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介入在高职英语“以赛促学”中的应用

2016-01-14郝俊杰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英语教育高职

摘要:随着高职英语“以赛促学”理念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教师介入在“以赛促学”中的必要性愈发凸显。教师的作用包括指引学生参赛,扩大参赛范围;组织赛前培训,提高选手水平;竞赛现场指导,及时献计献策;确保比赛公平,完善选拔机制;宣传比赛成果,发挥辐射作用。建立合理的奖励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师介入的积极性。

关键词:教师介入;高职;英语教育;以赛促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2-0015-02

高职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改革方向是大力促进隐性课程的发展,而各类英语竞赛是隐性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竞赛的参与度,提高竞赛的质量和档次,不仅关乎隐性课程的开展质量,更影响着高职类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以上考虑,许多院校都提出了“以赛促学”的口号。与此同时,以“以赛促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也层出不穷。笔者以“英语”和“以赛促学”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显示满足此条件的论文从2009开始出现,2009-2015年间共有41篇。这些论文或围绕如何构建“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展开,或探讨如何借“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教师在“以赛促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却鲜有提及。本文拟结合当前英语竞赛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探讨教师介入在“以赛促学”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英语竞赛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英语竞赛林林总总,数量众多。然而在看似热烈的场面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有些比赛参与度不高,只局限在一些英语尖子生之间,未能普惠众“生”。高职英语各类竞赛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参与度不高。对于当下频繁举行的大学生英语竞赛,高职学生虽不能说是视而不见,但也是参与者寥寥。极端的情况是仅有的几个尖子生包揽了几乎所有竞赛的参赛权,而其他众多学生或因为个人意愿,或因为信息匮乏,或因为缺少指导,而与参赛无缘。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导致高职院校英语竞赛看似红红火火,也拿到了一些奖项,但参与度实际上很低,不能达到英语类竞赛促进教学的初衷。

其次,学生参赛处于自发状态,缺乏组织培训。比赛的促学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对于各种赛事的级别、社会影响、报名条件、选拔规则、比赛内容等都不甚了解。在报名或入选初赛之后,常常发现无法找到相应的老师进行辅导培训。这样,学生经常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就参加比赛。如果将赛场比喻成战场的话,学生就如完全不了解战场和敌情的士兵,既不知己,又不知彼,要想在赛场上获胜谈何容易。

再次,学生在参赛现场缺乏指导。赛场如战场,气氛紧张,局势瞬息万变。赛场的巨大压力不仅考验着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也考验着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这种情况下,如果指导教师在现场,不仅能为选手提供专业上的建议,也能为选手提供一种心理依靠,使得选手不致临阵慌乱。

然后,有些比赛组织不力,在选拔、评奖方面缺乏专业和公平性。由于许多高级别竞赛的决赛参赛名额有限,初赛的选拔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但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宣传不到位、信息不一致等问题;或选拔机制不合理,导致许多优秀的学生无缘决赛;或比赛程序有问题,导致先后上场的选手之间出现不对等竞争。在评奖方面,有些比赛设置奖项不足,不足以起到广泛鼓励比赛选手的作用。有些比赛项目评分表过于复杂,分项太细,以至于评委老师难以打分。

最后,获奖学生的示范作用未能充分显示。学生只是将获奖作为一项个人荣誉,未能给其他学生带来更多的经验和示范。有些院校在宣传学生得奖方面比较积极,但也只是将奖项作为一项教学的成果,缺乏将获奖学生学习经验推广的后续措施。

以上的几个问题,表明“以赛促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未从理念落到实处。英语教师作为高职英语隐性课程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推进“以赛促学”。

二、教师介入在高职英语竞赛中的作用

按照课程显隐之分的理论,英语类竞赛明显属于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作为显性课程的有益补充,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在隐性课程的开展中,教师介入又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具体分为三点,首先,教师的适度介入给隐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保障;其次,教师的适度介入为隐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督察机制;最后教师的适度介入有助于隐性课程效果的评价。具体到英语竞赛,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介入还远远不够。教师不仅要充当英语类竞赛的指引者,还要成为组织者、培训师、裁判员、监督员和宣传员。具体来说,教师在英语类竞赛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指引学生参赛,扩大参赛范围。英语类竞赛名目繁多,主办方从国家部委到地方政府,从本科重点高校到职业院校,乃至一些民间机构和团体。从竞赛主题来说,涵盖了英语口语、演讲、语音、写作、翻译等。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若非长期关注英语类竞赛,能获得的竞赛类信息是很有限的。英语教师因为熟悉专业动向,可以充当学生参赛指引者的角色。教师将自己掌握的竞赛类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参赛范围。此外,教师可以在向学生发布竞赛通知的同时鼓励学生踊跃参赛,起到“以赛促学”的作用。

第二,组织赛前培训,提高选手水平。周密而系统的赛前培训是“以赛促学”的一项重要举措。赛前培训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教师要避免各自为政。学生自主报名参加竞赛,缺乏系统的培训,很难获得理想的成绩。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采取的做法是,由富于指导比赛经验的教师成立一支“英语类竞赛辅导小组”。同时在全院进行选拔对有兴趣、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在正常课堂之外展开,呈系统化,可以快速提高参赛选手的英语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另外,培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较多,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

第三,竞赛现场指导,及时献计献策。如果说比赛是学生的竞技场,那么指导教师就相当于学生的教练员。除了平时帮助学生做好训练,赛场上的指导也不可或缺。比赛经验不足的学生常会临阵恐慌。指导教师在这时就要及时舒缓学生情绪,鼓励学生勇敢面对。除了心理辅导之外,教师也要在专业问题及比赛策略上献计献策。诸如演讲时突然发现时间不足以讲完准备的内容时如何处理,听不懂嘉宾的问题怎么办,诸如此类问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相应指导。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在场本身就是对参赛学生的最大心理支撑。

第四,确保比赛公平,完善选拔机制。各类校内英语竞赛不仅是更高级别英语竞赛的练兵场和选拔地,也是扩大学生参与度的最佳途径。在比赛过程中,教师的介入有助于保证比赛的专业性,确保比赛的各项材料没有错讹之处;假如从赛程设置到评委打分,从初赛选拔到决赛评比,都有专业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整个选拔机制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平而不失偏颇。

第五,宣传比赛成果,发挥辐射作用。比赛获得了成绩,不只是某个学生或某个老师个人的荣誉,更体现了专业办学的整体水平。宣传获奖事迹,不仅有助于提高专业声誉,也有助于提高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赛后要积极带领学生宣传比赛的成效,总结比赛中的经验教训,发挥比赛的辐射作用。这种宣传可以采取学院挂网、宣传栏出通知的形式,但更有效的是采取现场报告的模式,邀请获奖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亲身感受,鼓励更多学生参加竞赛,以竞赛考验学习成果,以竞赛促进学习进程。

三、建立奖励与报酬体制,提高教师介入各类竞赛的积极性

尽管教师介入在学生参赛和“以赛促学”中可以起到各种作用,但目前教师主动去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英语类竞赛的意愿并不强。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奖励机制的缺位。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指导学生参赛这种活动并不能体现在教务承认的课程范围内,缺乏量化标准。因此,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笔者建议高职院校的教务和管理部门建立奖励与报酬体制,以精神和物质两种形式承认各类竞赛中教师介入所付出的劳动。精神方面,可以宣传教师指导学生获奖的事迹,为获得一定级别奖项的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在评优与评职称方面给予一定照顾;物质方面,可以为教师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课时计算标准,在工资和奖金中体现出对教师劳动的承认。精神鼓励和物质报酬双管齐下,一定可以大大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英语类竞赛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李方秀,周明华.构建“以赛促学”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语言与文化研究,2011(2):95-98.

[2]朱芸芸,梁先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高职英语专业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3):127-128.

[3]李文浩,易雅清,唐姗姗.突出实践 以赛促学——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技能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37-138.

[4]郝俊杰.高职英语教育隐性课程中的教师介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2013(11):105-108.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英语教育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敢拼才会赢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