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囊肾反复发热囊内感染1例

2016-01-25王艺璇刘盈盈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泌尿系喹诺酮腰痛

魏 君,王艺璇,纪 磊,姜 琦,刘盈盈*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2.长春市中心医院)



多囊肾反复发热囊内感染1例

魏君1,王艺璇1,纪磊2,姜琦1,刘盈盈1*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 长春130033;2.长春市中心医院)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因“尿痛10天、反复高热、腰痛6天”为主诉入院。该患10天前劳累后自觉尿痛,无肉眼血尿,无尿量减少,因在哺乳期,未系统诊治。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6天前患者自觉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7℃,伴有双侧腰痛,以右侧为著,呈放散性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头孢类药物抗炎、抗病毒等对症治疗症状略有好转,但发热、腰痛仍反复出现。1天前上述症状加重,伴乏力、恶心、呕吐,为系统诊治入我科住院治疗。既往发现多囊肾、多囊肝病史15年,其父患有多囊肾并死于尿毒症。患者一个姐姐患有多囊肾。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病,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查体:体温40.1℃,神情语明,精神弱,面色苍白,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6次/分,律整,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及额外心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右侧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尿常规:白细胞1 058.10/μl,红细胞224.2/μl,细菌1 143/μl,蛋白3+,潜血2+,镜下红细胞41/HP,镜下白细胞190.5/H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5.6×109/L,红细胞计数3.55×1012/L,血红蛋白108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8%;C反应蛋白343ml/L(参考值0-8ml/L);抗核抗体未见异常;降钙素原2.95μg/L(参考值0-0.05μg/L);肝功能:总蛋白61g/L,白蛋白28.6/L,r-谷氨酰基转移酶60.6IU/L(参考值8-57IU/L);肾功能:尿素氮5.5mmol/L,肌酐108.4μmol/L;D-二聚体994ng/ml(0-400ng/ml);24小时尿蛋白定量0.68g;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多行红细胞占10%,正常形态红细胞90%。血结核抗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及PPD皮试均未见异常。抗核抗体未见异常。泌尿系超声:双肾体积增大,双肾实质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右侧最大直径为3.6cm,左侧最大直径为3.2cm,右肾无回声区部分透光度差,双肾皮髓质界限不清。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可能性大)、多囊肾。

入院当天进一步行血培养、尿培养检查,并给予莫西沙星0.4g每日一次静点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保肝、保护肾脏、退热等对症治疗。患者于入院后第三天体温较前有所下降,但病情好转不明显,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0℃,伴寒战,腰痛较前加重。因患者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肾脏囊性回声透声差,不除外囊内感染,于入院后第三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术,于右侧肾脏穿刺抽出脓性液体约80毫升,并用生理盐水将囊腔反复冲洗,最后将甲硝唑注射液20毫升注入感染囊腔局部抗感染治疗,并送检穿刺液病原学培养及药敏鉴定。2天后患者发热、腰痛较入院时明显缓解,血、尿培养未见异常,但穿刺液培养为大肠埃希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将抗菌药调整为美罗培南1.5g每8小时一次静点,后根据病情逐渐调整为12小时一次静点,2天后患者发热、腰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尿常规:白细胞324/μl,红细胞32/μl,细菌143/μl,蛋白1+,潜血1+,镜下红细胞5.8/HP,镜下白细胞56/HP;血常规:白细胞计数9.6×109/L,血红蛋白109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4%;降钙素原0.14μg/L(参考值0-0.05)。调整药物治疗第7天时复查血常规、降钙素原均正常。复查肾功能及肝功能均正常。行泌尿系CT检查未见再发囊内感染及肾周脓肿,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有效出院。

2 讨论

多囊肾是最为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疾病,以逐年体积增加和囊的增长为特点,其囊腔的体积与肾功能呈负相关,而在肾功能正常的病人中,囊腔体积与高血压和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多囊肾患者肾功能往往不断进展,最终发展为肾功能丧失[1]。陈燕等对多囊肾小鼠的模型研究证实,多囊肾小鼠出生后随着存活时间延长肾功能发生明显改变,并在生后两周内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相关症状[2]。全世界有7%-15%的多囊肾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3],而囊内感染为多囊肾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囊内感染的主要特点为发热程度重且持续时间长,同时可伴有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增高。囊内感染复发几率很大,若未及时治疗甚至可危及生命[4]。

本病例中,该患者入院前一直处于哺乳期,未在意病情,于院外应用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入院后患者仍反复高热,初步考虑为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盂肾炎可能性大,因脂溶性抗菌素如喹诺酮类可渗入多囊肾囊腔内,且为广谱抗生素,覆盖面广,因此在多囊肾感染患者中为主要推荐的抗生素类型[5]。鉴于此,我们给予患者行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3天后 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但高热、腰痛症状仍较明显,腰痛甚至较前加重,考虑感染未完全控制,我们需寻找下一步诊断及抗生素治疗方案。患者行胸部CT及结核相关检查均为阴性,暂时排除了结核所致病原体感染。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考虑多囊肾囊腔感染的致病菌对此类药物抵抗。因此,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是至关重要的。该患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囊肿透过度减低,这高度提示多囊肾的囊腔感染,在应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应积极对病人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液术。从此病例可以看出,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是诊断及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既对感染的囊腔积液起到了穿刺引流的作用,又能针对感染部位进行病原学检测。此外,用生理盐水冲洗感染囊腔,并用甲硝唑注入囊腔,对多囊肾的囊内感染又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因此,虽然血培养及尿培养均未见病原菌,但穿刺液培养出了大肠杆菌。针对培养及药敏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后复查肾CT,患者无肾周脓肿及其它新发感染,治疗有效。

多囊肾泌尿系感染的类型常分为单纯性膀胱炎(肾孟肾炎)、囊肿感染和积脓、囊肿感染并发肾周积脓、无症状性泌尿系感染4种类型。50%以上的住院病人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而对于复杂因素所致泌尿系感染,大肠杆菌仍为主要致病菌[6,7]。正常肾脏具有抵御常见致病菌侵袭的能力,

但当肾脏结构和功能受损时,如病人患有梗阻性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多囊肾等疾病时,肾脏抵御侵袭的能力下降而导致感染的发生。虽然喹诺酮类药物为脂溶性可进入囊腔,但在2004年到2014年的多囊肾囊内感染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喹诺酮抵抗的病原菌在囊内感染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当多种病原菌存在时或者同时合并多个囊腔感染时死亡率增加[5]。另一项对85个多囊肾囊内感染的病人(平均年龄52±12岁,45%男性,27%已行透析治疗,13%行肾移植,6%患有糖尿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初期治疗中79%为抗感染治疗,喹诺酮有效率仅为34%。61%的病人初始治疗失败,失败的原因包括病人合并肾后性梗阻、尿路结石、致病菌不典型或者耐药、抗菌药使用未足疗程或者病人肾功能异常等。多囊肾感染的首选治疗为抗菌药物,但抗感染治疗失败几率较大,病原学检查使近些年治疗失败的几率在逐年下降。但有关多囊肾感染的治疗尚需大规模的临床观察[8]。由此可见,病原学检测对于多囊肾囊内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多囊肾的囊内感染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尚缺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有效治疗策略。因此积极寻找致病菌避免喹诺酮滥用及改善预后很重要。

[1]ChapmanAB,Guay-WoodfordLM,GranthamJJ,etal.Renalstructureinearly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TheConsortiumforRadiologicImagingStudiesofPolycysticKidneyDisease(CRISP)cohort[J].KidneyInt,2003,64(3):1035.

[2]陈燕,郭宝峰,邵晨,等.多囊肾小鼠肾功能的改变[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60.

[3]AkohJA.Currentmanagementof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J].WorldJNephrol,2015, 4(4):468.

[4]PirsonY,KanaanN.Infectiouscomplicationsin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NephrolTher,2015,11(2):73.

[5]SuwabeT,AraokaH,UbaraY,etal.Cystinfectionin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causativemicroorganismsandsusceptibilitytolipid-solubleantibiotics[J].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15,34(7):1369.

[6]齐海宇,肖红丽,阴祯宏.反复腰痛伴发热、寒战1个月余[J].中国医刊 ,2010,45(5):79.

[7]史立英,野丽莉,李晓欧.518株肿瘤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8):1309.

[8]LantingaMA,CasteleijnNF,GeudensA,etal.Managementofrenalcystinfectioninpatientswith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systematicreview[J].NephrolDialTransplant,2016,pii:gfv452.[Epubaheadofprint].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512号);吉林省卫生计生青年科研课题(2015Q043)

1007-4287(2016)09-1595-02

2015-11-14)

猜你喜欢

泌尿系喹诺酮腰痛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X线与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