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1-12赵锋

河北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钾血症慢性肾脏病

论著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锋

作者单位: 443000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效果。记录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 d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钠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钠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3,P<0.01)。治疗2 d后,患者血钾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50,P<0.01);治疗1周后,患者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P<0.05);治疗后2周,患者血钾值仍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89,P<0.01)。治疗2 d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钙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0%。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聚苯乙烯磺酸钙;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20.028

【中图分类号】R 692

收稿日期:(2015-01-28)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1,2]。CKD的患者在经过非透析的治疗时或者在透析间歇期内常常会发生高钾血症,而高钾血症的发生则是严重危及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命的重要并发症[3,4]。我院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效果。整个研究均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所选患者经入院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同时排除合并脑、心等重要功能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凝血系统障碍的患者以及出血疾病患者,排除肿瘤患者及对聚苯乙烯磺酸钙过敏的患者。100例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35~61岁,平均年龄(52.33±11.24)岁;血钾水平5.66~6.45 mmol/L,平均(6.13±0.22) mmol/L。

1.2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后经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患者先采取卧床休息,并维持患者的循环与呼吸的稳定。然后将筛选合格的上述100例患者采取时长为1周的治疗,治疗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口服,剂量为15 g/d,总共分为3次服用,每次将5 g药品混匀于40~60 ml的水中,餐后口服。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不能与之合用的药物有:洋地黄制剂,甲状腺素,含有铝或者镁以及钙的缓泻剂,改变血钾的水平的相关药物(如ACEI或ARB等),患者在试验期间严格遵守剂量与用法。

1.3观察指标记录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 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血钠水平、血钾水平、血钙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测血钠水平、血钾水平、血钙水平采用空腹抽取静脉血后进行化验。

2结果

2.1患者血钠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治疗2 d后和治疗2周后,患者血钠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钠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53,P<0.01)。见表1。

表1患者血钠水平随时间变化分析

时间血钠值t值P值基线值142.3±12.3治疗后2d139.4±8.91.91010.0576治疗后1周135.3±6.35.0653<0.01治疗后2周139.3±9.21.95310.0522

2.2患者血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治疗2 d后,患者血钾值低于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50,P<0.01);治疗后1周,患者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P<0.05);治疗后2周,患者血钾值仍旧低于基线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189,P<0.01)。见表2。

表2患者的血钾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时间血钾值t值P值基线值5.99±0.21治疗后2d5.18±0.3619.4350<0.01治疗后1周4.45±0.3438.5361<0.01治疗后2周4.89±0.2335.3189<0.01

2.3患者血钙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分析治疗后2 d、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钙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患者血钙水平随时间变化分析

时间血钙值t值P值基线值2.55±0.09治疗后2d2.53±0.111.40720.1609治疗后1周2.52±0.151.71500.0879治疗后2周2.53±0.131.26490.2074

2.4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随时间变化分析治疗后2 d、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2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随时间变化分析

时间肾小球滤过率t值P值基线值118.5±11.9治疗后2天119.3±12.21.50710.1301治疗后1周120.2±12.31.72500.0479治疗后2周119.2±12.11.16490.1074

2.5患者不良反应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其中腹泻2例,便秘3例,其他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

3讨论

《柳叶刀》杂志在2012年发表对中国的CKD的发病率的调查结果,研究显示中国的CKD总的患病率已高达10.8%,总的患者人数预计高达1.2亿[5,6]。由此可见,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了中国现阶段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7]。慢性肾脏病患者其特点有明显的“三高”(即高发病率和伴发心血管疾病的高患病率以及高病死率)与“三低”(社会针对CKD患者的防治率低、患者知晓率低以及伴发心血管病的患者的知晓率低)的特点[8]。

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非透析CKD的患者中,合并有高钾血症的患者的比率相当高[9]。国外的研究如Malkina等曾报道过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高血钾发病率的关系,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eGFR平均为(14.3±4.5) ml·min-1·1.73 m-1,这些患者发生血钾大于5.0 mmol/L、大于5.5 mmol/L和大于6.0 mmol/L的发生比率分别是54.2%和31.5%与8.4%[10]。中国台湾也有类似的报道,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钾水平会随着患者的eGFR下降而逐渐升高,CKD为3~5期患者中,其患者血钾平均水平分别为(4.33±0.45)和(4.56±0.53)及(4.78±0.56) mmol/L[11,12]。

在临床中,高钾血症的患者常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的症状,患者的心电图呈现出T波高尖,若重症患者甚至发生心室纤维的颤动,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3]。所以,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防治好高钾血症为治疗的首要任务,高钾血症的预防与及时的治疗十分重要。聚苯乙烯磺酸钙(商品名可利美特)是近年来新发明的治疗高血钾的有效药物[14]。我院研究了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发现治疗后2 d和治疗后2周,患者的血钠值与基线值变化不大,其虽有略微降低但均处于正常水平,这提示我们聚苯乙烯磺酸钙对于改变患者除钾以外的体内的电解质的作用不大,由此也可推测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会相对较少。

有研究表明聚苯乙烯磺酸钙是通过减少患者的肠道对于钾的吸收和增加钾的排泄,来防治高钾血症的发生,不良反应少,是目前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降血钾药物。我院研究显示,治疗后2 d、1周,患者的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表明聚苯乙烯磺酸钙起到了明显的降血钾的作用。而在治疗后2周即停药后1周,患者的血钾值仍旧低于基线值,表明聚苯乙烯磺酸钙的降血钾效果很好,能够较长时间维持血钾处于正常水平。

对于高钾血症的治疗,传统方法常常是给予患者静脉降钾药物(胰岛素外加葡萄糖或者使用碳酸氢钠等),这会增多患者体内的液体负荷;而口服钠离子的交换树脂其药物口感很差,而且容易引起患者便秘,有报道还显示存在加重水肿与高血压以及心力衰竭风险。紧急的血液透析是有创治疗方法,存在很大的透析风险,并且治疗的费用较贵[15]。我院的研究显示,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0%。这明显低于很多降血钾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

本研究显示,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钾,维持处于正常水平,并很少影响其余电解质的平衡,而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比率很低。

综上所述,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苏国彬,刘旭生,翁俊雄,等.慢性肾脏病门诊口服中成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074-1079.

2Woo KS.Clinical usefulness of serum cystatin C as a marker of renal function.Diabetes Metab J,2014,38:278-284.

3王利军,刘冰,史亚男,等.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关系.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639-642.

4Park CW.Diabetic kidney disease:from epidemiology to clinical perspectives.Diabetes Metab J,2014,38:252-260.

5张巨发,朱燕妮.骨化三醇对1~2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5-2527.

6曹键,吴一帆,傅立哲,等.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饮食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636-3638.

7任颖,巴雅,李素华,等.CKD-EPI与MDRD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适用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86-1589,1593.

8郑伟,那宇,袁洪萍,等.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69-871.

9毕礼明,朱冬云,高峻,等.如何筛选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有效类药.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89-1190.

10Malkina A.Association of Obesity and Kidney Function Decline among Non-Diabetic Adults with eGFR 60 ml/min/1.73m:Results from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 (MESA).Open J Endocr Metab Dis,2013,3:103-112.

11王东,吴同茹,谢婷婷,等.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502-506.

12郭柳薇,黄王莹,李雪兰,等.网织红细胞参数在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06-1807.

13张美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肌酐与血色素的定量关系.吉林医学,2013,34:2426-2428.

14米娜娃尔·玉努斯,闫淑芳,桑晓红,等.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013-1014.

15孙静,鱼毛毛,王丽娟,等.慢性肾脏病病人自我管理与健康素养的相关性分析.护理研究,2013,27:1091-1093.

猜你喜欢

高钾血症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的管理
高钾血症也是一种慢性病
角色扮演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肾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以高钾血症为例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一例持续性高钾血症的诊治
阿斯利康高钾血症药物Lokelma获欧盟批准上市
童安荣主任医师辨证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体会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食盐的摄入与降压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