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基因生物育种正迎来关键时刻

2016-01-25许智宏北京大学

中国农村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抗虫棉孟山都转基因

文|许智宏 北京大学

转基因生物育种正迎来关键时刻

文|许智宏 北京大学

如果我们陷入转基因安全问题之争而止步不前,将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会让我国的生物育种技术与市场受制于人,农业生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率先研究农业生物育种的国家之一,转基因物种面积一度位居国际前列,转基因抗虫棉作为生物育种创新成功的事例也曾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但令我倍感遗憾的是,由于在转基因安全问题上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和牵制,近年来我国农作物生物育种的产业化进程开始减慢。

1996~2014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70万公顷增至1.815亿公顷,增长了100多倍。然而,10多年来,除棉花外,我国没有一项重要的转基因农作物研究成果被批准产业化。

相比之下,国外的发展却是另一番图景。这几年,尽管国际经济普遍低迷,但不少国家的农业在快速发展。例如,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不到2%,农产品收入却净增加20%。

目前全球转基因核心技术与产品大部分被5大跨国公司垄断。例如,孟山都公司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技术集成、企业并购、资本渗透等手段大力发展商业化作物育种体系,并一跃占据全球农业生物产业的鳌头。孟山都对生物育种的年投资连续3年超过10亿美元,2012年销售额已达135亿美元。

此外,生物技术也成为众多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点。

巴西政府在2003年才开始推动转基因作物发展,但到2011年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达3030万公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19%,位居世界第二。如今,阿根廷和印度也跑到了中国前面。

相比之下,我国保障中长期农产品稳定供应的形势依然严峻。

国外公司一直依靠技术与经济优势,企图挤占和控制我国农作物和种业市场,我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已高达21.1%。

近年来,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量增长迅猛,到2012年已达5838万吨,2013~2014年度增至7034万吨,2014~2015年度进一步增至7700万吨。如果按美国大豆的平均产量计算,相当于4亿亩耕地的产量;如按中国的产量计,则相当于需要6亿亩耕地。与此同时,转基因玉米的进口量也在逐年攀升,从2010年的150万吨、2011年的175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540万吨。考虑到我国饲料和加工需求的缺口,预计今后还将大幅增加。如果我们陷入转基因安全问题之争而止步不前,将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不仅会让我国的生物育种技术与市场受制于人,农业生产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值得欣慰的是,对于中国而言,追赶的时机或许并不算太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经过近30年的不断努力,在植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发掘、植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转基因作物研发方面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只要我们在推进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的过程中,着力推动产业化发展,就一定能像当年开发抗虫棉一样,不仅能与外国公司抗衡,抢占市场发展先机,还能引领我国种业创新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抗虫棉孟山都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基因工程方法让天敌昆虫保护有了依据
抗虫棉的故事
转基因,你吃了吗?
2001—2020年山东省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纤维品质评价分析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发展回顾、现状及建议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玩转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