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2016-01-15任鑫,崔济温

装备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一体化

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任鑫1,2,崔济温3

(1. 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2. 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3. 国防大学 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北京 100091)

摘要保障装备落后于主战装备,将会直接导致主战装备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将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进行一体化建设。分析了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美军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保障装备;主战装备;一体化;装备建设

收稿日期2015-04-17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任鑫(1984-),男,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装备建设。

中图分类号E92

文章编号2095-3828(2015)05-0012-05

DOI文献标志码A 10.3783/j.issn.2095-3828.2015.05.003

PLA’s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upport Equipment and Main Battle Equipment

REN Xin1,2,CUI Jiwen3

(1. Graduate School,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 China;

2. Nav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433, China;

3. Department of Military Logistic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quipmen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If support equipment lags behind main battle equipment, main battle equipment cannot perform its full function.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upport equipment and main battle equipment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eficiency of the PLA’s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upport equipment and main battle equipment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of support equipment and main battle equipment in US.

Keywordssupport equipment; main battle equipment; integration; equipment construction

习主席指出:“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战场运用,一体化联合作战已成为主要作战形式,其显著特征就是体系对抗,就装备建设方面而言,应着重加强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着眼未来作战需求,统筹规划,大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可靠保证。

1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军保障装备建设能力和水平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形成了大规模作战的装备保障能力。但当前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在建设理念上存在认知误区

系统功能的强弱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系统中各个要素性能的高低。二是各要素所形成的系统结构是否合理。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都是现代战争体系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弱一不可,任何一方出现“短板”,整个装备系统将发生“木桶效应”,直接影响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1]。当前我军应着力从源头上改变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建设不相协调的现象,加速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的一体化建设,但由于目前对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基本规律的把握上尚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建设思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

一是存在“接受理念”但“误解概念”的个别现象。当前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对建设规律和发展概念的理解上一部分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偏差,比如有人认为只有当主战装备定型列装后才应开始论证、研制和生产相应的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将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的发展界定为“先后承接”的关系,而不是“如影相随”的关系,认为保障装备应采取“紧跟尾随”的发展模式,割裂了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同步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二是存在“接受理念”但“行动畏难”的个别现象。目前我军主战装备已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设,而由于受先期的发展理念、技术能力、人才建设、经费支持等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整体上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底子较薄,处于“奋起直追”的发展阶段,其总体上滞后于主战装备的信息化发展进程。因此,对于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畏难”思想,比如有人认为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难度较大,现状较难改变,缺乏革旧立新的积极主动性。

三是存在“不认可和接受理念”的个别现象。有人认为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可以走“你建你的,我建我的”发展路子,信息化主战装备完全可以由现有机械化装备进行保障,两者不需要同步建设。如若这样,保障装备信息化建设将会踏步不前,即使主战装备信息化水平再高,由于缺乏体系支撑,战时将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被动局面。

1.2在顶层设计上缺乏科学统筹

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标准高、整体性强。当前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在顶层设计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自成体系、统筹不够。以前我军装备发展建设过程中,很少将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作为整体纳入一体化建设体系之中进行科学统筹,两者之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设计,“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分散建设使得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在研制、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匹配度不高,难以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另外,由于对主战装备保障需求研究不足,造成同一系列主战装备存在多种型号的保障装备,重复建设现象频出,效率较低,浪费严重。二是保障装备体系建设不完备、发展不均衡[2]。保障装备建设缺少统一的科学筹划,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保障功能、作业能力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融合不够、统的不多,进一步加大了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难度,无法有效实现向战场延伸、充分发挥保障装备的“战力倍增器”功能。三是信息体制和技术标准不统一。我军装备种类繁多,分段多头管理,保障装备系统之间及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之间在信息体制、技术体制、传输网络、软件平台等方面建设标准不一、规范化程度不高,使得各装备体系成为新的“信息孤岛”,互联互通能力较为薄弱[3],无法充分实现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功能,影响部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

1.3在实现途径上不相协调

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一体化建设需通过新研、加改装的方式加以完成,但从部队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在具体实现途径上依然存在不相协调的问题。一是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在研制上不同步。目前现役保障装备大部分是跟随老型号主战装备进行研制和配发的,二代保障装备与新型号三代主战装备存在技术代差,两者研制生产不协调、不同步,装备使用单位向研制方提指标要求时,往往针对主战装备战术技能指标提出严格要求,而针对保障装备战术技能指标要求不多,导致研制方对主战装备的作战性能考虑较多,对保障装备的保障性能考虑较少,没有在研制主战装备的同时对保障装备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保障装备从研制生产到形成保障能力,与主战装备快速形成作战能力相比,效率较低、过程较长,影响了两者一体化建设进程。二是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改造升级不同步。主战装备和保障装备改造升级建设缺乏通盘考虑,大部分主战装备经过信息化升级改造,具备了信息实时传输和快速机动、精确打击的作战效能,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而诸多现役保障装备尚没有进行信息化功能的升级改造,大多停留在机械化保障水平,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实时感知主战装备的保障需求,导致战时无法及时形成高效保障方案,影响作战效能。

2美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高技术战争中,新式主战装备的不断涌现,要求不断革新保障装备与其相配套[4]。为解决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不相匹配以及保障装备各军种之间兼容性较差、不能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等问题,美军制定相关制度[5],采取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协调一致、同步发展的原则,通过系统综合集成,实现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一体化发展。

2.1制定相关制度

美军制定保障装备发展规划时通常以主战装备的发展规划为依据,制定相应法规制度保持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发展体系配套,将两者同时设计、研制和生产,保持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发展建设步伐的协调一致,如建设保障装备时要求为主战装备提供故障诊断、维修和指挥控制等各项保障功能,为主战装备形成了“口对口”的系统性保障。而倘若主战装备尚未具备成体系配套的保障装备,主战装备将不被批准列装及配发部队,从而从制度上保证了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协调发展。

2.2系统综合集成

美军为提高装备系统的作战和保障能力,通过对现有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进行信息化加改装,加强综合集成建设,推动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技术一体化应用和发展,实现保障装备系统内部、主战装备系统内部、保障装备系统与主战装备系统之间信息快速流动。将诸如运输自动化信息系统Ⅱ、战场伤员救护医疗通信系统、陆军全球作战保障系统、标准设施人事系统Ⅲ等保障装备列入陆军数字化战略,和主战装备成套配发使用,并通过数据链将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联为一体,增强装备战场全维感知、信息高效获取和防打一体能力,全面提升装备整体作战和保障效能[6]。

2.3同步于数字化部队建设

美军在建设数字化部队时采取整体建设思想,明确提出了“同一个部队、同一场战争、同一个未来”的构建要求。根据此要求,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须同步发展建设,协调统一于数字化部队建设之中,注重全面一体,促进保障装备、主战装备和数字化部队三者的深度融合。美军在建设陆军数字化部队时,其《陆军转型路线图》在制定主战装备的科研、生产、采购、维修等发展规划的同时也规划了诸如远程兵力运输投送车辆、医疗救治设备等保障装备的发展建设,促进了陆军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的一体化发展。另外,美海军也在确立其“21世纪装备发展计划”时,将两栖主战舰船和LPD-17“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进行配套建设,提高了海军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水平。

3加强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根据我军装备发展实际和未来作战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研究和借鉴世界军事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着重解决我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统一筹划,提高装备系统整体建设水平。

3.1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征是体系之间进行对抗[7],要求装备系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所以应尽快转变装备建设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实现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一是转变建设理念。打破保障装备自成体系、尾随发展的传统建设观念,改革现有与信息化作战不相适应的装备体制,针对装备发展的“瓶颈”问题,敢于“迎难而上”,并按照系统发展原则,推进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一体化建设。二是搞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时应强调以联合作战需求为依据,对装备体制结构进行调整重塑,实现战略、战役、战术层次的衔接配套。着重把握2个层面的协调发展,第一个层面就是在保障装备及主战装备系统内部,按照任务分工各自集成为功能齐全、优势互补、高效运转的保障系统和作战系统;第二个层面则是实现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无缝交链,实现装备系统的网络化和互联互通。搞好统筹规划应在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同步提出需求、同步设计和研制生产、同步列装配发部队、同步训练,从源头上消除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发展“代差”,改变保障装备“追赶者”的角色。

3.2突出信息主导地位,加强信息融合

与机械化时代相比,信息时代信息流是主导装备保障和作战时效的决定性因素[8],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应树立“信息是第一保障力”和“以信息化促进一体化”的观念,依托高水平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保证主战装备保障需求实时感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并在重点领域强化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信息融合建设,如在战略层次上,重点发展大型运输机、综合补给舰、空中加油机等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信息融合建设;在战役层次上重点完善和发展包括海上快速运输船、医院船、空中运输、救护直升机等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信息融合建设;在战术层次上要重点提高小型化、模块化的战术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信息融合建设。最终目标是形成主战装备与保障装备相互配套,战略战役战术保障装备相互衔接,各军兵种装备互联互通的装备体系,稳步提高装备信息化水平,实现装备建设不断向一体化迈进。

3.3增强标准化意识,强化依法建设

为实现主战装备保障需求实时感知,作战指挥系统和保障装备信息通联装置需要连接和分析不同的传感信息,要求在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时下大力气解决标准不统一问题,采用标准的物理接口和接口协议,确保不同的信息源均能与作战指挥系统和保障装备指挥系统实现稳健、快速的连接,高效收发各类作战和保障信息。一是要不断加强标准化意识,深刻认识标准化在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建立统一的装备信息标准规范,完善数据采集方式,并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对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信息资源进行使用、操作和管理。二是健全完善我军装备军用标准体系,根据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新的军用标准,并对已经过时的标准进行重新修订,并加强对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标准化建设的领导管理,防止出现不按标准“盲目跟风”的错建乱建现象。三是在体制建设上寻找突破口,从根本上解决标准不统一问题。严格按照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高层次、跨部门、有权威的标准化组织领导机构,强化标准设计和结构优化,重视技术总体设计,设立技术“抓总”专门机构。四是要强化依法建设。在全军范围内要探索构建和完善更加科学实用的综合集成法规体系,作为各军种、各部门标准化建设的依据[9],并加大法规执行和落实情况检查力度,“依法”解决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装备一体化建设体制机制和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保驾护航”。

3.4加快改造升级步伐,提高自主研制能力

针对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发展水平和一体化建设现状,为了满足当前和长远的需要,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可采取新研与改造升级并举的措施,努力走上一条“使用一代、改造一代、创新一代、储备一代”的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的良性发展路子。一是对现有机械化装备进行信息化升级改造。在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平台上嵌入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可在短期内快速提升装备的作战和保障效能,尤其是针对保障装备相比主战装备发展较为滞后的状况,需迅速提升保障装备的保障能力,避免其成为与主战装备进行一体化建设的“绊脚石”。不断挖掘现有装备的改造潜能,注重将系统集成思想应用于装备嵌入式改造之中,推行“技术一体化”,在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的基础上,使保障装备和主战装备向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二是研制新型装备。随着新军事变革的加速推进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部分现有装备类型已不能满足新的作战和保障要求[10],为适应装备建设新目标和新要求,应加大此类装备的研制力度,不断完善装备体系建设。重要途径就是加大科研投入,组织军地联合开发,注重依托社会力量,适时采用,使军品技术标准与民品接轨,将创新的民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新型装备研制过程当中,实现“以新补弱”,加快“脱旧”步伐,不断提高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水平。

4结 束 语

为加快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一体化建设进程,应着眼部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生成模式和规律,总结我军多年来装备建设的历史经验,克服传统建设理念的束缚,充分借鉴国外军事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并按照我军装备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筹划,实现保障装备与主战装备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提高我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宋华文,孟冲.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57-69.

[2]赵燕.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63-67.

[3]彭为.装备一体化精益保障架构及发展趋势[J].现代雷达,2013,35(8):19-22.

[4]张晶,郭定,杨国光.武器装备发展战略概述[J].火力指挥与控制,2009(9):1-5.

[5]杨立明.美军后勤装备管理法规初探[J].外国军事学术,1992(7):7-10.

[6]王毅,何在涛,房一丁,等.美军转型期后勤装备和技术发展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1:123-129.

[7]舒延河,于洪敏,刘佳妮.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两成两力”建设问题思考[J].装备学院学报,2012,23(6):29-32.

[8]曹会智,李沛,刘俊杰,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装备保障建设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52-54.

[9]毕海玲,赵劲松,王贤章,等.美军装备维修保障法规建设情况及对我军的启示[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13(12):68-71.

[10]郭金魁,李相良,王敦士.联合作战装备保障指挥体系建设思考[J].装备学院学报,2014,25(4):14-18.

(编辑:田丽韫)

猜你喜欢

一体化
国有企业信息工程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