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交试验优选定痛宁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

2016-01-13张雷,尹莲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挥发油

通信作者:尹莲,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化学研究。E-mail:Yinlianl62@163.com

正交试验优选定痛宁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

张雷1,2尹莲1*

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苏昆山215300

【摘要】目的:优选定痛宁颗粒中川芎与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和包合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优选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包合物收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β-环糊精(β-CD)的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提取最佳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1h,提取6h;包合最佳工艺为: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β-CD为1∶8,在50 ℃包合1.5h,包合温度为。结论: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定痛宁颗粒;挥发油;包合工艺

作者简介:张雷,主管中药师,在职硕士,主要从事中药制剂质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11-03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and inclusion condi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Chuanxiong and Xixin in Dingtongning granule.Methods By orthogonal design of L9(3`4),the study were carried out with orthogonal experiment.With the volume of volatile oil as the target marker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for extraction of the volatile oil.With the recovery rate of inclusion and the volatile oil inclusion rate as the target marker the conditions for including the oil were optimized.Results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the water was 8 times,the medical material should be extracted for 6h with soaking 1.5 h. The optimal inclusion conditions were:applying the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method,the oil and proportion ofβ-CD was8∶1,temperature was 50℃ for inclusion,and the time was1.5h.Conclusio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and inclusion are steady and feasible.

Keywords:Dingtongning Granule;Volatile Oil;Inclusion Design

收稿日期:(2015.09.22)

Reasearch for the Extraction of Volatile Oil from Dingtongning Granule

and Inclusion of These Compunds withβ-cyclodextrin by Orthogonal Design

ZHANG Lei1,2YIN Lian1*

1.College of Pharmacy,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angsu 210046,China;

2.Kunshan Affiliated Hospital Pharmac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Kunshan 215300,China

定痛宁颗粒为我院临床应用多年的验方,由川芎、细辛、赤芍、丹参、白芷、怀牛膝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各种头痛,尤其是血管性偏头痛的有效药物[1]。方中川芎与细辛中含有的挥发油是药物活血、止痛的有效成分,而传统的提取浓缩工艺,挥发油几乎未加利用。本实验旨在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川芎、细辛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以充分发挥挥发油的药效作用。

1仪器与试药

挥发油提取器(符合药典规定),BS21S型1/10万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公司),数显控温电热套(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JB-3A型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上海雷磁新泾仪器公司)。

川芎、细辛均购于苏州博源药业有限公司,经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附属医院药剂科李青松副主任中药师鉴定,均为正品;β-CD(批号20140422,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提取工艺

2.1.1挥发油正交试验设计以预实验和文献[2]为依据,选择加水量(A)、浸泡时间(B)、提取时间(C)为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见表1。

表1 挥发油提取因素-水平表

2.1.2挥发油的提取按处方比例分别称取经干燥的川芎72g、细辛6g,按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3]附录XD挥发油测定法中乙法进行提取。加热保持微沸至规定时间,放置冷却,读取挥发油量。平行操作3次,取平均值,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表3。

表2 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挥发油提取工艺的方差分析表

极差分析表明,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各因素影响程度为A>C>B。考虑到A3与A2对提取工艺影响相差不大,从节约水资源考虑选择A2;B因素无显著性影响,且B3与B2也几乎相当,为提高效率,选择B2,故最佳工艺为A2B2C3,即加8倍量的水,浸泡1h,提取6h。方差分析显示,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浸泡时间对挥发油提取无显著性影响。

2.1.3验证试验最佳提取工艺平行称取川芎、细辛3份,每份78g,按分别进行试验,挥发油平均提取量分别为0.46、0.47、0.47ml,RSD为 0.58%,说明所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2.2 挥发油包合工艺

2.2.1包合物制备[4]称取一定质量的β-CD,置具塞三角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水浴加热并冷却,制成各试验所需温度下的饱和水溶液;取2ml等比例稀释的挥发油-无水乙醇溶液,在固定转速下缓慢滴入,自动搅拌至规定时间,冷却后置冰箱中冷藏24 h,抽滤,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少量多次洗涤,40℃干燥至恒重,即得。

2.2.2包合工艺的因素选择结合预试验,并参考相关文献[5],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以挥发油∶β-CD比例(A)、包合温度(B)、包合时间(C)为因素, 采用L9(34)正交设计,测得挥发油包合率与包合物收得率,以两者的综合评分为指标,因素水平见表4。

表4 挥发油β-CD 包合工艺因素-水平表

2.2.3空白回收实验精密吸取挥发油1.0ml,置圆底烧瓶中,加入300ml蒸馏水与玻璃珠数粒,照挥发油测定法乙法操作,计算空白回收率为78%。

空白回收率(%)=实际收油量/挥发油加入量×100%

2.2.4评价指标挥发油包合率越高,包合物中油量越多;包合物收得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故根据实际生产中的地位,确定挥发油包合率权重系数为0.7,包合物收得率的权重系数定为0.3,取综合评分确定最佳工艺,计算公式如下:

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挥发油量(ml)/[投油量(ml)×空白回收率]×100%

包合物收率(%)=包合物质量(g)/[β-CD质量(g)+加入挥发油质量(g)]×100%

综合评分=30×(包合物收得率÷最大包合物收率)+70×(挥发油包合率÷最大挥发油包合率)

2.2.5挥发油包合率和收得率的测定 准确称取干燥包合物,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500ml蒸馏水,按挥发油测定法(乙法)加热回流提取6h至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冷,读取数据,按上述公式求得挥发油包合率和收得率,见表5。

表5 挥发油包合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表6 挥发油包合工艺方差分析表

从表5结果可知,影响挥发油包合的因素次序为:A>B>C,即油:β-CD>包合温度>搅拌时间,以油:β-CD 比例的影响最大。由表6方差分析可见,油:β-CD 比例及包合温度对挥发油的包合有显著性影响,包合时间无显著性影响。最佳包合工艺为A2B3C2,即油:β-CD为1∶8,50℃下包合1.5h。

2.2.6验证试验按上述工艺条件做3次平行试验,求得包合物收得率为83.65%,挥发油包合率为79.91%,RSD均<3.0%;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能最大限度保留药材中的挥发油。

2.2.7稳定性试验取等量的包合物和挥发油与β-CD的物理混合物,各称取3份,置烘箱中,在60℃放置24h,冷却后测定,挥发油平均保留率分别为92.9%和26.4%。结果表明挥发油包合物稳定, 提高了制剂的稳定性。

3讨论

预试验发现,川芎同时含有轻油和重油,不便于挥发油的收集与读数,而细辛挥发油的比重比水小,两者混合挥发油的比重比水大,这与文献[6]有所差异,可能是两者比例不同所致(其川芎∶细辛为1∶1,本试验为12∶1)。在使用重油装置、轻油装置加二甲苯进行提取效果比较后发现,前者不便于读取与收集挥发油,后者可以读取挥发油,而且只有当二甲苯增加到2ml时才能避免出现分层现象,故本试验采用挥发油测定法中的乙法,以保证能直接读取数据。虽然引进的二甲苯会增加后续分离的难度,但本试验重在探讨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未考虑分离工序,后续包合工艺所用挥发油均为直接提油后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冷藏而得,不至于造成制成颗粒的有机物残留[5]。

考虑到药材粒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了两味药材不同粒度(薄片、粗粉、细粉)的提取,发现对挥发油的提取量影响不大;但粒度越小,底部越易形成粉末堆积层,降低容器内底部水的流通性,使传热性发生改变,极易产生危险的爆沸[7]。挥发油易吸附于冷却器内壁,但由于提取量小,相对损耗大,实验发现可以在加热提取完成前15min左右关闭冷却水,尽可能让热蒸汽把吸附的挥发油带至接收器中,从而增加收油量,减少误差。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时,要根据不同实验温度下β-环糊精的溶解度来确定加水量,以便制成β-环糊精的饱和水溶液,否则会影响包合物收得率;稳定性试验表明,挥发油经β-CD包合后,可防止挥发油的逸散,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使液体药物固体粉末化,从而保证了制剂的内在质量与疗效。该法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不高,适合医院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张明,朱亚珂,陆敏,等.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头痛止痛即时效应及疾病复发率作用评估[J].医药产业资讯,2005,2(23):121-122.

[2]施明毅,李建利,谢燕,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冠心康胶囊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J].中药与临床,2012,3(5):12-14.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XD.63.

[4]张明生,魏良兵,孟楣,等.正交设计优选黄蒲通窍胶囊中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8):61-63.

[5]黄娟,李建利,李俊各,等.青蒿和川芎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31(12):993-995.

[6]穆启运,阮新民.川芎和细辛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2):143-145.

[7]李琴,文艳.正交试验法优化藁本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4):1226-1227.

猜你喜欢

挥发油
GC-MS法分析七十味珍珠丸中挥发油、脂溶性成分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花椒挥发油工艺的优化
牛扁挥发油的提取
不同大鼠模型探讨连翘挥发油解热、抗炎作用
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香薷挥发油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的作用
3种干燥方法对片姜黄挥发油的影响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正交实验优选鼻敏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