尤其重视雅解学说的运用。他认为此病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厚味,过饮醇浆美酒等有密切关系,由于饮食偏嗜、不节,过量的营养物会在患者体内产生一定的食毒,从而促使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生。故康朗香老师在采用内治法治疗此病的时候,非常重视雅解疗法的运用。在外治法方面,他重视封包药疗法的使用,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采用适宜的傣药鲜品切碎、捣烂,外包于患处,每日一次进行治疗。康老认为傣医疗法的精华在外治法,对于此病康老偏好采用封包药疗法进行治疗,尤其是对那些初发、病情较为轻浅的患者,他常单独使用封包药疗法进行治疗。总之,康朗香老师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应该在准确辨病,精准辨证的基础上,采用能够祛有余之邪、扶不足之正,调平四塔,恢复病变关节功能的傣药内治或外治,使病患的症状、体征逐步得以消除,则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自然得以治愈矣。

[1] 玉罕,林艳芳.傣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1(11):22.

[2] 高培阳,于白莉,张静.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6-7.

[3] 李长贵,苗志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J].山东医药,2010,50(43):107.

[4] 朱尚添.痛风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9):508.

[5] 唐省三,郭毅.临床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9-170.

[6] Fam AG.Managing problem gout[J].Ann Acad Med Singapore,1998,27(1):93-99.

[7] 王圣燕,赵晶,车仁宇.痛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09,4(9):52.

[8] 林艳芳,依专,玉腊波.傣族医药学基础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00-101.

[9] 林艳芳,玉腊波,依专.风病条辨译注[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9.

[10]林艳芳,玉腊波,段立刚.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58.

[11]林艳芳,玉腊波,段立刚.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256.

[12]林艳芳,玉腊波,段立刚.傣医常用名词术语解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333.

[13]黄勇,岩罕金.名傣医康朗香治疗风湿病的经验[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0(10):20-21.

[14]师延川,刘成明.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57.

[15]陈灏珠.内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90-796.

R248.8

A

1004-745X(2016)12-2260-05

10.3969/j.issn.1004-745X.2016.12.016

2016-07-03)

楚雄医专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XBYJ1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astronomypan@163.com)

猜你喜欢

水塔痛风性关节炎
“植物水塔”大比拼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废弃水塔化身纪念馆,向凡人英雄致敬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共同护佑坚固丰沛的“中华水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隐秘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