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堰市Rh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16-01-14舒群峰

检验医学 2015年10期

十堰市Rh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舒群峰

(十堰市中心血站,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目的了解十堰市无偿献血者中Rh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所占比例。 方法在122 084名无偿献血者中采用微板法初筛出Rh(D)阴性献血者442名,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试管法确认Rh(D)阴性、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Rh因子血清学表型鉴定采用盐水试管法。结果442名初筛Rh(D)阴性献血者中采用IAT确认Rh(D)阴性427例,占总人数的0.35%;检出Rh弱D和/或部分D 15例,检出率分别为3.394%(15/442)和0.013%(15/122 084),弱D和/或部分D仅检出4种表型,分布比例分别为ccEe 40%、Ccee 40%、CcEe 13.33%、CCee 6.67%,不规则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从献血者角度讲,D变异型个体所献血液应该作为Rh阳性血液供应临床;从受血者角度讲,则应该输Rh阴性血液。而一个个体可能在不同时间先后成为献血者或受血者,因此正确鉴定弱D和部分D在内的D变异型并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对于输血安全和合理用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弱D;部分D;D变异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中图分类号:

文章编号:1673-8640(2015)10-1004-04R446.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640.2015.10.010

基金项目:2013-2014湖北省卫生厅采供血管理科研项目(JX6C-47)

作者简介:舒群峰,女,1973年生,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血液免疫学检验工作。

收稿日期:(2015-02-15)

常规血清学盐水法能检出大部分D抗原阳性个体,但有一部分个体盐水法检测D抗原为阴性,只有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才可检出阳性,这些个体为弱D表型,这种表型在中国人中约1/10 000,包括弱D型和部分D型[1]。为了解十堰市RhD阴性献血者中Rh弱D和/或部分D变异型的分布,本研究对2010年至今的122 084名献血者进行了分析。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十堰市2010年至今参与无偿献血人员合计122 084名,初筛为Rh阴性的442名献血者血液标本(以上均未计入重复献血人次)。

二、试剂和仪器

RhD血型初筛和确认试剂:单克隆IgM-D(Biotest公司,批号:1905010等clone:BS226);单克隆IgG-D1(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号:20100210等clone:MS-26),单克隆IgM/IgG混合抗-D2(法国DIAGAST公司,批号:410000等 clone:P3×61+P3×21223B10+P3×290+P3×35),单克隆IgM/IgG混合抗-D3(英国BioSCot公司,批号:BMC0702C等clone:TH-28/MS-26),单克隆IgM/IgG混合抗-D4(加拿大Dominion公司,批号:517031等 clone:D175-2/D415-1E4细胞系),人源IgG-D5(成都输血研究所,批号:20121104等,效价32),人源IgG-D6(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批号:20090602等,效价256),人源IgG-D7(自制,效价1024);单克隆IgM-C、-c、-E、-e、抗体筛选细胞、多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20121207等)均由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STAR 2000全自动加样仪(瑞士Hamilton公司);16 μm阶梯P3微孔板(日本Olympus公司);AK数字血型仪及判读软件(深圳爱康公司);KA-2200离心机(日本Kubota公司);37 ℃恒温水浴箱(上海博迅公司)。

三、方法

1.RhD阴性初筛方法采用梯形板盐水法,STAR 2000全自动加样仪分配献血者预稀释红细胞和IgM-D试剂血清至16 μm阶梯P3微孔板对应孔中,振荡混匀,静置60 min,用AK数字血型仪分析图像并判读Rh血型结果。

2.RhD阴性及弱D和/或部分D确认至少使用4种不同厂家批号的人源、单克隆IgG抗-D、IgM/IgG混合抗-D,对初筛为阴性标本进行确认(IAT法),确认实验同时加做试剂的阴、阳对照以证明确认实验的有效性[2]。

3.血清学表型鉴定分别用单克隆IgM抗-C、抗-c 、抗-E 和抗-e 试剂对RhD阴性及弱D和/或部分D标本进行Rh因子血清学分型。

4.不规则抗体筛选使用试剂筛选细胞和新鲜自制3~5人份混合O型Rh阳性红细胞对初筛为Rh阴性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除初筛试验之外,所有试验均在洁净玻璃试管中反应。

结果

122 084名无偿献血者中初筛RhD阴性献血者442名,占总人数的0.362%;经4种不同性质抗D确认RhD阴性427例,占总献血人数的0.348%,与全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 0.2%~0.5%相吻合[3]。427名IAT法Rh(D)阴性共检出8种表型,分别为ccee(57.14%)、Ccee(30.21%)、CCee(6.09%)、ccEe (3.98%)、CcEe(1.64%)、ccEE (0.47%)、CCEe(0.23%)、CcEE (0.23%),未检出CCEE表型,其分布比例与文献[4-5]报道基本一致,均以表型ccee最多,Ccee次之。采用IAT法检出血清学弱D和/或部分D 15例,检出率分别为3.394%(15/442)和0.013%(15/122 084);弱D和/或部分D仅检出4种表型,分别为ccEe 40%、Ccee 40%、CcEe 13.33%、CCee 6.67%,在各自相应初筛Rh(D)阴性表型中所占比例依次为ccEe 26.09%、CcEe 22.22%、Ccee 4.44%、CCee 3.70%。8种表型分布结果见表1。

表1 RhD阴性及变异型表型分布

15例弱D和/或部分D中女性9名(60%)、男性6名(40%),均未检出不规则抗体。15名血清学弱D和/或部分D献血者与不同抗-D血清盐水立即离心及IAT法反应结果见表2。

表2 15例血清学弱D和/或部分D献血者与不同抗-D血清盐水立即离心及IAT反应结果

续表2

讨论

十堰市血清学弱D和/或部分D检出率分别为3.394%(15/442)和0.013%(15/122 084),检出率与吴筱莹等[1]报道基本一致,低于涂同涛等[6]报道的检出率,这可能与本站采用的Rh血型初筛方法有关,本站献血者ABO、Rh血型初筛方法为微板盐水法,微型板形状由U型、V型过渡至目前UV结合型3种不同板底,由全自动加样仪分配试剂和红细胞,离心、沉降,最后由血型仪判读结果。表中血员码为00130815的献血者因怀孕在医院产检时纸板法检测为RhD阴性,医院建议该孕妇前往血站做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查,自述2013年曾参与无偿献血,调出血型检测原始资料,当时血型仪判读为RhD阳性,遂抽血IAT法检测为弱D。后经家系调查,其弟为RhD阴性,其父与该孕妇一致为弱D,其母为正常RhD阳性。另1名血员码00064807献血者第1、2次献血时,同样是血型仪判读为RhD阳性,此次献血血型检测结果报告时,血型仪判读为RhD阴性,IAT确认为弱D。有报道梯度板法对抗原性较弱的亚型、不规则抗体检出能力强[7]。但是对凝集强度的分级观察显然不是很准确,致使凝集强度低于3~4+的弱凝集被忽略,势必造成ABO亚型、弱D的误判,例如00130815的献血者被判读为RhD阳性。同时梯度板法也存在一定的漏检情况,如本研究00064807献血者被判读为RhD阴性。ABO血型可以通过正反定型来互认。可是D抗原的检测却无法互认,当盐水法检测为RhD阴性或凝集弱时则需要使用不同性质、不同生产厂家抗-D试剂IAT法确认,同时做好试剂的阴、阳对照。

表1中15例弱D和/或部分D仅检出ccEe、Ccee、CcEe和CCee 4种表型,RhD阴性表型最多的ccee中未检出1例弱D和/或部分D,与刘巧等[8]报道一致。而仅占初筛Rh(D)阴性献血者5.2%的ccEe表型中26.09%为弱D和/或部分D,提示十堰地区此4种表型的初筛Rh(D)阴性献血者在IAT确认时应仔细观察凝集强度,防止漏检。

中国人群的弱D主要为弱D15型,因此当弱D15型个体输注D阳性血液时可能产生抗-D[9]。部分D由于缺乏相应抗原表位当输注正常D阳性血液时可产生针对相应表位的抗-D,因此对弱D和/或部分D表现型进行分子生物学分类,可对不同类型表现型制定正确的输血策略[10]。表2中15例血清学弱D和/或部分D与不同性质抗D、不同反应介质(盐水和IAT)中凝集强度由“O~4+”不尽相同,要区分弱D型和部分D型, 或鉴定具体哪一种部分D型时, 需要采用 “D抗原表位检测试剂盒”(一般含有8~10种D抗原不同表位的抗体), 或者采用PCR检测试剂盒或基因序列分析[11]。15例中哪几例是弱D,哪几例是部分D,本站目前还没有能力检测,但15例均未检出不规则抗体。15例中有10例是80年代后出生的献血者,其中女性有6例,作为献血者,她们所献出的血液无需区分弱D或部分D,均应当作Rh(D)阳性血液发往临床供Rh(D)阳性患者使用;可是,她们也许因为妊娠成为1名受血者,就像表中血员码00130815的献血者,妊娠期间贫血,胎儿发育缓慢行剖宫产手术需要备血,直接输注Rh阴性血液当然是安全的,但是稀有的血源和昂贵的费用也会影响及时的救治。而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即使是Rh阴性孕妇在没有产生相应抗体的情况下也可能输Rh阳性血液。有文献报道, 在德国经过细致的研究和临床观察, 建立了对占白色人种弱 D 型 90 % 的弱 D1、2、3型输用 RhD 阳性血的输血规则[12]。从献血者角度讲,D变异型个体所献血液应该做为Rh阳性血液供应临床;从受血者角度讲,则应该输Rh阴性血液。而1个个体可能在不同时间先后成为献血者或受血者,因此正确鉴定弱D和部分D在内的D变异型并制定相应的输血策略,对于输血安全和合理用血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筱莹,何颖军,徐红先,等.RHD1227A型弱D的D抗原表位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24):2977-2980.

[2]舒群峰,刘冬,崔萍.无偿献血者检出RhD抗原变异体1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84-1786.

[3]赵桐茂.人类血型遗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103-109.

[4]卢海燕,姜利军.Rh(D)阴性献血者资料库的建立及其构成状况[J].检验医学,2013,28(5):438-441.

[5]陈荣仓,陈筱华,林碧,等.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2011,26(2):105-107.

[6]涂同涛,魏晴,周金安.52例RhD阴性患者D变异型和抗-D抗体检测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7(1):139.

[7]王林,张国平.应用梯度板法检测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探讨[J].检验医学,2012,27(2):81-82.

[8]刘巧,王志红,刘瑞玲,等.洛阳献血者Rh抗原和基因多态性研究[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15(4):321-326.

[9]FLEGEL WA,WAGNER FF.Molecular biology of partial D and weak D:implications for blood bank practice[J].Clin Lab,2002,48(1-2):53-59.

[10]任本春,张爱.弱D和部分D研究进展[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12,9(4):542-545.

[11]邵超鹏,庄乃保.血型变异型与临床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9,22(7):591-594.

[12]FLEGEL WA,WAGNER FF,MÜLLER TH,et al. Rh phenotype prediction by DNA typing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ractice [J].Transfus Med, 1998,8(4):281-302.

(本文编辑:范基农)

《检验医学》举办2015年“检验医学新技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通知

《检验医学》将于2015年度举办“检验医学新技术”[Ⅰ类10分,项目编号:2015-11-00-281 (国),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 学员对象从事医学检验或其他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2. 继续教育内容临床检验与血液学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室管理等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均出自期刊发表的文章。

3. 学员报名步骤欲参加继续教育项目者,请将回执复印、填写后寄回(回执请见本刊第840页,信封上注明“参加继续教育”);也可以登录期刊网站(http://www.shjyyx.com),在“编辑部公告”中下载、填写回执,并将回执用E-mail发至编辑部。编辑部以收到学员报名的回执和教育费用的次序作登记注册和编号。

4. 考试方法编辑部将试卷寄给注册过的学员(试卷复印无效),考试合格者参照国家《继续教育学分授予方法》授予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5. 时间安排2015年4月1日至10月30日。

6. 收费标准300元。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检验医学》编辑部邮编:200126

汇款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528号《检验医学》编辑部邮编:200126

电话:021-68316211;传真:021-68315766E-mail:shyy_jm@126.com(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