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石家庄一保定”的融合发展思路

2016-01-25孟祥林

关键词:行政区划京津冀协同发展

孟祥林

[摘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相对于石家庄具有区位优势,石家庄相对于保定具有省会优势。两个城市只有进行融合发展,在京津南侧形成“双核”城市格局,才能够更好地与京津互动。在“石家庄保定”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渐将涿州、高碑店、保定、定州、正定、石家庄串联起来,在京津南侧形成“石家庄保定”城市带。城市带中,“石家庄保定”为主轴,西侧副轴是将唐县、曲阳、行唐整合在一起,东侧副轴是将博野、安国、无极等整合在一起。要通过构造三角形方式,将主轴与副轴整合在一起,让定州在“石家庄保定”间发挥重要的节点城市作用。这样,石家庄与保定可实现同步城市化,并推进京津南侧的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石家庄保定”城市带;行政区划;京津石三角形

[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5)04-0007-06

一、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发展过程分析

(一)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发展阶段分析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邻近的城市往往需要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进行组合发展。图1表示了两个行政区域从分隔发展走向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A、B两个中心地虽然在相向发展,但在行政区划限制下,其影响力都在行政区划边缘处达到了最弱,其间就出现了影响空白区。只要行政区划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放松,A、B两个中心地就会越过其行政区划边界向对方的行政区施加影响,其间的影响空白区面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第二阶段,从A、B出发的箭头就从存在一定距离发展到有了一定的重叠,CA与CB间出现了交叉区域,两个中心地开始融合发展。第三阶段,两个中心地间已经没有了空白区,CA与CB已深入到对力‘中心地的腹地,这时候两个中心地完全打破了行政界线,城市间开始了融合发展。从图1可以看出,在第三阶段两个中心地虽然在融合发展,但是仅限于两个中心地之间的地区,两个中心地以外的区域仍然没有得到融合发展,这是中心地在相向发展中显露出来的问题。只有两个中心地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城市影响力从两个城市之间的地区扩展到两个城市之外,城市融合发展才能进入到第四阶段,在区域内形成“双核”即两个中心地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共同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

(二)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发展轨迹分析

图2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了两个城市间融合发展的轨迹。图2中Cl、C2、C3、C4、C5为5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越远离坐标原点的C线发展水平越高,即C1

(二)“石家庄保定”城市带构建

从图3可以看出,“石家庄一保定”间的小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LDX和LDD之间,前者较后者发展更加完善。依托高速公路线,LDX将涿州、涞水、易县、满城、顺平、唐县、曲阳、行唐、灵寿、平山、鹿泉、井陉等县级中心地串联,在“保定一石家庄”西侧构建起了联系通道。LDD将永清、霸州、雄县、安新、任丘、高阳、蠡县、博野、安国、深泽、无极、晋州、藁城、栾城、元氏、赞皇等县级中心地串联,形成“石家庄一保定”东侧城市链,但是这条链目前并没有高级别的交通线路联系,与东侧和西侧的高级别交通线都有一定距离,这些小城市必须与“高碑店一定兴一徐水一保定一定州一正定一石家庄”这条“石家庄一保定”轴线(“石保轴”)建立联系。在“石保轴”上目前已经形成了涿州、高碑店、保定、定州、正定、石家庄等几个节点城市,依托这些节点城市在东西方向上需要形成LYL、LMB、LQR、LXL、LJJ五条短城市链,在东西方向上将节点城市的影响力向外辐射:第一条是LYL线,即“易县一涞水一涿州一高碑店一固安一廊坊”一线。该线依托高速公路形成,将东侧的城市影响力传递到西部区域,以廊坊、涿州、高碑店带动涞水、易县以及涞源的发展。第二条是LMB线,即“满城一徐水一容城一雄县一霸州”一线。徐水、满城是“大保定”“一城三星一淀”发展思路下的两个子城市,容城、雄县和安新是“大保定”向东延伸的部分,与东侧的霸州联系在一起,霸州联系天津与保定,廊坊联系天津与北京,霸州在联系“一城三星一淀”与天津互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条是LQR线,即“曲阳一唐县一顺平一望都一保定一清苑一高阳一任丘”一线。该线包括保定和任丘,也包括清苑, “大保定”思路下“一城三星一淀”中的“南星”之一,曲阳、唐县、顺平、望都等。保定西部地区的中心地需要通过“任丘一保定”影响力向西扩展才能够得到强化。从图3可见,目前“保定一任丘”段仍需要构建便捷的交通通道。任丘与霸州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节点城市,两者分别在“京津石三角形”和“京津保三角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化“保定一任丘”城市组团就能够强化“大保定”思路下保定对西侧区域的辐射力,同时也能够强化保定在“京津石三角形”中的影响力。第四条是LXL线,即“灵寿一行唐一新乐一定州一博野一安国一蠡县”一线。该线依托铁路线,跨越行政区划将保定南部与石家庄北部联系在一起,定州和安国是这条线上的节点城市,定州原先隶属保定,从保定分离出来成为省辖市后,城市影响力也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连接石家庄和保定过程中会发挥更大作用。第五条是LJJ线,即“井陉一鹿泉一石家庄一正定一藁城一晋州”一线,位于石家庄区划内,向东通过辛集与衡水连接在一起,向南将栾城整合在一起。以石家庄为中心,在将栾城、藁城、正定和鹿泉这四个县级中心地逐渐整合为“一城四星”的“大石家庄”核心区域的同时,也通过正定不断向北发展与定州整合在一起。正定在“大石家庄”发展思路下,会进入石家庄主城区发展范围,这会进一步强化城市环“井陉一平山一灵寿一行唐一新乐一无极一晋州”的发展,而该城市环与定州城市环就会交叉在一起,推动“石家庄一保定”城市带的融合。

(三) “石家庄保定”主轴线上的节点城市

1.依托既有基础,发展节点城市

前文述及,在“石家庄一保定”发展轴上发挥节点作用的城市除了石家庄、保定外还有涿州、高碑店、定州、正定等小城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石家庄一保定”主轴线将这些节点城市逐渐整合在一起构建南北向的京南城市带,将石家庄、保定、北京串联在一起。如图3所示, “石家庄一保定”发展轴上的节点城市与LDD上的廊坊、霸州、任丘等构成多个三角形关系:“涿州一固安一高碑店”三角形、“廊坊一霸州一高碑店”三角形、“霸州一高碑店一任丘”三角形、“高碑店一任丘一保定”三角形、“任丘一保定一定州”三角形、“清苑一满城一徐水”三角形等。这些三角形将重要的节点城市连接在一起,也将保定与石家庄连接在一起。在“京津石三角形”构建过程中,“石家庄一藁城一晋州一辛集一衡水一饶阳一任丘一霸州一廊坊”一线(“石廊线”)是“津石边”形成的基础,任丘、霸州和廊坊是“石廊线”上的重要城市,在构建“津石边”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图3显示,以定州为中心虽然没有三角形关系,但定州从保定行政区划中分离出去并独立为省辖市后,会逐渐以自身为中心在腹地内形成“望都一博野一安国一深泽一无极一新乐一行唐一曲阳一唐县一顺平”城市环,将“大保定”与“大石家庄”整合在一起。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石家庄的发展主导方向是向北,通过主城区北移扩展主城区范围,为构建京南大都市奠定基础。在“一城四星”的“大石家庄”发展进程中,石家庄南侧依托“南星”栾城会逐渐带动元氏、赵县、赞皇、高邑的发展,并且东侧的辛集和衡水都会成为“石廊线”上的节点城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石家庄南扩和东扩奠定了基础。

2.通过交叉关系强化城市整合

石家庄和保定两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都会争取更多机会,跨行政区划合作就成为协同发展的重点。从短期内看,保定的区位优势会超过石家庄的省会优势,从而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赢得更多机会。在“京津石三角形”的“津石边”得以完善后,“石家庄一天津”间的联系通道会更加便捷,在交通的通达性程度进一步提高后,“京津石三角形”各边上的时间距离会进一步缩短,“京津石”间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异地同城化发展。“石家庄一保定”整合发展程度越高,两市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就会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图3中可以看出,“石家庄一保定”间进行跨区域整合主要体现在定州城市环区域,城市环以定州为中心,在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过程中,会逐渐将望都、博野、安国、深泽、无极、新乐、行唐、曲阳、唐县等整合在一起,通过望都、唐县与顺平、清苑连接在一起,通过无极、新乐、行唐等与正定城市环连接在一起,由此,扩大定州的影响力使定州向南北两个方向扩展,就会对“石家庄一保定”整合做出很大贡献。定州已经成为省辖市,为了扩大其城市影响力,就需要在其辖区上扩权。“一城三星一淀”的保定在“城市向北”发展的过程中要强化清苑的发展力度,从而能够尽快与定州连接在一起。同时前文述及的“井陉一平山一灵寿一行唐一新乐一无极一晋州”城市环中,要强化新乐的发展力度,将新乐逐渐发展成为正定与定州的中介小城市。

图4表示了定州在连接保定与石家庄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定州与石家庄、保定的空间距离很短,采取适当的区域融合政策,以定州为节点城市将保定与石家庄连接在一起,就会为构建“保定一定州一石家庄”城市带创建条件。以定州为中心的CN环将博野、安国、望都、唐县和曲阳连接,以定州为中心的Cs环将行唐、新乐、无极、深泽等连接。图中的C1J和C2J分别是保定与定州、石家庄与定州的连接带,两个连接带涉及的主要是镇级中心地,这些镇级中心地中CIJ、CIJ与Lz交叉区位上的中心地应该首先得到发展,包括C1J与Lz交叉点上的望都镇、固店镇、中韩庄乡、清风店镇等,C2J与Lz交叉点上的东王镇、马头铺镇、承安镇、彭家乡、息家镇、里程道乡、郭庄镇、东候坊乡,这些镇级中心地将定州与正定北侧的新安镇、南牛乡、诸福屯镇以及保定南侧的方顺桥乡、高于铺镇等串联在一起,以定州为中心在南北两侧形成了Lz轴。要在LZ轴两侧形成LxZ和LDZ两个副轴,前者将唐县、曲阳和行唐串联起来,后者将博野、安国、深泽串联起来。在构建两条副轴的过程中,Lxz要分别以唐县、曲阳、行唐为中心整合附近的黑堡乡、北罗镇、长古城乡、路庄子乡、孝墓乡、独羊岗乡、只里乡等,通过镇级中心地将Lxz连成完整链条。该链条处于西部山区,发展基础较弱,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够构建起来。LDz需要以博野、安国和无极为中心将石佛镇、北段村乡、大五女镇、子位镇、留村乡、铁杆镇、桥头乡、赵八镇等整合起来,这条线的交通通达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需要尽快完善“清苑一温仁镇一安国一深泽一位伯镇一辛集”一线,在“石家庄一保定”的西、中、东都能够有便捷的交通通道相联,以LZ为主线,以Lxz和LDz为副线的“石家庄一保定”的整合通道更加完善,两个城市会有更多的条件得到融合发展。

三、对“石家庄一保定”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探索

(一)进一步理顺行政区划格局

为了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河北省在行政区划内部不断进行调整,以便能够让发展基础较好和区位优势较高的县级中心地发挥更好的作用。在将定州、辛集确立为省管县(市)后,又将安市(唐山)、宁晋县(邢台)、涿州市(保定)、怀来县(张家口)、平泉县(承德)、任丘市(沧州)、景县(衡水)、魏县(邯郸)等8个县(市)确定为省管县(市),这样河北省省直管县(市)的数量就由2个增加到了10个。省管县可以为这些县创造更大的发展条件,在与地区级城市互动并拉动周边县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石家庄一保定”联动发展过程中,两个行政区划的共同点在于,东部区域的城市发展基础优于西部区域。“涿州一高碑店一保定一定州一安国一新乐一晋州一藁城一辛集”是石家庄与保定融合发展的轴线。在这条轴线上,新乐、晋州、藁城和辛集分布在石家庄东部,分布区域相对集中,而涿州、高碑店、定州和安国分别分布在保定南北两侧,分布相对分散,所以从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聚合整合效应层面看,石家庄更具优势。不过涿州和高碑店在空间上更加邻近京津,所以在与京津进行区域整合,谋求共同发展层面相对更具优势。石家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划内小城市集中分布的整合发展优势,而保定的优势主要体现与京津间的整合优势。从这个角度看,石家庄与保定更应该进行区域整合谋求协同发展。

(二)强化石家庄与保定各自的优势

近代以来,石家庄与保定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不同的轨迹,前者在走上坡路,后者在走下坡路。前者是因交通地位的提升而快速发展成为京津南侧的大都市,后者是因行政级别下降而导致城镇化水平在低位徘徊。石家庄原是获鹿县下辖的一个小村庄,获鹿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曾经是“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与石家庄北侧的正定的影响力不相上下。京汉铁路在石家庄设站也因当时石家庄名气不够大而命名为镇头站。但是随着正太路开通并且正太路与京汉路在石家庄交汇,石家庄在南北、东西方向上的交通枢纽地位日显,正定、获鹿此前的优越性逐渐弱化,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逐渐转移到石家庄。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使得石家庄替代了此前曾经是区域经济中心的正定和获鹿,而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石家庄距离京津较远,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这种交通枢纽地位,尽快完善“京津石三角形”的“津石边”,“省会优势+交通枢纽地位”整合发力会进一步促进石家庄的城市化进程。

保定在历史上曾是直隶总督署所在地,在华北地区具有较高的地位,后来在失去省会地位并且在京津的地位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保定的城市化速度明显降低。保定虽然具有近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但大都市对资源的袭夺能力使得保定在城市化进程中并不具优势,保定的城市化水平在京津冀地区一直在低位徘徊。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行政区划阻隔,保定的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要改变保定这种发展状态,除了需提升保定的区域经济影响力外,还要在其行政职能方面进行设计。2014年伊始有关“保定副中心”的讨论又让保定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热点,要尽快打破京津冀之间的行政区划分隔状态,通过“软区划”的方式强化京津大都市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力,使保定依托其悠久的文化基础,将大都市的非核心职能承接过来。

(三)构建发展通道实现“石家庄保定”同步城市化

1.完善“石家庄一保定”东侧发展线

在“石家庄一保定”间需要形成11z.l2Z、l3Z等三条纵贯南北的交通通道,目前前两条已经形成(见图5),l1Z将唐县、曲阳、行唐、灵寿等与正定、石家庄等联系在一起。l2Z将清苑、望都、定州、藁城等连接在一起。l3Z上小城市密集,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通达性较高的交通线,在“石家庄一保定”融合发展进程中,需要尽快形成“高阳一新兴镇一蠡县一博野一安国一明官店乡一五仁桥镇一白庄乡一深泽一桥头乡一小辛庄乡一张古庄镇一新垒头镇一辛集一周头乡一前大章乡”一线(“高前线”),在“石家庄一保定”东侧将两个城市整合在一起。在“高前线”逐步形成的同时,还要完善其他三条短线:“清苑一北店乡一张登镇一温仁镇一北王力乡一安国”(“A线”),“安国一西城乡一马店镇一大河庄乡一安平一大子文乡一深泽”(“B线”),“深泽一赵八镇一七汲镇一无极一东候坊乡一正定”(“C线”)。这三条线在“石家庄一保定”东侧从微域上将邻近的县级中心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将l3Z发展成为更加宽阔的子城市带。“A线”与l3Z使得清苑、高阳、蠡县、博野、安国等形成闭环,在保定东南侧围成三角形区域,不但使得l3Z的北侧部分变宽,而且强化了安国的作用;“B线”与l3Z围成的“安国一安平一深泽”三角形通过安国将保定东侧区域与石家庄东侧区域连接在了一起。在完善如上两个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强化发展“C线”使得正定与上述两个三角形区域整合在一起发展,并且C线与l3Z围成的“正定一栾城一前大章乡一周头乡一辛集一新垒头镇一张古庄镇一小辛庄乡一桥头乡一深泽”区域将石家庄东侧的栾城、藁城、无极、晋州、辛集等整合在一起,l3Z南侧与l2Z南侧通过聚合整合作用,各自发展速度都得到提升。

2.依托发展轴构建多个三角形

在图5中依托l2Z发展轴需要构建S1、S2、S3、S4、S5、S6等多个三角形,不但能够强化定州在多个三角形中的中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三角形将石家庄与保定联系在一起。S1即“正定一新乐一无极”,这是石家庄向北发展并与定州衔接在一起的第一个三角形,与从保定向南出发的第一个三角形“保定一清苑一望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S1和S6分别向北发展和向南发展,与以定州为核心节点城市的4个三角形S2、S3、S4、S5整合在一起,石家庄与保定的整合程度就会更高。图5中,S2即“无极一定州一安国”,S3即“曲阳一定州一新乐”,S4即“唐县一望都一定州”,S5即“清苑一安国一定州”。S2、S3、S4、S5以定州为中心,将11Z、l2Z、l3Z上的小城市整合在一起,以三角形为基本单元使得三角形顶点上的城市联系更为紧密。这些三角形的顶点重叠,不但将石家庄与保定联系在一起,而且以定州为中心形成了辐聚发展的城市格局,以定州为中心,行唐、新乐、无极、深泽、安国、望都、唐县、曲阳等都得以发展。在如上6个三角形中,S2、S3以及“安国一深泽一安平”是跨行政区划的三角形。前文述及,安国是“清苑一高阳一安国”三角形及“安国一安平一深泽”三角形两个区域连接在一起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曲阳、定州位于S3的边上,定州、安国也位于S2的边上,新乐、无极、深泽分别是S3、S2和“安国一安平一深泽”三角形的南侧顶点,所以在三角形构建中,实际上沿着石家庄与保定的行政界线形成了两个小城市链,即“曲阳一定州一安国”链和“行唐一新乐一无极一深泽”链,两条链之间进行深度整合并逐渐融合。定州是新近从保定分离出来的省管市,随着对定州逐渐扩权,在整合周围市管县的基础上定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得到增强。S2、S3、S4、S5的整合力度会进一步增加,定州在得到强化发展的同时,石家庄与保定的整合力度也会得到强化。京津南侧以石家庄、保定为中心的“双中心”城市体系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在以京津大都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城市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行政区划京津冀协同发展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邯郸—邢台城市团整合发展探讨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区划名称需体现历史文化特征
市制回调:行政区划改革的弹性因素
突破行政区划羁绊 加快哈尔滨产业集聚发展
我国司法区划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