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

2016-01-12杨红,杨雁,关朝明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

杨红杨雁①关朝明孙瑞靖

(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北唐山063000;①唐山市就业服务局)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647.38

[文章编号]2095-2694(2015)05-150-3

【基金项目】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杨红(1967-),女,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阅读辅导。

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各高等院校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形势依然严峻。据统计,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49万人,为历年最多,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引导大学生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此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挖掘高校教育新理念,探索大学生创业方式和途径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的有效措施。

1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1就业观念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期望值与现实的差距过大。许多大学生有“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希望毕业后到生活环境优越,福利待遇好的大城市、机关、大公司,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中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就职;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回报,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②好面子。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担心从事基层工作被亲戚朋友看不起,且人际沟通能力较差,自我意识过强;③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不考虑,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难度。

1.2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①专业结构陈旧、经济发展放慢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供大于求。毕业生数量过大,而社会没有相应的需求或需求量较小;②专业设置与现实社会需求存在脱节错位情况。一些新兴行业(例如互联网行业、网上购物、快递、嘀嘀司机等)急需大量人才,但相对应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③技能问题。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生总体数量空前加大,师资力量少,学生动手实践时间缩短,导致“高分低能”现象增多。从用人单位招聘条件看,许多岗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技能,这正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不可逾越的一道障碍。

1.3自主创业热情不高大学生创业新潮在美国一浪高过一浪,创业比重高达20%~23%。而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步晚、比例低,仅为1%左右。以河北省唐山市为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开辟了绿色通道,提供免费创业培训、免费人事代理、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等多项优惠扶持政策。但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员极少,创业培训中高校毕业生不足10%。

1.4就业环境和渠道不尽人意由于我国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劳动人事制度的相对滞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相对不完善,导致人才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流动困难;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相关政策和管理尚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法制化程度低,大学生下基层的就业渠道不畅通,难以吸引和留住大学生。

1.5就业稳定性差据麦可思2010年调查显示,企业接收大学生后半年内211院校毕业生离职率在22%,非211本科院校半年内离职率达到33%,高校毕业生跳槽现象普遍,导致部分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2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2.1更好地适应就业竞争环境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国民素质提高、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后果。全国的普通高校毕业生2001年仅为114万,到2014年为727万,见图1,随着高校招生的逐步增大,这个数据还在逐年上升,而各用人单位的减员增效也是大势所趋,就业形式不容乐观。大学生是社会高智力人才的代表,高校如能加强就业指导,可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就业问题,并且为他人提供就业机会。

图1 高校毕业生人数示意图

2.2培养创新性人才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经之路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培训也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需要学校把创业意识、心理、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不断挖掘自身创业潜能,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大学生创业者更好地对社会做出贡献。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不仅培养了创新型人才,更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然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我国高校文化开始逐步多元化。国际交换生、留学生的逐渐增多促进了高校学生的思想进步,使大学生们在追求文凭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加希望通过创业来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而马云、俞敏洪等人的成功也在激励着那些不怕艰辛、不畏惧失败的年轻大学生,创业成为他们发展的必然需求。

3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建议

3.1深化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教育不是一味地进行相关创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是素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必经之路。首先,高校教育者需要对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能够为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其次,要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创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能力、有见解,能够持有一颗责任心为日后择业创业做准备;第三,要把创业教育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全面教育中,贯穿于教学、管理、服务、育人的整个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3.2健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共同建立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同时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程比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组织学科带头人、行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教材,并在教学计划及教学改革实践中得以实施,可以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3.3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只有经受创业实践的锻炼,创业目标才会更加清晰,创业信念才会更加强烈,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业精神。因此,学校要加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地。一是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型企业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三是建设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创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比如通过去企业参观考察,了解企业的创业历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创业的艰辛和乐趣;四是可以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创新创业讲座论坛,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使学生从中增知识、长才干,提升整体创业综合能力。

3.4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高校要明确教师创业教育责任,加强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价,配齐配强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并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鼓励从事创业教育的老师参加企业的咨询和研究工作,安排企业实践和创业体验,增强教师的创业感知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通过兼职讲师、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者、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来校交流,与教师合作教授创业课程。将提高教师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业教育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5完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高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首先,对自主创业学生实行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其次,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建立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并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第三,要及时了解并积极协调落实各级政府及高校制定的一系列大学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学生降低创业成本和风险,享受税费减免、小额贷款、创业补助、场地支持、免费保管人事档案等创业优惠政策,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蔚.浅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3,(3):32-35

[2]许晓辉.王雷.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0):103-108

[3]李幼平.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2,(4):172-174

[4]王宝林.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吉林教育,2012,(10):8-9

[5]谭怡.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1):54-57

[6]费美娟,李霞,孙巧峰.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教导刊, 2012,(10):238-239

[7]范爱兰.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系统的建立[J].教育评论,2014,(10):29-31

(2015-06-25收稿)(王一伊编辑)

猜你喜欢

毕业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