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机能恢复的乡村旅游特征值选择及其开发控制

2016-01-29红,李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

牟 红,李 耀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4)

基于乡村机能恢复的乡村旅游特征值选择及其开发控制

牟红,李耀

(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400054)

摘要:乡村旅游之美源于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乡村的一草一木皆散发出独特的乡土风情,这正是游客梦萦魂牵,寻觅向往之处。但是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发展中存在大量非乡村因素,远离了乡村旅游本质,因此从乡村旅游特征值的确定与测量为起点,根据乡村旅游特征中食物、建材、能耗、文化、自然等因素建立测量指标,尝试量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乡土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控制措施,为乡村旅游的价值提升和真正乡村的回归及乡村机能的恢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机能;乡村特征测量;乡村回归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15)12-0073-07

Abstract:The country beauty comes up with its idyllic rustic, rural, plants and trees and country setting, which are all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s that come from tourists’ dream.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non-rural factors in development rural tourism, which goes away from the essence. We took the determining and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rural tourism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attempted to quantify the local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dicato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food, building materials, energy, cultural, natural and other measurements. We propose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o enhance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above basis measures, which might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recovery of function of the return of true country.

Value Selection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with Rural Functional Recovery

MU Hong, LI Yao

(College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rural function; rural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return to the country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业劳动力需求下降,更多农村青年人口流向城市。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乡村正日趋没落。在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条件下,乡村旅游几乎成为乡村复苏和文化传承最常用的手段。乡村旅游开发正是巧妙借助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使乡村从生产粮食变成了生产健康,从生产物资变成了生产精神,乡村的价值由此得以提升。但是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例如:乡村自然生态不被重视,乡村文化的演绎被误解甚至有意歪曲,原住民民俗文化衰落,农家旅馆拙劣地模仿现代建筑,符合乡村特征的旅游开发没有得到引导,或得不到提倡。

乡村旅游开发涉及乡村和旅游两大方面。乡村的环境相比城市更加刚性,一旦毁坏很难治理和恢复。研究乡村旅游乡土特征,并以此建立规范,科学控制乡村旅游开发,是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激活乡村活力的必要手段。

一、乡村旅游乡土性思考

乡村旅游存在一种现象,农业生产越现代化对游客的吸引力越小,越传统的乡村对游客的吸引力反而越大。但现在的农村城市化倾向严重,众多非乡土因素伪装了乡村。乡村中没有真正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农场化现象严重。有的乡村旅游开发者一味模仿城市风貌,甚至全盘破坏乡村保存千百年的自然格局,模仿生造都市气息浓厚的建筑、景点,与乡村旅游背道而驰。乡村旅游成为了乡村空间的旅游,遗失了乡村旅游的“纯真”,迷失了乡村旅游的“魂”。承载千年的农耕文化能否得以传承?

早在2000年,Arie Reichel就提出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卖点[1]。何景明等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后认为: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标志[2]。本文认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似乎不能完全凸显乡村的原味,特别是“乡村性”这一概念并没有明确指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哪些特征是不可轻易篡改的核心要素,同时较少强调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重要性。故本文提出乡村旅游“乡土性”特征一说。乡土性特征不仅涵盖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乡村原自然风光、田野风貌、建筑构造,还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以此为规范寻求乡村旅游的“魂”。中国古人有“礼失求诸野”的高见,大意是说在上层乐礼崩坏时,可以到郊外、到乡村原野去寻求礼乐文化,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见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提升还是要落实到文化上去,乡村的“土”正是乡村文化的根,是都市游客寻觅的心灵净土,是艺术家灵感的源泉。

(一)乡村旅游非乡土因素的成因

乡村旅游开发中非乡土因素的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外来资本的强势地位使得城市的文化价值成为主导,导致村民加剧他们的“文化自卑感”[3]。 特别是乡村旅游自主经营的户主多缺乏专业指导,往往追求都市的繁华、奢侈、高档,抛弃了乡村乡土原味。

2.快速的团体观光使得“印象”系列和“民俗文化村”大行其道,古村旅游沦为“快餐式文化、开发式表演”,游客接触的甚至是“非土著”所展示的“伪文化”[4]。

3.肤浅的文化体验使得旅游“舞台”背后的“真实性”保护无人关心。

(二)非乡土性导致乡村旅游生态成本增加

1.生态链效益催生了生态成本

生态学原本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现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社会经济领域,如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都是建立在生态链的基础上的。所谓生态链是指自然界万物是一个系统,它们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联系着,牵动其中的一个要素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存在着连锁反应。乡村旅游的开发是基于乡村环境而进行的乡村资源的旅游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乡村的某些要素进行利用,而由于乡村社会是个大生态链,故会构成一定的生态成本。

2.资源的稀缺性是产生生态成本的根本原因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多样性的需要而言,经济资源数量总是相对不足的,取用时要付出代价。资源的稀缺使得对生态资源的每一次占用和耗减,都造成同样的资源在数量减少的同时,使用者也随之减少,因为乡村旅游中独特的资源是唯一的,一旦被占有并使用,其他人就被排除在外,从而产生了生态成本。

3.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是产生生态成本的必要条件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也叫耗竭性资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导致生态成本的产生,即此项资源一旦被占有使用将不可再现。

4.人类局限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生态成本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但是人类认识社会的局限是依然存在的,而且将永久存在。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都是有限的。首先在认识方面,我们受自身的感知和观察能力的局限,未必能认识到真实的世界,受听觉和视觉的影响,所看、所听之事也是虚虚实实。其次,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追求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的同时并不能兼顾生态第一的目标,两者之间很难取得双赢。

乡村旅游开发需要一种规范的模式及评价体系去引导,使之科学化、差异化发展,以使乡村机能得以恢复,保住乡村旅游的根,为我们留住“乡愁”。

二、乡村旅游特征值的测定

吴承照认为乡村旅游要素包括:村民、村庄、村餐、村景、村野和村情。实际上乡村旅游包含一个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有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以及这两个系统的关联性。要保持这个系统的乡村特征,需要提炼乡土性指标。

(一)乡村自然特征值

乡村的自然生态特征包括江河的原生性、地貌的原生性和山林的原生性,具体从村域、村落、院落中表现出来。保留乡村自然特征的原生性并不是完全保留,而是在原有大格局下进行点缀、美化,使之得以升华。虽说乡村的自然特征因所在地域及与城市间的差异而表现出较大不同,但是就中国乡村总体来说,均可分为村域、村落、院落,这种划分形式既涵盖了乡村整体自然景观,亦细微到乡村的一草一木。

1.村野

村野是构成乡村空间的自然环境,即村落所在的空间,包括了乡村所在的地脉、水文、人文、气候、植被等要素,主要突出乡村的“野”,即原生环境。村野的特征值主要表现在: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2.村落

村落是生长于村野的人居聚散带,村落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构成了村落各异的聚散空间,是人类文明最初成型的地方。村落带有明显的人居痕迹,是人类活动形成的独特的乡村人文景观,这是一个动态的物化进程。譬如屋与屋之间的巷道,各异的建筑、水井以及点缀于其间的各类植物,院前的菜园等。村落的特征值主要表现在:民居周围通常都进行了绿化,如树木、菜地、溪流,这些景象依据地脉、水脉、人脉散落在村野、村落构成的乡村空间中。

3.民居

民居是村落空间的基本单元,民居形态在不同地方各异,民居与民居之间点缀的景观小品,包括院落环境最能体现村落的地域文化,是建构乡村旅游空间的载体。民居的特征值体现在住宅和室内环境中。保留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能够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

(二)乡村文化特征值

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包括乡村水文化、桥文化、居住文化、信仰文化、风水文化、制度文化等。也有学者认为乡村文化包括农耕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5]。第一种乡村文化细分虽较为全面,但是缺乏系统性、概括性,不利于在乡村旅游开发时统筹设计,所以本文按照第二种分类,将乡村文化特征值分为:

1.农耕文化特征值

2.非物质文化特征值

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特征值包括:乡村农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如:饮食、宗教、艺术、语言、文字、风俗、音乐、技艺等。这些因素构成乡村旅游的无形力量。

(三)耗能乡土指标

乡村旅游要有别于其他方式的旅游,一定要立足本土。既要差异化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大力提倡绿色能源的使用。利用原生道路,本地交通工具,减少水泥、沥青的使用,还原传统特色道路。通过提供人力、畜力为主的特种交通工具,以取代机动车(船)在景区的使用,增加乡村旅游原生特色,减少碳排放[6-7]。

表1 耗能乡土指标

(四)建材乡土指标

挖掘传统的建造方式,采用土法建造,取材本土,保存传统建筑物在体量、用料、风格上与环境意境的协调;保持传统建筑物在天然采光、温控、空气净化及低碳上的优势。

具体地,选择当地天然石材,实现自然采光与通风;使用节能电器,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减少电力与燃气等化石能源的使用[8]。

表2 建材乡土指标

(五)食物乡土指标

“食物里程”(Food Miles)指的是从食品的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距离。乡村旅游特征提出缩短食品里程,就地取材,地产地销,减少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产生的排碳量,节省能源,加强环保[9]。

三、乡村旅游开发乡土特征测量

以往对乡村旅游“乡村性”的评判均凭专家或游客主观判断,这是由于乡村旅游“乡土性”特征没有科学划分体系,乡村旅游开发中哪些特征是保存“乡土性”的重要因素也没有科学依据,且乡村旅游本是庞大的系统,很难对之量化。所以本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开发乡土特征的测量进行指标设计。

表3 食物乡土指标

(一)乡土特征测量体系的构建

指标分为3个层次[10]。二级指标主要从食物特征值、建材特征值、耗能特征值、文化特征值、自然环境特征值5个方面划分。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1~9标度法,先后请5位乡村旅游专家对各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到判断矩阵。其中数值1、3、5、7、9分别表示前者较后者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重要得多、极端重要,数值2、4、6、8表示两个标度之间的过渡情形,后者比前者的重要性则由对应数值的倒数表示。由此得出6个判断矩阵,并根据层次分析法软件得出各指标权重。各矩阵的一致性比例分别为0.034 2,0.051 6,0.023 6,0.000 0,0.022 7,0.017 6,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各层次特征权重如表4。

(三)全面评价

表4 乡村特征值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重庆周边多家乡村旅游的乡村特征,分析其得分结果,并结合多位乡村旅游专家意见,将乡村特征水平分为较低、一般、较高、很高4个层次。

表5 综合评分标准

四、乡村旅游开发控制

(一)城市—乡村轴线开发控制

在乡村旅游的不同区域,旅游开发的生态成本不同。本文根据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和现有乡村特征的保存情况,根据距离大城市的交通轴线,并结合上文4个评分层次,综合两位地理专家及多位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专家意见,确定乡村旅游生态功能分异与乡土特征值分类指标。

1.都市型乡村:本类型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土地利用的混合程度和集约程度高,通常以公务和商业零售活动为主,这类乡村最容易受到城市改造的吞噬,乡土特征保存很少。同时这里的地块具有较高价值,需要较多投资,乡土特征值以50分为上限。

2.近郊型乡村:这类乡村处于交通设施发达、与市场联系便捷、居民密度较高的有利环境,拥有较完整的农业结构,拥有观赏性园艺、有机蔬菜、放牧景观和家禽养殖,配以农家产品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应防止这类乡村被城市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所取代,乡土特征值应该保留在70分以上,保证一定范围内的乡野性。

3.远郊型乡村:本类型地处交通廊道之间,呈楔式地分布。在城市化迅速扩张的时期,这里往往是城市住宅、工业、绿化等建设发展的主要区域,土地利用类型有可能从农业用地大量转为建设用地,所以要注意保护农业。乡村特征值应该保留在80分以上。

4.偏远型乡村:这里以农为本、以自然为本,是乡村基底保持地,是大规模的自然与文化生态保持地。这里除了为以上三类乡村旅游提供更大面积的养殖、种植的上游基地外,应该成为真正的理想田园、精神家园。本类型具有稳定的农业区,其特点是以大量中小型农场的形式,将村域、村落、院落纳入其中,保持传统的布局,拥有传统的散居形态。其乡村旅游地乡村特征值应该保留在90分以上。

(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控制

根据上文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特征中,乡村自然特征、文化特征居于首要地位。若要保护好乡村自然资源,须在保持原生性基础上合理开发,才能使得乡村旅游呈现差异化从而脱颖而出。要以自然性和真实性为依据,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原材料物资和能源消耗。要注重维护和增强旅游地文化的个性、多样性[11]。

1.乡土自然资源的利用

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景观、建筑物、生产和生活工具、民族知识和传统都是乡村旅游的原生载体。运用当地材料,是降低造价、节约经费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不同地区的建筑更具个性,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反映出地域特色[11]。

2.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

乡土文化以地方为基础,是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与传统生活方式融合,经过长时间积淀所形成的。特别是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相关态度。

(1)农耕场面。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本色,更是乡村文化的核心,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比越大,则乡村旅游文化的表现效果越好[12]。农耕文化景观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加以营造:把农耕生活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如麦场、水车、石碾等;牛背横笛、鸡鸣犬吠、门前小河、集市等都是农耕生活的点缀[13]。

(2)乡村夜景。乡村夜景适宜突出明月的清辉、星光的闪烁,这种纯净透明的夜幕,正是时时处于光污染包围中的城市人所追求的新奇感受。

(3)服饰与饮食。淳朴简单的乡村服饰、鲜美无污染的农家小菜,符合城市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3.乡土形象塑造

旅游地形象是一个旅游地在人们心目中所形成的整体印象。提取当地乡村“符号”元素,利用形态、比例、色彩及组合方式等设计符号来表达风土人情、哲理文脉。提取建筑和环境的样本,归纳总结出代表当地文化景观特色的符号[14]。在乡村景观符号的创新与构成的过程中,符号通过分解、裂变、叠合重组、材料重构等手法,建立新的秩序和组合。

对乡村旅游地而言,以其特定背景为形象策划的基础,根据这种特定资源与人文环境设计出独特的形象以吸引客源,提升乡村旅游地的品味。

4.组织方式以本地为主

应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决策和行动,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与目的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

旅游组织是针对旅游开发主体的旅游开发组织方式,旅游本地组织方式根据当地旅游的实际情况,设计社区参与,引导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成为旅游发展的主力军,最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15]。

乡村旅游本地组织方式包括原住民参与规划、投资决策、项目建设与经营等旅游发展的全过程。旅游组织方式可反映原住民意愿,保障原住民权益,让原住民享受收益。具体工作包括参加旅游服务,保护传统特色、民俗文化;参与旅游产品的供给,经营有关交通运输,经营食宿业,提供劳务服务,进行土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5.乡土体验展现

乡土体验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建立在以上几个乡土环节的基础之上。整个过程是从旅游吃住行游购娱方面,根据乡村旅游地的乡土资源以及本土文化构建的乡土传统游乐活动、乡土餐饮、乡土住宿、乡土交通、乡土商店,为游客提供乡土传统体验[16-17]。

乡村旅游并不是赶场式的自然观光游,而是一种休闲度假旅游,因此,乡村旅游必须留有思考的余地,能够让游客细细品味。人们到乡村去不只是为了看一看,而是感受乡村的气息,对应于这种较长时间、较慢节奏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需要有“过程感”,即强调旅游景观不能在一点集中展现,而是按照一定的安排逐步深入,通过旅游者自己的探索,发现最美的风景。

五、结语

本文将乡村旅游特征要素系统划分为乡村自然特征、乡村文化特征、乡村食物特征、乡村建材特征、乡村耗能特征五大类,较全面涵盖了乡村旅游乡土性要素,并建立量化指标,为评价乡村旅游“乡土性”“原生性”提供方法,以恢复乡村“乡土”特征机能。在量化过程中发现,乡村文化特征、乡村自然特征对恢复乡村机能的“乡土性”非常重要,是最能突出乡村旅游原味、彰显乡村旅游本质的特征。要想体现乡村“野味”,就得深刻挖掘乡村文脉,对原自然景观改造要用画龙点睛之笔点缀之,而不是推翻生造。

参考文献:

[1]REICHEL A,LOWEN G.Rural Tourism in Israel: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5):451-459.

[2]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5):125-128.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毕明岩.乡村文化基因传承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1.

[6]张瑞英,席建超,葛全胜.乡村旅游农户可再生能源使用行为选择模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12):12-28.

[7]谢远丹,刘庆友.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5):51-52.

[8]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林业大学,2007.

[9]SIRIEIX L,GROLLEAU G.Do Consumers Care About Food Mil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in Fr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umer Studies,2008(32):508-515.

[10]邓雪,李家铭.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42.

[11]冯娴慧,戴光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特质性的保护研究[J].旅游学刊,2012(8):27.

[12]龚永新.创意跟进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5):49-52.

[13]牟红,杨梅.旅游景区景观设计的地域文脉内核探解[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10):18.

[14]尹罡,张旻.旅游产业转型背景下资源非优区旅游开发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3):52-57.

[15]高婕,乡村旅游与社区发展研究综述[J].民族论坛,2012(9):32-38.

[16]李昕,郑岩.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路径探索[J].学术交流,2007(4):12-13.

[17]陈绍友,常娟.西部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2-107.

(责任编辑许若茜)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新业态“亲子农场”发展研究
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实践困境及对策
民族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理念研究
四川山地特色乡村旅游农家乐景观设计探析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