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疗效比较

2016-01-29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7期

于 强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不同体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疗效比较

于 强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目的 观察及比较不同体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牵引治疗的72例颈椎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坐位牵引治疗组)36例和B组(仰卧位牵引治疗组)3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椎体相关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椎体相关指标统计结果均好于A组,且好于治疗前的统计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仰卧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相对更好,其对于椎体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相对更为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关键词】坐位牵引治疗;仰卧位牵引治疗;颈椎不稳症;椎体指标

颈椎不稳症多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导致,此类患者可表现出颈肩部疼痛及项肌紧张等,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不适感,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需求较高,而临床中对于本病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牵引治疗即是较为常见的一类方法[1],对其研究也并不少见,但是对于不同体位牵引治疗的比较性研究相对不足。本文中我们即就坐位与仰卧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牵引治疗的72例颈椎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坐位牵引治疗组)36例和B组(仰卧位牵引治疗组)36例。A组的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35.0±8.1)岁,病程0.1~4.5年,平均病程(2.0±0.3)年。B组的3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35.2±8.0)岁,病程0.1~4.7年,平均病程(2.1±0.2)年。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和病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因此认为两组颈椎不稳症患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牵引治疗,其牵引质量均为3.5 kg,牵引时间均为每次20 min,2次/天,10次为1个疗程。其中A组以坐位下进行牵引治疗,B组则以仰卧位下进行牵引治疗,其以颌枕带牵引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疗程后的椎体相关指标(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5.0,其中的数据处理分析方式涉及计量和计数资料的t检验与χ2检验,且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治疗前A组患者的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7.63± 1.56)°、(2.56±0.28)mm及(26.10±1.22)mm,B组患者的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7.64±1.53)°、(2.58±0.27)mm及(26.08±1.23)mm。

治疗后1个疗程A组患者的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5.68±1.20)°、(1.96±0.20)mm及(28.41±1.30)mm,B组患者的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3.20±0.86)°、(1.41± 0.15)mm及(31.08±1.37)mm。

治疗后2个疗程A组患者的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4.15±0.84)°、(1.75±0.17)mm及(29.45±1.33)mm,B组患者的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分别为(1.52±0.31)°、(1.20± 0.10)mm及(32.45±1.40)mm。

治疗前A组与B组患者的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个疗程及2个疗程B组患者的角位移及水平位移均小于A组患者,而椎间高度则均大于A组患者,且B组患者治疗后的统计结果均好于治疗前的统计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颈椎不稳症在临床并不少见,此类骨科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颈肩部的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较大,临床对于本类患者的诊治重视程度较高,相关的研究中仍以治疗方法的效果性研究相对多见,而牵引治疗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对其效果的研究则尤为多见[2],但是对于不同体位牵引治疗在本类患者中的比较性研究却相对不足。而椎体相关参数在此类患者中呈现明显的异常状态,因此可将上述椎体相关指标的改善作为评估治疗手段有效程度的重要依据[3-6]。本文中我们即就仰卧位及坐位下牵引治疗在本病患者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仰卧位下的牵引治疗对患者的角位移、水平位移及椎间高度等椎体相关指标的改善更为突出,说明其对于颈椎不稳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仰卧位牵引治疗在颈椎不稳症中的临床疗效相对更好,其对于椎体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相对更为突出,临床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参考文献

[1] 路宽,丁文元,杨大龙,等.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下颈椎不稳的影像学表现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3):273-279.

[2] Fuhrhop SK,McElroy MJ,Dietz HC 3rd,et al.High prevalence ofcervical deformity and instability requires surveillance in Loeys-Dietz syndrome[J]. J Bone Joint Surg Am,2015,97(5):411-419.

[3] 吴福春,陈捷,徐维,等.Mulligan松动术配合悬吊运动训练治疗退变性下颈椎不稳症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52-54.

[4] 王伟,林镇树,黄少英,等.非手术治疗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并颈性眩晕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552-553.

[5] 王琦,鲍达,李大伟,等.锚定式椎间融合器治疗下颈椎不稳症临床疗效评价[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1):1012-1016.

[6] 嘉士健,黄翠华,雷行华,等.针刀配合脊椎平衡手法康复训练治疗下颈椎不稳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0):1829-1831.

中图分类号:R68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7-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