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猪饲粮中铁源添加剂使用问题的思考

2016-01-10■周

饲料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含铁需要量补铁

■周 明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在动物营养上,常将铁列为第一种微量元素。因此,人们在配制动物饲粮时,非常重视铁源添加剂的使用。例如,在配制猪饲粮时,无论是对仔猪、育成猪,还是对育肥猪和成年母猪,在其基础饲粮中总是添加高剂量的铁源添加剂,唯恐它们铁的营养不足。这些做法是否合理,本文将对其论述,供业界同仁参考。

1 基础饲粮中含铁量与猪需铁量的差额分析

由表1可知,我国常用饲料原料中含铁量很多,最少的(如小麦次粉)也在100 mg/kg以上,最多的(如血粉)达2 000 mg/kg以上。如果用表1的饲料原料配制猪的基础饲粮,通过测算,基础饲粮中含铁量为270~310 mg/kg。而猪对铁的需要量,详见表2和表3。

表1 我国常用饲料原料中的含铁量(mg/kg)

表2和表3显示,中、美两国推荐的猪对铁的需要量相近:仔猪对铁的需要量最多,为100~105 mg/kg;种猪对铁的需要量较多,为75~80 mg/kg;育肥猪对铁的需要量较少,为40~50 mg/kg。

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可得出,基础饲粮含铁量(270~310 mg/kg)是猪的铁需要量(40~105 mg/kg)的2.5~7.7倍。尽管基础饲粮中铁的生物学有效性可能不是很好(参见表4),但基础饲粮中含铁量比猪的铁需要量高得多,确是客观事实。

表2 中国(2004)推荐的猪对铁的需要量(mg/kg饲粮)

表3 NRC(2012)推荐的猪对铁的需要量(mg/kg饲粮)

表4 不同原料中的铁源对鼠、鸡的相对生物价(%)

2 铁在猪体内的代谢特点

铁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且以二价铁离子被吸收。被吸收的铁大部分(60%~70%)在骨髓中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一小部分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储存于骨髓、肝和脾的网状内皮细胞中,还有一小部分存在于肠黏膜细胞内。

铁以两种化合物的形式(肠黏膜内铁蛋白-Fe3+和血清中转铁蛋白-Fe2+)从肠黏膜内转运到各器官中。铁以铁蛋白(蛋白-Fe3+)的形式沉积于肝、脾中。正常情况下,体内游离的铁离子很少。如果给动物补饲的铁过多,储铁蛋白被饱和,使体内游离的铁离子增多,会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血红蛋白分子降解后释放出来的铁大多数可被再利用。换言之,体内大多数铁可被循环利用。铁在猪体内的代谢特点见图1。

图1 猪体内铁的代谢概况

3 育肥猪基础饲粮中补铁的必要性

基于育肥猪基础饲粮中铁含量(通常为270~310 mg/kg)多,铁又在猪体内可被循环利用,笔者认为,在育肥猪基础饲粮中似乎不必补铁。为此,笔者团队先后两次做饲养试验,以期证明这个论断。两次饲养试验的对照组饲粮都用猪场的常规饲粮,其营养组成如表5所示。

表5 对照组饲粮原料组成与营养水平

两次饲养试验的试验组饲粮的大宗饲料原料和对照组饲粮相同,仅预混料中不加一水硫酸亚铁,用沸石粉等量替代。通过实测,试验组饲粮中含铁量为274 mg/kg。

试验一猪的饲养试验于2010年4月2日至2010年5月12日进行,饲养试验期40 d。试验二猪的饲养试验于2012年9月28日至2012年11月12日进行,饲养试验期45 d。两次饲养试验均在安徽和县苏绿源种猪场完成。各猪圈的设施条件相同:水泥地面,水泥料槽,乳头式饮水器。两次饲养试验对猪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均按猪场的常规方案进行。两次饲养试验的结果详见表6、表7和表8。

表6 试验一猪的生产性能与饲料转化效率

从表6和表7中可看出,两组猪的日增重、料重(肉)比的差异虽未达到显著的水平,但试验组猪增重性能和对饲料的利用效率都优于对照组。与补饲铁的对照组猪比较,未补饲铁的试验组猪对饲料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粗纤维的消化率有显著的提高(P<0.05)。

表8显示:常规补饲铁的对照组猪血浆中铁含量显著地高于未补饲铁的试验组猪(P<0.05)。但是,试验组猪血红蛋白水平却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猪(P<0.01)。同时从表8中也看出,试验组猪血浆总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猪(P<0.05);试验组猪血浆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猪(P<0.05);试验组猪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显著高于对照组猪(P<0.05);两组猪的血糖、血浆尿素氮、血浆IgG和血浆GOT活性则无显著的差异(P>0.05)。

表7 试验二猪的生产性能与饲料转化效率

表8 试验二猪的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季学枫等(2005)报道,猪被长期饲喂高铁饲粮,则肝被铁所饱和,然后以胶体硫酸铁沉积,这种胶体硫酸铁可能使肝细胞膜通透性下降,肝细胞内GPT渗出量减少,因而高铁对照组猪血浆GPT活性低于试验组猪。

上述两次饲养试验都证明,在育肥猪基础饲粮中无需补铁。甚至是补饲铁的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参数似乎不如未补饲铁的育肥猪。

4 猪体内铁过量的后果

当今在动物生产上,给动物补饲微量元素的主要问题是,把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视为“安全量”,在一个省甚至在含几个省的一个大区域范围内,使用同一个配方生产的微量元素预混料。设计饲粮配方时,通常不考虑基础饲粮中微量元素含量,而按动物总需要量或按现行饲养标准直接补加微量元素。现代动物生产上,由于过分强调微量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成本又较低,动物对大多数微量元素的最低需要量与最大中毒剂量差距较大,因而就造成了饲粮中微量元素超量补加甚至滥用现象相当普遍。然而,在饲粮中添加过多的铁对动物体是有害的。

4.1 过量铁危害猪的健康与生长

由于猪对铁的排泄能力有限,过多的铁进入猪体内,会使体内产生较多的羟自由基,从而使猪体处于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造成代谢紊乱,如DNA合成受阻,免疫器官受损等。体内铁过量时,铁沉积于肝脏、胰腺、心脏和皮肤,从而损害各种器官,严重时表现出器官纤维化。若饲粮中长期含过量的铁,则肝被铁饱和,以胶体硫酸铁沉积,这种胶体硫酸铁对猪有很强的危害性。Knight等(1983)和Weinberg(1987)分别报道,饲粮中铁过多,游离铁离子可促进大肠杆菌等细菌的生长和增殖,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和生长。仔猪食入过量的铁时,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强,乃因未结合的血清铁促进了细菌增殖,易感染和下痢。

4.2 浪费资源,增加饲粮成本

范凌(1999)报道,铁的平均吸收率为15%。饲料占饲养总成本的70%左右,在饲粮中大量使用铁制剂,必然提高饲料成本。

4.3 污染生态环境

饲粮中铁大部分通过粪排到体外,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的用量为15~18万吨,其中有10万吨微量元素未被动物利用而随着粪排到体外。我国养殖规模逐年增加,年排放的动物粪总量已超过30亿吨,其中被作为粪肥约占60%。若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较多的粪肥,将致土壤中微量元素蓄积性污染,从而对农作物产生毒害作用。另外,含高浓度微量元素的粪一旦污染水源,可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

5 给仔猪、繁殖母猪补铁的必要性

仔猪易缺铁,这是因为:①仔猪体内铁储量少。据测定,初生仔猪每千克体重约含35 mg铁,1月龄仔猪每千克体重约含15 mg铁。②仔猪从母猪吮吸的初乳和常乳含铁量少,分别约为10 mg/l和5 mg/l。③仔猪生长快,需铁量多。因此,需要给仔猪补饲铁。

在生产上,给仔猪补铁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给仔猪注射补铁:给仔猪注射无机铁源或有机铁源,效果均较好。一般是在仔猪出生3 d内肌注铁剂,一次大剂量(150~200 mg)注射,对防治猪贫血效果较好。但是,在集约化大规模猪场中,给仔猪逐一注射,要花费较多的劳力,并且对仔猪的应激也较大。因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简便而有效的补铁方法。

②通过饲料给仔猪补铁:仔猪开口采食人工配制的饲料后,就可在饲料中补加效价较高的铁源,如氨基酸络合铁或硫酸亚铁等,此法补铁效果好。

③在饮水中添加铁制剂:可通过在饮水中添加一些铁制剂,即在仔猪出生后几小时内,在饮水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亚铁等无机铁制剂。

与育肥猪一样,由常用饲料原料组成的基础饲粮中的含铁量,完全能满足母猪自身的营养需要,即维持需要。但是,母猪还有另外一个铁的支出,即用于猪胚和产乳的需要。研究证明,无机铁由母体进入胚胎和乳汁的效率较低或很低,而有机铁较高。因此,如果给母猪补饲铁,宜补饲有机铁,如氨基酸络合铁(赖氨酸铁、甘氨酸铁、蛋氨酸铁、苏氨酸铁等)、葡萄糖酸铁、柠檬酸铁、延胡索酸铁等。

6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仔猪,需要补饲铁;对于采食普通饲粮的育肥猪,一般无需补饲铁;对于母猪,最好补饲有机铁。

猜你喜欢

含铁需要量补铁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含铁尘泥中的As、Sb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菠菜:我是假冒的补铁高手
Effec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on postoperative weight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基于NAIRS和PCA-SVM算法快速鉴别4种含铁矿物药
仔猪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与补铁方法
菠菜含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