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016-01-27王英张代芬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10041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嗜血血清型病原

王英 张代芬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041)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王英 张代芬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10041)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危害日益严重,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治等方面做一介绍。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诊断;综合防治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关节肿胀、呼吸困难、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格拉泽氏 (格来西氏)病。副猪嗜血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甚至在健康的猪群当中也能发现,多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出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parasuis,Hps),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形态多变,有15个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和13最为常见[1]。

副猪嗜血杆菌是一种多形态、非溶血性、不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具有兼性厌氧和V因子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生长的特点。在血液培养基和巧克力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小而透明,在血液培养基上无溶血现象;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周围呈现卫星现象。

本病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干燥环境易死亡。60℃可存活5~20min,4℃可存活7~10d,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副猪嗜血杆菌寄生在猪鼻腔等上呼吸道内,主要通过空气直接接触传播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染,该病的流行与呼吸道综合症发生流行有关。该菌只感染猪,可影响2~4周龄猪[2],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期间发病,常见于5~8周龄,感染高峰通常见于保育期的4~6周,有些可早在保育舍内最初2周时就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到肥育期早期,发病率可达4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3]。

副嗜猪血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饲料更换、断奶、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潮湿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同时,该菌也会作为继发的病原伴随其他主要病原混合感染,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

3 临床症状

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型疾病临床症状包括高热、虚脱、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跛行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运动不协调、战栗)等,可导致猪只猝死。2~8周龄仔猪感染发病可呈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两种症状,急性型和慢性型,但一般猪场以慢性型为主[4]。

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0.5~42℃),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或苍白,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同时出现身体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3d左右死亡。

慢性型通常由急性型转化而来,病猪食欲下降,消瘦虚弱,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发白,咳嗽,呈腹式呼吸,关节肿大,严重时皮肤发红,不能站立,耳朵发绀,少数病例突然死亡。

4 病理变化

副猪嗜血杆菌病多表现为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等多发性炎症候群,常以多种炎症混合出现。剖检可见胸膜、心包膜、腹膜以及肝、肺、脾、肠的外表有浆液性或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胸腔积液,腹水增多;肺炎,肺部病变多见于左右两侧肺的前叶,中叶和后叶,病灶部位呈暗红色,质硬,有时肺脏与胸膜发生粘连,肿胀,出血与淤血,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四肢关节肿大,发炎,有热感,偶尔可见脑膜炎和心肌炎。镜检渗出物中有大量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实质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和坏死,实质和间质可见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纤维性渗出和水肿液蓄积[5]。

5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一般可初步诊断。当出现败血症时应与猪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等区别;当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慢性猪肺疫、支原体肺炎等区别。确诊则需要实验室细菌分离鉴定。

5.1 分离培养

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心脏血、心包液、胸腔积液、关节液划线接种于含NAD的TAS培养基上,淋巴结、肺脏、心脏、脑及肾脏组织接种于含NAD的TSB培养基上。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48h[6]。观察细菌生长情况,挑取单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挑取疑似菌落进行下一步的纯培养。

5.2 卫星试验

挑取纯培养菌株接种于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并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划线接种在该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呈现典型卫星现象,且出现溶血现象,即可确认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

6 综合防治

本病控制应以预防为主,应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免疫等综合措施来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发展。

6.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猪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法;购进猪群时应隔离观察一段时间,确定该猪群健康后则可移入场内饲养。减少猪群流动,杜绝猪生产各阶段的混养状况。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处理好通风和保温之间的矛盾,保持好的空气质量。在猪群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前后,可对全群猪用电解质加VC粉饮水5~7d,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

6.2 消毒

猪舍及饲喂器具应定期进行彻底消毒,用2%氢氧化钠水溶液喷洒猪圈地面和墙壁,2h后用清水冲净,再用复合碘液喷雾消毒,连续喷雾消毒4~5d。注意环境卫生,坚持日常消毒,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

6.3 制定科学而符合猪场实际的免疫方案

本病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当猪群中存在繁殖呼吸综合征、流感或地方性肺炎的情况下,该病更容易发生,而且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效。因此,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序,切实做好免疫尤其是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工作是猪场健康养殖的关键。规模化猪场在做好猪瘟、伪狂犬、圆环病毒、蓝耳等重要免疫的同时应该根据本场疫病实际情况,针对部分细菌性疾病做好免疫预防。

6.4 猪群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处理

当猪群发病后,应该采取综合处理措施;将猪舍内的病猪挑选隔离,选择症状典型的猪取样送到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鉴定血清型,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淘汰僵猪和其他重病猪,病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

6.5 免疫

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选用疫苗时疫苗菌株的血清型要与本地区流行的血清型一致,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能取得较好效果;也可用自家苗,有条件的猪场可通过分离培养、增殖、灭活后进行使用。

[1]Kielstein P,Rapp-Gabrielson V J.Designation of 15 serovars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on the basis of immunodiffusion using heat-stable antigen extract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92,30(4):862-865.

[2]Leman A D,Straw B E,Mengeling W L,et al.Diseases of swine[M].7th ed.Iow a State University press:Am es Iow a USA,1992.

[3]薛国聪,任涛.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及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5):168-171.

[4]华升,梅书棋,曾德芳,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11):7-10.

[5]王平利,梁宏德,陈福伟,等.猪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理学观察[J].河南农业科学,2005(12):82-85.

[6]陆承平.兽医微生物学[M].第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王英,女,黑龙江省鸡西市人,硕士,兽医师,现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猜你喜欢

嗜血血清型病原
云南省祥云县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点及血清型和基因型分析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调查和耐药机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商品化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副猪嗜血杆菌病及其诊治体会
广东地区水禽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嗜血杆菌属CODEHOP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在树鼩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