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变 求异 求活

2016-01-14陈小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

陈小红

摘要:创造,是在继承和突破事物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并产生新事物的一种活动。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标新立异,这要求老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放手。适当开放数学练习,可以有效地拓展问题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让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实践操作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这种教育尝试使创新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小学教育;创新;求变;求异;求活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243-02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充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始终,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发挥出教学效益。课堂作业练习是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巩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那么,创新教育思想熏陶下的作业练习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呢?

一、求变,即注重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启发创新意识

现代教学必须一改以往单向发出与接受信息的形式,变信息交流的单向性为多向性,让孩子由被动地接受信息为主动地汲取知识,使孩子从书本中走进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学习,同时搞活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要遵循“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这一原则,避免让教师“画点”学生“连线”,教师“铺路”学生“爬山”,否则学生只能在封闭的轨道上运行。开放的目的是让学生多一分感悟,多一份理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授“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借助教材资源充分发挥其题材的开放性。如,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还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提示语:“一筒”12个)。我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尽可能多的数学问题,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占据了整个课堂的中心。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每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每副羽毛球拍和一个羽毛球多少钱?

羽毛球拍比羽毛球少多少钱?

买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又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八册第45页的例题:科考队要到野外实地考察,3月1日出发,计划7月31日返回。由于考察顺利,于7月26日返回,科考队这次考察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不同的学生找到了不同的解题策略:31×2+30×2+26,7×21+1,30×4+2+26,31×4-2+26,31×5-2-5,31×5-7,31+30+31+30+26,30×5+2-5。每一种算法都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体现,无论对错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一种算法就是一种思维过程。正如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改变自己在认识方式上的单一性,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二、求异,即加强学生实践操作练习,培养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标新立异,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放手。适当开放数学练习,可以有效地拓展问题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让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提升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实践操作练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培养。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思维是运用的开始,切断了运用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得不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知觉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回想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边演示边讲解推导过程。在学生复述完推导过程后,以此为基础提出新问题,拿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照着刚才旋转、平移的方法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紧接着设下疑问: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来梯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高又有什么关系?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通过学生的操作练习和老师的激发、引导,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战胜困难,轻松愉快地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充分理解和掌握了这一部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还培养了学生勇于尝试创新的精神。

三、求活,即精心设计纵深发展的尝试练习,培养创新能力

以学生深刻理解旧知识为前提,以某知识点为核心,精心设计纵深发展的尝试练习,拓宽思路,对所学知识纵横联系,达到相互迁移沟通,顺利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

例如:五(1)班46名同学去某景点游览。这个景点规定:门票每张20元,购买50张以上可享受团体优惠,门票打八折。请问我班该怎样买门票?为什么?许多同学看了题后会脱口而出:“买46张付920元(20×46=920),”可细细一想,总觉得有点蹊跷,于是就组织了学生讨论,有些同学提出如果买团体票,只需付800元(20×80%×50=800),且多出4张票。经过思考、讨论大家都同意这种买法。这时,老师又接着问:“在人数不足50人的情况下,多少人数时该买团体票?多少人数时不该买团体票?为什么?”启发学生列出算式:20×80%×50÷20=40,从而得到是40人以上时该买团体票,40人以下时不该买团体票;人数刚好是40人时买团体票和不买团体票付款一样,但买团体票能多余10张票。再问多余出来的票怎么办?这下可炸了锅,有的说送给爸爸、妈妈,有的说送同学老师,有的说派几个人在外面再卖……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充分贯穿在学校教育活动始终,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发挥出教学效益。课堂作业练习是数学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练习不仅要使学生巩固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老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以知识为载体,精心设计作业练习,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并采用多种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尝试、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将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和提高。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创新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