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

2016-01-29甄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利培阿立哌唑精神病

甄海燕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分析

甄海燕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对比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7%,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阿立哌唑的用药不良反应率要小于利培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阿立哌唑;利培酮;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性精神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多种因素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比如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等[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感知觉、思维、认知功能、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障碍,这些症状给患者的学习、工作及生活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2]。因此,临床中需要有强效药对精神分裂症加以治疗。目前,临床中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依靠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自研发到如今已经经历了两代,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弥补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些缺点[3]。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有男患者31例,女患者29例;年龄为47~77岁,平均年龄(58±6.3)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8±2.6)年。对照组有男患者27例,女患者33例;年龄为45~80岁,平均年龄(59±6.1)岁;病程1~13年,平均病程(5.5±2.7)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304)进行治疗:每天1次。起始剂量为10 mg,用药2周后,可根据个体的疗效和耐受性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可增至30 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每天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 mg。

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进行治疗:每天1次或每天2次。起始剂量1 mg,在1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渐将剂量加大到每天2~4 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到每天4~6 mg。此后,可维持此剂量不变,或根据个人情况进一步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每天2~6 mg。每天剂量一般不超过10 mg。

1.3评价指标:在治疗0、2、4、6、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用药不良反应。

1.4疗效判定:痊愈:PANSS减分率≥75%;显效:PANSS减分率在50%~74%;有效:PANSS减分率在25%~49%;无效:PANSS减分率≤25%。

1.5统计学分析: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指百分率的比较);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ANS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

2.2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3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67%(P<0.05)。

3 讨 论

现代社会的社会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社会分工变得越来越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这种情况也带来了一些社会性的问题,比如人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基于这样的情况,形成了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局面。精神分裂症既是一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疾病类型,患者在发病的状态下会做出自伤或伤他行为。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本次研究的治疗效果来看,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具体体现为两组患者的治疗0、2、4、6、8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然而在用药的安全性方面,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率要小于利培酮,具体体现为使用阿立哌唑的观察组患者的锥体外不良反应率以及头晕率均小于使用利培酮的对照组患者。推论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阿立哌唑能够在DA2受体、5-HT1A受体之间发挥调节作用,使多巴胺功能的不足与亢进两种状态达到互相抗衡,所以阿立哌唑的用药更为稳定,不良反应更少。综上,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均为新一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上均具有良好的效果,都可以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但是考虑到阿立哌唑的用药不良反应更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所以一般情况下最好还是选择使用阿立哌唑。

[1]安孝群,陈优.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3,12(4):219-220.

[2]范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17(32):54-55.

[3]田小元,向永红.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0(1):49-50.

R749.3

B

1671-8194(2016)26-0048-01

猜你喜欢

利培阿立哌唑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都有精神病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