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再思考

2016-01-14吴文平李长友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思考

吴文平 李长友

摘要: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不但促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还能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它对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对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科学制订建设规划,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研究生;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02-02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来深化教学改革。它直接关系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彻底、高校持续扩招、课程设置调整不到位等问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建设“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倡导加强和改善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实步骤,对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也包括加强研究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学工作。

一、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抓住了当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教育成果的优劣主要反映在课程建设上。在人才培养中,课程具有关键性、引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课程是一种文化依归和传递,是人类集体智慧的大集结,也是科学技术的经验总结,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指南。在高等学校,有目地、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基础性强,具有影响力的精品课程,可以锻造一种关注教学质量、关注课程建设、关注人才培养的校园氛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应该持之以恒,以点促面,推动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建设精品课程的内涵是:通过建设合理的师资、恰当的教学内容、合适的教学条件、完善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研究生精品课程是信息化、现代化的特色化课程体系,有很强的名牌效应、示范效应,有着自己的特色风格,普遍受研究生欢迎的课程。当然,精品课程应该体现社会现在和将来教育教学思想,切实把握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脉络,切实推进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引导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是一种综合示范性的课程,是同类课程中的佼佼者。精品课程应该是代表学校教学质量的课程。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强调课程主持人必须是教授,且师德良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内容上既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课程的衔接,如本科、硕士、博士等相关课程的衔接,同时也要考虑同层次之间其他研究生课程的衔接。并要求不断精选、吸纳具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特别是本学科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包括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整合国内外的教学经验,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常态。如摒弃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践体练市教学、参与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性教学环境上,要求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且具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等高水平实验的技术;在教材建设上,要求选用优秀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声像资料,教学软件要求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且开课至少3次以上,选课人数较多。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有效的文献资料、教学资料必须齐全。明确了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进行了科学合理定位,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

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有待加强。建立学术水平强、人格魅力高、具有教学热情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条件。合理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教师队伍素质的相对滞后已经影响到了研究生精品课程改革效果的进一步提高。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是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条件。但有些学院研究生精品课程的建设,如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参差不齐。一门精品课几乎依赖个别老师一人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与效果。

2.管理措施不到位。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在管理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管理措施不到位,很多学校缺乏具体的考核指标。重视立项,轻视结项,跟踪检查不及时。网络视频公开度小,且效果不突出;教案讲义示范性也不强,研究生精品课程总体建设效果不明显。

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建议

1.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规划研究生精品课是一项十分具体的工作。规划具有指导性、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蓝图,主要内容:切实体现和实践学校办学理念、整体目标;本校课程和教学应达到的具体步骤和具体要求;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业务评价考核、激励科学的管理办法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应做到:以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建设实践性、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研究生优秀教材,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力量,科学管理,加强整体学科建设。其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

2.根据发展需要,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在于教学团队。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团队,精品課程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和大话,精品课程建设注定不会成功。一般情况下,凡是有一定学术造诣、具有亲和力、爱岗敬业的教师讲授的课程都有可能成为精品课程。单打独斗不能建设一个完善的精品课程体系,最多是一两门课程而已。事实上,在任何时候课程建设都必须有一支业务素质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整体优秀的教师队伍。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建设精品学科体系,不可能培养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开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研究高水平的成果。精品课程的核心是人,是教师队伍,是教师群体。他们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石,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没有教师队伍,没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组成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群体,精品课程建设将沦为空谈。因此,要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实现新老有序交替,合理搭配,造就大批教学名师梯队,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要围绕课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学院和课程项目小组都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从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上加强教学队伍的整体建设,加大提高中青年教师业务素质的力度,吸引年轻教师投入到精品课程建设队伍中来,鼓励梯队中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出国进修等,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科学管理,健全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监控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通过不断建设、不断检查、不断验收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可采取项目管理办法,明确建设目标和要求,通过分阶段验收和项目结题验收来进行质量跟踪和监控。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确定后,签订《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合同书》,合同书必须载明项目进展计划及阶段目标、项目完成时预期成果、经费开支预算计划等内容,并分阶段检查。对工作进展好、成效显著的课程加大资助力度,并向上一级推荐研究生精品课程的遴选;对进展缓慢达不到预期目标或经费使用不当的课程,限期改正,如果没有达到整改要求可以停止资助并将取消精品课程建设资格。开展研究生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竞争性评比,是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校研究生课程的整体水平,推动全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让精品课程真正成为“龙头课程”,带动整个课程建设,形成一种氛围,让大家“精品”理念深入人心,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建立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课程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推進教育创新,加强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佳琪,郑燕林.国家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软件导刊,2010,(5).

[2]方贵庭.关于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的思考——以武汉大学为例[J].中国商界,2008,(4).

[3]罗南书,赵鹤平,吴文平.西部欠发达地区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刘德华,刘志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

[5]罗汝珍.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标准研究[J].职业教育,2013,(1).

[6]柳礼泉,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7]张乐勇,等.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谈[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8]胡罡.英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形成、特征与启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9]孙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5).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