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分析

2016-01-24杨文艺黄志耿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1期
关键词:残端气腹单孔

杨文艺,黄志耿

(广东省普宁华侨医院 外科,广东 普宁 515300)

小儿阑尾炎大多数为急性发作,它的发病可能与细菌感染、阑尾腔梗阻及神经反射有关,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腹痛、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等)及麦氏点压痛等[1-2]。传统手术以开腹治疗为主,但随着微创医学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探讨小儿阑尾炎腹腔镜单孔法切除的临床疗效,现将本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阑尾炎患儿,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3~13岁,平均(6.3±1.6)岁。疾病类型:71例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5例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例为慢性阑尾炎。

1.2 方法

对所有阑尾炎患儿均做腹腔镜单孔法切除术,具体如下:协助患儿摆好平卧位,采用气管内麻醉方法,使用碘伏消毒术野;在脐部切一小口,置入10 mm trocar,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并保持一定的压力,范围8~12 mmHg;在脐部切口处Trocar缓慢插入腹腔,使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找到回盲部并将其显露,将右下腹、盆腔的渗出液吸干净,将无损伤抓钳在操作孔置入,将粘连的游离阑尾分离开,将阑尾的尖端抓住,将气腹缓慢的解除,在脐部Trocar内将阑尾完整的移至腹腔外,在腹腔外使用一般疗法(开腹切阑尾的方法)将阑尾切除,将残端及黏膜使用电凝烧灼,对根部浆肌层进行一次缝扎,不对其进行荷包包埋;将阑尾残端送至腹腔,将气腹再次建立,使用腹腔镜对阑尾残端及系膜进行探查,观察有无不良情况(出血、意外损伤等)发生,待检查过后如一切正常可把腹腔镜取出,将气腹解除,而后将脐孔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

2 结果

所有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单孔法切除有133例(88.67%),其中,有14例改为两孔法,转开腹手术的有3例患儿;手术时间为101~42 min,平均(20.41±6.36)min,术后的排气时间为3~25 h, 平均(16.21±5.39)h,住院时间为3.5~6.5 d,平均住院时间为(4.31±1.65)d,8例患儿出现脐孔渗出,并出现感染。

3 讨论

3.1 在切除阑尾时要仔细操作,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阑尾炎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后两种类型由于肿胀、组织较脆,在操作过程中不易将阑尾拖出,为避免破损断裂造成腹腔感染扩散,不可强行将其拖出,防止增加切口感染的几率;为顺利将阑尾拖出体外进行切除,可将脐孔采用中弯钳或拉钩适当的将其钝性扩大;将残端及黏膜使用电凝烧灼,对根部浆肌层进行缝扎或荷包包埋;仅行浆肌层缝扎的情况是回盲部组织感染,组织较脆,不易行荷包包埋。在本次研究中术后没有1例患儿出现残断漏的现象,是由于所有患儿均行浆肌层缝扎。

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脐孔较小(切口只有1 cm),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阑尾肿胀或系膜较宽情况,在牵拉阑尾近根部时易出现误区,会误以为已结扎切断根部,因此尽量将阑尾残端留短一些[3];阑尾残端返还腹腔时,要再次将气腹建立,并对其探查,减少或避免因残端过长导致的阑尾残株炎,也不要忽视对系膜、残端结扎线及回盲部的探查,观察的内容依次为有无出血、是否松动脱位及是否撕裂。

3.2 术区处理

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经脐孔和麦氏点[4]。选择脐孔进行操作的原因有:相对薄弱的脐部腹壁及相对致密的组织结构,将Trocar在此处旋入有较强的突破感,不宜损伤内脏;小儿的解剖特点:回盲部和成人相比位置较高,距离脐部较近,有利于阑尾从脐部提出。不采用麦氏点进行操作的原因有:麦氏点有处相对较厚的腹壁组织,在气腹形成后,与其他内脏有较近的距离,在此处进Trocar损伤内脏的可能性较大[5]。脐环由结蹄组织组成,不具备较好的弹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充分地将脐环扩充。当不是单纯的阑尾炎,阑尾出现坏疽或穿孔(质脆,肿胀较重或内有大粪石),使得阑尾直径较大(大于Trocar直径),不易一次性将其提出,为尽可能减少手术时间,减轻脐孔污染,必要时可适当地将脐环切开一些,将脐孔稍扩大,以加快术后脐孔愈合的时间。为减少术后粘连,在脐孔关闭前应再次进行消毒,缝合时将腹膜外翻;为减少因术后渗出积液所致的感染、化脓,在缝合时要逐层进行,遏制出血,不可留死腔[6]。在本次研究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8例,经处理后痊愈出院,处理措施包括敷料更换、将缝线拆除及红外线照射等。

3.3 选择适应证

选择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的适应证有:急性阑尾炎;慢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疾病的早期。本组患者改为两孔法的有14例,是由于阑尾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不易分离,或因阑尾在后部,且短粗,系膜不长,使得不易在脐孔将其提出,造成单孔手术无法进行,继而改为两孔;由于有两患儿形成阑尾脓肿、1例阑尾位于盲肠浆肌层下,转为开腹手术,由此也验证了上述所说。腹腔镜单孔法阑尾切除术不适用于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腹腔粘连严重、发生严重坏疽的阑尾及后位阑尾等,前4种类型是由于质脆,肿胀较重,在钳夹阑尾或将阑尾提出是易发生断裂;最后一种类型是由于游离较困难,如将回盲部或阑尾强行游离有发生肠瘘的可能,这几种类型应及时转为三孔法处理。

总之,小儿阑尾炎采用腹腔镜单孔法切除术治疗,具有的特点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不遗留手术瘢痕,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在临床工作中如患儿的情况允许,可首先考虑该治疗。

[1]张浩然,刘洋,迟志广,等.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改良手术(单孔法)[J].吉林医学,2007,28(15):1716.

[2]夏东亮,李庆浩,张丽华.小儿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256例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6(15):30-31.

[3]宗科,毛根军.单孔法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5(2):140-143.

[4]卞红强,周欣.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4):105-106.

[5]岳峰,苏泽礼,柳琪,等.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2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0(10):983-985.

[6] 何继龙,朱小朝,杨小冬,等.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比较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0):2993-2994.

猜你喜欢

残端气腹单孔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下采用倒刺线连续性浆肌层缝合法包埋阑尾残端疗效的探讨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单孔腹腔镜与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囊肿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