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2016-01-18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19期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控制临床治疗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王兴媛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控制在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复发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不耐受食物检测,对所有患者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实施饮食控制3个月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缓解率为76.3%(61/80)。结论 饮食控制在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指导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控制;临床治疗

作者单位:153000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al Ulcer With Diet Control

WANG Xingy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Jiayin People's Hospital, Yichu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Yichun 15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value of the diet control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al ulcers. Method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80 cases of recurrent ulcer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food testing. Result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al ulcers implemented diet control three months ,recurrent oral ulcers remission was 76.3% (61/80). Conclusion Dietary control has good application value in alleviating recurrent oral ulcer, which can guide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oral ulcer.

【Key words】Recurrent oral ulcers, Diet, Clinical treatment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不耐受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体出现各系统的慢性疾病[1]。通常情况下,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转换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正确途径是被消化至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但是也有一些食物由于含有的酶不充足而难以被人体完全消化,大多只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进入到肠道中。一旦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有害物质,便会对其实施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合成相应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进而诱发一系列症状和相应疾病[2]。食物不耐受患者大多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溃疡、消化不良等症状。而复发性溃疡是一种具有疼痛性、复发性、自限性的口腔黏膜溃疡性疾病,有着较高的临床发病率。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当前学术界对其反复发作与食物不耐受相关问题仍存在质疑。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对80例复发性溃疡患者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采取饮食控制的方法,观察分析患者口腔溃疡发作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7.5±2.5)岁;观察组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轻型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病程在2年以上;发作间歇期在1~2个月之间;每次发作溃疡个数在3个以上。对照组本院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7.5±2.5)岁。所有对照组成员参与实验前3个月均未出现口腔溃疡,并未出现其他食物不耐受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一般资料上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检测工具 本研究采用美国Biomerica公司生产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主要针对以下13种食物产生的IgG抗体进行检测,有猪肉、牛奶、鸡蛋、玉米、大米、大豆、虾、蟹、西红柿、蘑菇、鳍鱼、牛肉、小麦。利用美国BIO-TEK公司ELx 800酶标仪比色检测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半定量。选用美国Dade Behing公司生产的血清IgG含量测定试剂,并在BN ProSpec特定蛋白分析仪上进行检测。

1.2.2检测方法 依次抽取观察组80例患者3 ml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半定量方法检测13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将检测结果告知患者,并有针对性对其采取饮食控制,同时临床上不给予任何药物。干预后3个月进行回访,观察分析患者溃疡发作情况,对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1.3结果判断标准[3]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标准:横坐标为标准孔浓度,纵坐标为相对应吸光度,测定值分为4级:以≥200 U/ml为高度不耐受,100~200 U/ml为中度不耐受,50~100 U/ml为轻度不耐受,≤50 U/ml为阴性。

饮食控制后疗效判断标准:患者口腔溃疡发作间歇期延伸到3个月以上或溃疡自愈期减缩到2 d内为有效;患者口腔溃疡发作间歇期无变化或溃疡自愈期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的有79例,占98.8%。对照组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的有42例,占52.5%。两组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耐受食物分析

观察组患者出现一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占13.80% (11/80),两种占25.00%(20/80)、三种占20.00%(16/80),四种及以上占37.50%(30/80)。没有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的有3例,占3.75%。13种食物中,最不耐受的食物是蟹,其次是鸡蛋、牛奶、西红柿、虾、大米、大豆、牛肉、蘑菇、小麦、玉米、鳍鱼、猪肉。

2.3两组针对蟹不耐受情况

观察组对蟹不耐受明显较对照组严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对蟹不耐受情况(n,%)

2.4饮食控制效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饮食控制3个月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缓解率为76.3%(61/80),无效19例,占23.7%。

3 讨论

当前大多研究显示,食物不耐受在临床众多疾病中有着关键作用,忌食相应食物后症状会得到缓解或者消失[4]。作为一种过敏性疾病,食物不耐受表现为IgG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而口腔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通常口腔溃疡患者中有98%会出现食物不耐受,主要表现为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8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的有79例,占98.8%。而健康体检组出现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的有42例,占52.5%。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这一结论。在13种待检食物中,观察组反复性口腔溃疡患者极易对鸡蛋和牛奶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升高[5]。此外,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升高的阳性率最高是在蟹上,笔者分析可能是与季节性、地域性差异有关,仍需深入探讨。反复性口腔溃疡患者还会出现两种及两种以上食物不耐受,本研究结果中有82.5%,且患者多为反复发作、多部位的口腔溃疡。针对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控制后3个月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缓解率为76.3% (61/80),显示饮食控制可能对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一定效果,能用于指导临床上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综上所述,饮食控制在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指导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潘晓骅,孙洪,陈琼,等.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0,28(1): 68-70.

[2]尤欣. 口炎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8): 77-78.

[3]罗艳燕.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5): 1-2.

[4]卢君. 饮食控制缓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初步探讨[J]. 现代养生,2014,(10)109.

[5]谢春娥,薛晓轩.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2,5(10): 793-797.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9.053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19-0069-03

猜你喜欢

复发性口腔溃疡饮食控制临床治疗
口疮清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分析
孕妇依从性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胸腺肽对5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进展述评
药物联合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膳食纤维素联合常规控制饮食等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