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

2016-01-29红许华宇荣阳荣根满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结节性腺体低密度

穆 红许华宇荣 阳荣根满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CT室,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意义

穆 红1许华宇1荣 阳2荣根满3

(1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CT室,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医务处,辽宁 辽阳 111000;3 中铁十九局集团中心医院医务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探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实验室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诊断资料。结果 本组86例,其中甲状腺瘤40例,甲状腺癌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CT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低密度结节灶,分析其钙化的形态,边缘是否清楚,强化环是否完整,是否有外侵以及是否有颈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甲状腺结节;X线计算机;诊断;CT;鉴别诊断

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是颈部最常见的肿块性疾病[1],常见的结节性病变包括: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它们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造成临床诊断困难,CT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证实甲状腺结节性病变86例,其中甲状腺瘤40例,甲状腺癌2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年龄20~78岁。

1.2检查方法:使用东芝Astein四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自甲状软骨上缘至颈根部,如病变向胸内延伸,相应扩大扫描范围,层厚3 mm。

2 结 果

2.1甲状腺瘤40例,38例为单发、边界清楚、类圆形低密度灶,2例边界不清,增强后表现为境界模糊、密度不均匀,术后证实为腺瘤恶变。CT值为18~60 Hu,6例密度均匀,34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小结节明显均匀强化,大结节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呈规则环形强化;18例有不定型钙化或斑片状钙化,2例沙粒状钙化,气管受压6例,甲状腺周围间隙清晰,40例均未见颈部淋巴结肿大。

2.2甲状腺癌26例:甲状腺显示不对称性增大,其内见不均匀性低密度肿块影,CT值为25~62 Hu,边缘模糊。增强呈不均匀性强化,表现为癌周强化环残缺或节段性强化,CT值为110~137 Hu,形态不规则,可侵犯气管及周围间隙。结节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或囊变22例;6例可见沙粒状钙化,2例斑点状钙化;境界模糊、连续性中断20例,6例浸润气管食管沟,气管受压移位8例,血管间隙不清或被包绕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6例。

2.3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其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境界不清的小结节低密度区,CT值为39~50 Hu,增强后肿大甲状腺有不同程度强化,其内大部分小结节边界模糊。结节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12例;结节边缘清楚6例,边缘模糊14例。8例结节边缘弧形钙化及斑片状钙化,6例气管受压,颈部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

3 讨 论

正常甲状腺在CT横截面上呈三角形,密度均匀,境界清楚。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部分影像表现重叠造成诊断困难,尤其是良恶性结节性病变的鉴别更显重要。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一直是个难点,综合文献和本组CT征象,从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3.1结节数目、大小:甲状腺瘤及甲状腺癌多为单发结节,结节以外腺体体积和密度一般无异常改变,结节增大时导致甲状腺体积增大。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体积增大,尤其双侧增大,腺体密度不均匀,且肿大腺体可见多发低密度灶。这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基础有关:甲状腺肿大,滤泡不断增生,被纤维分隔而成增生性结节[2],因此,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为多发。结节大小差异无临床意义,小结节密度较均匀,结节增大密度多不均匀,易囊变,相应腺瘤体积增大,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3.2结节密度: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破坏了甲状腺含碘单位表现为低密度或混杂密度。甲状腺瘤或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低密度比较均匀,甲状腺癌往往是混杂密度,囊变的比例高,这对良恶性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良恶性肿瘤中心均可出现中心低密度区,无特殊性[3]。

3.3肿瘤轮廓:甲状腺瘤包膜完整、光滑,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平扫结节性甲状腺肿轮廓多不清楚,包膜厚薄不均,增强扫描呈较规则环形强化,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甲状腺癌呈浸润性生长,癌肿穿破包膜向周围腺体浸润,造成癌肿边缘模糊不清。因此,包膜是否完整、均匀、光滑,强化环是否清楚、规则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又一重要依据[4]。

3.4钙化:CT平扫能清楚显示结节内的钙化形态、分布,提示病变所在。据报道甲状腺结节或肿块约有25%出现钙化,而甲状腺癌有50%~62.5%钙化,甲状腺癌的钙化发生率明显增高。甲状腺癌常表现为结节内部细沙粒状钙化,更常见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瘤和结节甲状腺肿多见弧形、斑片状钙化,少见沙粒状钙化。细沙粒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有特异性[5]。

3.5周围间隙:甲状腺良恶肿瘤体积增大时,增大的腺体可造成气管的压迫,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腺体边缘光整,不侵犯周围结构,腺体明显增大时可压迫气管,邻近病变的气管内壁光整,很少突入气管后间隙。甲状腺癌表现为对周围组织侵犯,压迫气管可造成气管内壁毛糙,甚至突入气管后间隙。肿瘤是否突入气管后间隙可作为鉴别良恶甲状腺结节性病变之一[6]。

3.6颈部淋巴结:文献报道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多发在颈深静脉链、甲状腺旁淋巴结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当淋巴结增大,出现钙化或发生坏死时多提示为癌转移,甲状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因此,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倾向于恶性病变[7]。

综上所述,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应当从结节数目及大小、密度、轮廓、钙化、气管和气管后间隙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6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良性病变多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影,有完整包膜,斑片状钙化,增强后结节可出现规则强化环,不浸润周围间隙,无颈部淋巴结肿大。恶性病变则为结节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以细沙粒钙化较具特征性,强化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强化环缺损,向周围组织侵犯,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因此,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龙洋,江三山,苏畅.甲状腺结节性病变CT诊断价值与影像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5,49(3):163-166.

[2]陈孝柏,高顺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与病理对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6):396-398.

[3]蒋元文,李炳翠.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4,29(5):493-496.

[4]兰勇,龙晚生.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医学影像学,2014,29(10):1249-1251.

[5]何清,聂川.CT扫描甲状腺钙化灶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5,31(9):835-836.

[6]李瑞利,夏爽.MSCT对甲状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9):671-672.

[7]荣独山.X线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131-139.

R445.3

B

1671-8194(2016)26-0119-02

猜你喜欢

结节性腺体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