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析病房护理人员精神压力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

2016-01-12

淮海医药 2015年4期
关键词:倦怠感职业倦怠病房

透析病房护理人员精神压力状况调查与应对策略

卞国琴

目的 调查透析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感情况,并探讨其与精神压力、应对策略的关系,为改善透析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和应对策略问卷调查我市3家综合性和专科医院透析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应对情况。结果 发放问卷72份,收回70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被调查护士处于中度职业倦怠,其中去人格化得分最高、情感枯竭得分最低。面对工作压力时最常选择计划解决策略,其次是自我调控策略和积极评价策略,最少采用回避和忍耐策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计划解决、积极评价、接受责任策略与职业倦怠感呈负相关(P<0.05),自我调控、忍耐策略表现为正相关(P<0.05),其他策略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透析病房护士职业倦怠感明显,应注意引导其使用积极的处理方法,避免简单的压抑、逃避,以减轻职业倦怠的发生。

透析;护士;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职业倦怠是指由职业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它的主要特点是对服务对象的冷漠和不负责任、情绪和身体的衰竭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症状,如疲劳、易激惹、焦虑和抑郁等[1]。护士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其中透析病房的护理人员因为长期面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倦怠感更令人堪忧[2]。刘丽婷[3]对中国护士职业倦怠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系统评价后认为,职业倦怠是应对方式、自我效能、人格特质、社会支持和工作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是通过压力应对策略起作用的。为深入研究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市各级医院透析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调查,旨在为改善透析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我市3家综合性和专科医院透析病房护士。调查时间从2014年1月-2014年3月。入选标准:在透析病房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的护士,或曾在透析病房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但在近1个月内转至其他科室的护士;自愿接受调查;排除标准:尚未被聘用的护士或在医院进修、实习的护士。

1.2 调查内容 (1)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由Moreno等根据护士工作倦怠的工作环境、人格特征和对压力源不同的应对方式而编制,唐颖等将其翻译成中文简化版[4]。该量表共57个条目,包括护士工作中常见的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描述护士倦怠的生理心理表现等5个维度,能全面衡量护士职业群体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5]。(2)应对策略(ways of coping,WOC)问卷。采用Folkman的应对策略问卷评估,该问卷包括8个分量表,共66个调查项目组成,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对“从不使用”、“有时使用”、“经常使用”、“大量使用”分别计0~3分[6]。

1.3调查方法 由主要研究者以医院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前进行简单的填写培训,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并回收,若有缺失要求被调查者当场补充,填写时间<30 min。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描述,组间相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发放调查问卷72份,回收70份,其中有效问卷65份。65名被调查护士全为女性,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7岁。工作年限0.5~19年,平均9.7年。已婚占72. 3%(47/65)。大学以上学历占47.7%(31/65)。

2.2应对策略得分情况 被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得分护士处于中度职业倦怠,其中去人格化得分最高、情感枯竭得分最低,见表1。大部分透析病房的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时会选择计划解决策略,紧接着是自我调控策略和积极评价策略,而得分最低的是回避和忍耐策略。见表2。

2.3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相关性分析 职业倦怠的3个成分与应对策略中的计划解决策略、积极评价策略和接受责任

[2]王春芳.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11):3333-3334.

[3]黄朝霞.护理干预对小儿秋季腹泻的影响[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18(12):6.

[4]汪翠婵.应用整体护理理论实施新生儿肺炎合并腹泻病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7):1026-1028.

[5]周 玲,潘家华.轮状病毒血症血清中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与心肌损害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 (5):470-472.

[6]黄乃萍.综合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致腹泻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43-44.策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自我调控策略、忍耐策略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其他应对策略只与职业倦怠的个别成分存在相关关系或不相关。见表3。

表1 职业倦怠得分(珋x±s)

表2 应对策略得分(珋x±s)

表3 职业倦怠和应对策略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职业倦怠”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于1974年首次提出,是指服务性行业工作人员因工作量过多、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过高所表现出的疲惫不堪状态,具体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方面[4]。职业倦怠给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护理质量及护理队伍稳定性带来诸多负面影响,预测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7]。

相比其他科室透析病房护理人员面临着以下压力: (1)血液净化操作标准较严格,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2)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濒死感明显,每天面对生命垂危的患者,垂死状态和死亡危险等不断的刺激给护理人员身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3)护士反复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使患者对护士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造成了护士更强的工作压力[8]。如果压力身心状态不能及时调整,可能会出现对工作的厌倦、疲惫感,造成护士自身身心平衡的失调而并发器质性疾病[2]。

应对策略问卷是1984年由Folkman编制的,总体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由于条目较多,国内只有少数研究使用[9]。计划解决策略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经过深思熟虑意图解决当前问题,与自我调控策略一样是重要的精神压力处理方法,Folkman也认为个体在处理工作压力时多数会采用解决问题和自我控制两种办法,本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个理论[6]。积极评价和寻求支持策略基本意思接近,是希望得到自我及同事给予的肯定,数据表明护理人员也经常会使用到这两种策略。接受责任策略是指接受并认可自我的角色定位,在透析病房经常会遇到依从性较差甚至有暴力倾向的患者,如果护士不能认识到这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会导致她们产生自我挑剔和不满。情绪宣泄和逃避策略是各项得分中最低的,我们可以认为大多数护士都无法将自己与工作压力分离。

本研究通过小样本调查表明,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其压力应对策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对策略是压力和倦怠感之间的重要媒介,进一步分析不同的应对策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也是不同的,有计划解决、积极评价、接受责任等应对策略有助于倦怠感缓解;而忍耐、自我控制等相对较消极的策略对职业倦怠产生负向效应,即忍耐策略的使用可能会加重护士的职业倦怠倾向;寻求支持、情绪宣泄等策略与职业倦怠相关性不明显。了解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譬如,情绪宣泄、回避等在服务行业被认为最有利于压力缓解的措施,似乎并不能减轻职业倦怠的,而采用积极应对措施有助于减轻职业倦怠在多项研究中均有报道[2,10]。

本资料结果数据分析可见,所有应对策略与职业倦怠相关程度较低(最高的计划解决策略也只有中等相关),这是因为职业倦怠是性格特征、职业规划、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徐富明,安连义,牛 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69-570.

[2]Chayu T,Kreitler S.Burnout in nephrology nurses in Israel[J].NephrolNurs J,2011,38(1):65-77.

[3]刘丽婷.中国护士职业倦怠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58-61.

[4]蒋培亚.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3):24-25.

[5]王 聪,廖春丽,李英娟.护士职业倦怠与心理授权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4):18-20.

[6]Ashker VE,Penprase B,Salman A.Work-related emotional stress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hat affect the well-being of nurses working in hemodialysis units[J].NephrolNurs J,2012,39(3):231-236.

[7]Bednarski D.Caring for caregivers[J].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2009,36(4):369.

[8]罗世香.血液透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3):168-170.

[9]邝志强,孟宪璋.截瘫患者应对资源因素对其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00-103.

[10]宗 南,刘 剑.不同年资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0-22.

R473

A

1008-7044(2015)04-0404-02

10.14126/j.cnki.1008-7044.2015.02.053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241000

卞国琴(1979-),女,安徽芜湖市人,主管护师,大学。

2015-01-19)

2014-09-15)

猜你喜欢

倦怠感职业倦怠病房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