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少数民族家具特征探析

2016-01-29AnalysisofYunnanMinorityFurnitureFeatures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家具

Analysis of Yunnan Minority Furniture Features

■林立平1黄圣游2徐 钊3张家勇4Lin Liping1& Huang Shengyou2& Xu Zhao3& Zhang Jiayong4

(1.2.3.4.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云南少数民族家具特征探析

Analysis of Yunnan Minority Furniture Features

■林立平1黄圣游2徐 钊3张家勇4Lin Liping1& Huang Shengyou2& Xu Zhao3& Zhang Jiayong4

(1.2.3.4.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24)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云南的气候、少数民族常用家具材料、民俗、宗教文化以及特殊的居住环境导致的文化融合等特征,归纳总结出云南少数民族家具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家具的困境,以便推动云南少数民族民族家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现代家具。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家具

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5)06-0034-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编号:13YJC760034)

引文格式:林立平,黄圣游,徐 钊,张家勇.云南少数民族家具特征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06):34-35.

Abstrraacct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climate of Yunnan, minority furniture material, folk customs, religious culture and the speci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other features, summari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Yunnan minority furniture,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Yunnan minority furniture dilemm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epth study of Yunnan minority nationality furniture, modern furniture help to develop with minority characteristics.

KeyWoorrddss::Yunnan Minority; Folk Culture; Furniture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这里居住着布朗族、傣族、彝族、佤族、拉祜族等25个少数民族,是我们国家多民族的缩影。由于每一个少数民族所处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及各个民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情况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家具文化。云南少数民族家具充分展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智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家具一般就地取材,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是“原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家具,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家具的重要分支,为研究少数民族家具的学者提供大量的素材。

1 气候特征

云南处于中低纬度区域,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如西双版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湿润多雨,而云南昭通境内群山林立,海拔差异比较大,形成了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二是年平均温差小,昼夜温差较大。三是总体来说降水充沛,季节性干湿分明,降水分布不均,每年的十月份到次年的四月份为云南旱季,五月到九月则为雨季。四是由于地处高原,紫外线较强。云南气候不利的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对家具的影响是家具板材干缩湿胀而引起的变形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旱季,家具因空气湿度太低导致家具板材容易开裂。

2 材料特征

特殊的气候特征导致云南竹子产量较大,也使云南称为竹子产量大省。该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制作家具时大多数就地取材,采用竹材作为家具基础材料(如图1,图2)。竹材经过一系列等工艺处理之后,科学的排列组合能够平衡各种应力,因此竹家具不易出现普通木质家具受干湿度影响开裂变形的常见现象;竹材加工蒸煮过程基本灭绝竹材内寄生虫和寄生虫卵,因此竹家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出现虫蛀现象。另外竹材炭化工艺是改变材料色彩的重要手段,在碳化过程中调节炭化工艺的温度和时间等变量参数来调节其颜色的深浅[1]。竹子的生长周期一般五年左右且栽植容易,而树木生长周期至少要数十年,而一些珍贵木材生长周期长达百年,因此竹材的可持续利用性能远远优于木材。另外竹材具有韧性大、透气,调节室内干湿度,吸收紫外线,抗静电,不易干缩开裂和膨胀变形等优点解决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因气候原因而出现的家具变形与开裂现象的烦恼。运用弯曲加工工艺开发的竹材家具,在其强化其柔韧性的同时,也赋予产品极强的现代感与时尚感[2]。

虽然居住在云南的世代少数民族如普米族、景颇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的衣、食、住、行与竹子息息相关,形成了云南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竹文化。但是云南个别少数民族家具也常常采用雪松或普通松木作为基材制作家具,或者采用竹木结合的方式制作家具,譬如纳西族喜欢采用杉木制作家具,而对于常常喜欢使用雕刻有精美图案家具的寺庙或者一些土司府比较喜欢选用桦木、核桃木、柚木或者一些珍贵木材如鸡翅木等作为家具基材。笔者在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普通少数民族的家庭生活使用的家具中几乎见不到使用柚木、核桃木、桦木用作家具基材,云南沧源的佤族和傣族喜欢采用竹木结合的方式来制作家具。

3 民俗文化特征

所谓家具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即为:民俗家具与各种民俗文化相结合,人人传习、用以自我教化,体现了民俗的根本性[3]。云南地处西南边疆,经历大规模的战争和大灾难的情况较少见,所以云南少数民族没有其他地区少数民族的彪悍,大多性情温和,安居乐业,民风朴实。因此云南少数民族家具造型一般外形圆润,尺度大小适中,用料轻巧,注重细节,令人感受到一种精致通透的心理美。如傣族竹编家具中突出的编织图案(图3),精致优美的图案在使人感受到热带地区的质朴清凉的同时也展现了傣族人民对美的追求,而纳西族家具蕴含了丽江古城的古旧之色,同时给人传递着东巴文化的魅力;而白族的历史较为悠久和深厚,其家具与其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又化沉淀,极具特色,其既有红土高原的粗犷之色,也不乏江南的清丽[4]。基诺族由于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有自己的婚丧嫁娶、祭祀及宗教信仰,家具等民俗文化,唯独缺少家具文化,现在基诺族使用的家具主要是汲取傣族家具特征运用到本民族的家具上来。

云南少数民族群众基本上都有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观念的影响使其在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民俗文化特征。如图4是一件储物柜,该家具是笔者在云南沧源少数民族自治县进行调研时所拍,该家具吸取了汉族家具的基本造型,但是又揉入了当地佤族的憨厚和傣族的纤细和唯美的民族特色,该家具上部采用杉木作为基材给人一种扎实稳重的感觉,下面采用竹材给人一种通透清爽的感觉,该造型除了结合当地少数民族的审美之外还考虑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该家具上面用来储放谷物,下面可以用来圈养鸡鸭,与当地佤族和傣族建筑融为一体,同时也是当地少数民族进行祭祀时常用的家具之一。

4 宗教信仰特征

■图1 佤族竹餐桌

■图2 佤族竹屏风

■图3 傣族竹箱

■图4 沧源竹木结合储物柜

■图5 藏族衣箱

■图6 哈尼族长桌宴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宗教也在发展,各宗教、教派之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并行不悖。如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信仰藏传佛教,藏族家具上会用到一些莲花雕刻纹样,该纹样是佛教喜爱的装饰纹样之一,莲花也是佛门圣花,常作为佛教象征[5]。同时莲花的个性恰恰又与藏族人民期望超脱世俗、远离凡俗、清净高洁的愿望相吻合,给人透漏出一种神秘的高原气息(如图5);纳西族信仰东巴教,纳西族家具多彩绘东巴教吉祥物、神像以及富有宗教色彩的装饰图案和吉祥如意的东巴文字,制作方法及装饰手段与藏族佛教的装饰图案相近,但相对要简约很多;拉祜族图腾崇拜是葫芦,这很容易让人与道教联想起来,因此他们的家具及建筑上常常出现各种造型的葫芦,给人一种吉祥如意的平和感。

5 大杂居小聚集下的家具文化融合

云南少数民族居住分布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小聚集。整个云南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自治县(市),也没有单个民族只分布一个县(市)的情况。二是呈现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的地形、气候有关,基本分布情况是傣、壮两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纳西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族、拉枯族、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怒族、独龙族、藏族、普米族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大杂居小聚集下的民族分布情况使得各民族家具在保持着各自的浓厚特色的同时又存在相互交流。

云南一些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山区,有些少数民族直接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如基诺族、独龙族),在其独自民族历史中几乎没有自己的家具历史,他们的家具基本上是汲取傣族、白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家具中的图案、造型等元素为自己民族所用。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居地区还保留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其使用的家具一般是直接使用其他民族家具。但是家具的功能就出现了多样化,如餐桌是家中常用的家具,但是又是祭祀用的供桌,还是很多少数民族摆长桌宴的常用家具,同时用作圈养鸡时的栅栏使用(如图6哈尼族长桌宴),笔者在进行调研时发现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用到图片中该长桌宴的所用的桌子。

根据历史记载,早期云南丽江从事土司府、寺庙、壁画及园林建筑设计的师傅,大多来自江浙一带,一些制作明清风格的家具艺人的也应包含在其中。后来,部分内地工匠融入纳西族中,其后人继承下了这份工艺;许多城乡纳西木匠自然也吸取了内地家具的生产工艺;此外还有大理州剑川、鹤庆的白族工匠也参与了丽江纳西族家具的制作[6]。由此可见明清家具的文化思想以及白族传统文化在纳西族家具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6 结论

通过以上论述并结合笔者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走访及对云南省各地州、县、镇的博物馆的调研,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家具的基本特征出以下结论:首先在云南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的家具对其它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家具有着较大的影响,譬如滇西南主要是受傣族文化的影响,其家具大部分是以傣族家具文化为主流,而滇北则由于受白族文化影响较大,该地区的家具也是以白族家具文化为主流,其他少数民族从中汲取精华,融入到本民族的家具中去。其次云南当地少数民族传统家具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面临着大量的传统家具被丢弃,笔者所拍大量照片都是从废弃的物品堆中翻出来的,导致体现云南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特征的家具越来越少。

因此当前急需研究家具的专业人员对云南少数民族家具进行抢救式的发掘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之团结、设计与开发优秀的现代少数民族家具及建设美丽乡村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北 方)

参考文献:

[1]陈勇,孙德林.重组竹设计表现力浅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10),66-67.

[2]巴蜀.竹藤家具的精彩[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02),74-75.

[3]行焱.民俗家具与宫廷家具文化的比较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06),28-29.

[4]张瑞.大理白族家具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3月,25.

[5]邹联付.西藏民族家具特征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04(04),71-72.

[6]和玉媛,和品正.云南丽江纳西族家具简述[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1(4),49-54.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家具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家具的“小骨感”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