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12周龄武定鸡蛋氨酸需要量的研究

2016-01-10杨秀娟顾娇娇甘文斌邓君明陶琳丽

饲料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武定需要量蛋氨酸

■杨秀娟 顾娇娇 邓 斌 甘文斌 张 曦,2 邓君明 陶琳丽,2

(1.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201;2.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3.云南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021;4.云南省兽药饲料检测所,云南昆明 650201)

武定鸡是云南优良的地方品种家禽,它体型矮 小,近似船型,且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武定、禄劝县境内高寒和气候冷凉的山区。武定鸡具有肉嫩脂丰、皮脆骨酥、味鲜质优、营养丰富等特点[1]。日粮蛋氨酸作为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含量的多少会影响饲粮中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和需要量。目前在蛋鸡和肉鸡上进行的氨基酸需要量研究较多。如NRC(1994)标准中关于未成熟莱航褐壳蛋鸡7~12周龄蛋氨酸需要量为0.23%、莱航白壳蛋鸡为0.25%。我国《鸡饲养标准》(2004)中,黄羽肉种鸡7~12周龄蛋氨酸的需要量为0.29%。石天虹等(2005)通过对泰和丝毛乌鸡进行研究,发现7~12周龄泰和丝毛乌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28%~0.29%[2]。李强(2004)对固始鸡进行研究得出7~12周龄固始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33%~0.37%[3]。然而目前关于7~12周龄武定鸡蛋氨酸需要量的系统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旨在通过饲养试验,测定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武定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以确定7~12周龄武定鸡蛋氨酸需要量,为武定鸡饲养标准的制订和科学配制武定鸡日粮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云南优质地方鸡种——武定鸡的保种、生产与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在云南农业大学养鸡场进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健康、出壳体重均匀的43日龄武定鸡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混养。蛋氨酸梯度为0.1%,即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25%、0.35%、0.45%、0.55%、0.65%。试验设计见表1。

表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日粮

参考我国鸡的饲养标准(ZBB43005—86)中肉用仔鸡、美国NRC肉用鸡、地方黄羽肉鸡种鸡以及肉用种鸡的营养需要[4-5],以及前期对武定鸡营养需要量的研究为基础,配制基础日粮[6-7],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2。

1.3 饲养管理

试验在云南农业大学鸡场进行,预饲7 d,每4只鸡一笼饲养,试验鸡在43日龄时进入正式试验,鸡只自由采食及饮水,并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做好疾病防控。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生产性能指标

饲养期间以笼为单位,记录每天喂料量和剩料量、每周末空腹称体重,用于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氮摄入量。

日增重[g/(只·d)]=(末期体重-前期体重)/日龄;

日采食量[g/(只·d)]=42 d采食量之和/(42 d×重复数);料重比=日采食量[g/(只·d)]/日增重[g/(只·d)];氮摄入量(g)=采食量×日粮粗蛋白质含量×6.25。

1.4.2 血液生化指标

在饲养试验开始时,挑选健康43日龄武定鸡2只屠宰,作为零对照。在第12周龄末,每个处理选取3只鸡,用负压管翅下静脉采3 ml血液(不加抗凝)于4℃保存后,进行屠宰,屠宰采用窒息法,死后立即冷冻,以免体液流失。

血液生化指标:血清样本用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尿素氮、血清尿酸。

1.4.3 营养成分指标

在饲养试验开始时,挑选健康43日龄武定鸡2只屠宰,作为零对照。在第12周龄末,每个处理选取3只鸡,进行屠宰(采用窒息法),死后立即冷冻,以免体液流失。取冷冻后的试验鸡,除去其消化道内容物后称重。将全鸡用钢刀切碎,再用绞肉机充分捣碎均匀。样本在60~70℃烘箱中烘至恒重,粉碎制成风干分析样品。

全鸡样本用于测定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

1.4.4 氮平衡试验和能量平衡试验

在第75日龄时早上8点开始连续记录3 d的采食量(第78日龄早上8点结束),第76日龄早上8点开始连续收集3 d排泄物(第79日龄早上8点结束)。

以组为单位进行排泄物的收集和处理,在每次收集排泄物时,先清理掉排泄物上的鸡毛、皮屑和饲料(用镊子和吹耳球吹)。对清理掉的饲料进行计量,从每日喂料量中扣除,而后用刮刀无损地将全部排泄物刮入样品袋,称重并记录,然后用喷壶喷洒10%的盐酸溶液于排泄物,以固定排泄物中的氨。

测定饲料样本和排泄物样本的干物质、水分以及粗蛋白质;

沉积氮[g/(只·d)]=摄入氮[g/(只·d)]-排泄氮[g/(只·d)];氮沉积率(%)=(摄入氮-排泄氮)/摄入氮×100。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再进行Duncan's法多重比较,数据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8]。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7~12周龄武定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武定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从表3中看出,各处理组间前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末期体重、全期增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存在差异,末期体重:1、5组与2、3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全期增重:1组、4组、5组与2、3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增重:2、3组与1、4、5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采食量:1组与4、5组差异显著(P<0.05),4组与5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1组与2、3、4、5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随着蛋氨酸水平的提高,末期体重、全期增重、日增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日采食量、料重比呈下降上升又下降趋势,蛋氨酸水平为0.45%时,获得最大日增重、末期体重和最佳料重比。

为了进一步研究蛋氨酸添加水平与不同生产性能指标间的关系,试验以蛋氨酸添加水平为横坐标,全期增重为纵坐标,研究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全期增重与蛋氨酸添加水平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回归关系(见图1)。

由图1得出,增重与蛋氨酸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拟合方程为:y=-1 082.05x2+943.18x+434.99(R2=0.53,P=0.011),当x(日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44%时,武定鸡在7~12周龄获得最大y值(增重)为640.53 g。

图1 不同蛋氨酸水平与增重拟合曲线

2.2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7~12周龄武定鸡体成分的影响(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武定鸡12周龄末体成分中的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蛋氨酸水平相比,4组的蛋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粗脂肪的含量(P<0.05);对体成分中的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2.3 不同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见表5)

从表5中看出,各处理组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血清尿酸及血清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这说明了试验鸡日粮中蛋氨酸设定浓度梯度还在鸡只能自动调节的范围。

表4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鸡体成分的影响(以鲜样为基础%)

表5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7~12周龄武定鸡沉积氮的影响(见表6)

从表6中看出,不同蛋氨酸水平对沉积氮和氮沉积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摄入氮有显著差异(P<0.05),1组与2组、4组、5组差异显著(P<0.05),5组与2组、4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6 蛋氨酸水平对鸡氮沉积及氮沉积率的影响

2.5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7~12周龄武定鸡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见表7)

从表7中看出,蛋氨酸水平不同,17种氨基酸的利用率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在不同蛋氨酸水平下,苏氨酸和胱氨酸利用率最低,为66%~74%之间,而谷氨酸和甘氨酸利用率最高,达到95%左右,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蛋氨酸利用率有显著影响,1组与2、3、4、5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蛋氨酸水平提高,蛋氨酸利用率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蛋氨酸是禽类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家禽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当饲粮中蛋氨酸缺乏时,会明显抑制肉鸡生长,降低饲料利用率;而适当的添加蛋氨酸则可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若在饲料中添加超过适宜水平的蛋氨酸时,对肉鸡生长性能无影响,但是可能会产生毒害作用[9-13]。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家禽的某一特定生长时期,饲粮蛋氨酸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不会对家禽的生长产生显著的影响[14-17]。

表7 不同蛋氨酸水平对鸡氨基酸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瞿明仁等(2004)研究发现,泰和乌鸡0~4周龄日粮中蛋氨酸需要量公、母鸡均为0.44%;5~8周龄日粮中蛋氨酸需要量为公鸡0.35%、母鸡0.31%;9~12周龄日粮中蛋氨酸需要量为公鸡0.26%、母鸡0.24%[18]。石天虹等(2005)研究了蛋氨酸对0~12周龄泰和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乌鸡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为判断指标,建议乌鸡蛋氨酸的需要量为:0~4周龄蛋氨酸0.32%、5~8周龄蛋氨酸 0.29%、9~12周龄蛋氨酸0.28%[2]。李强(2004)对固始鸡氨基酸需要量进行研究发现,各时期固始鸡蛋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4周龄0.39%、5~8周龄0.37%、9~12周龄蛋氨酸0.33%[3]。姚元枝(2003)对雪峰乌骨鸡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以累积生长为评价指标,根据二次曲线模型,得出5~8周龄雪峰乌骨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429%[19]。谢明等(2006)研究了蛋氨酸对3~6周龄雄性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氨酸对3~6周龄雄性北京鸭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3~6周龄雄性北京鸭的蛋氨酸需要量为0.365%[9]。张静等(2014)对略阳乌鸡7~12周龄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蛋氨酸水平对略阳乌鸡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差异显著,对料重比差异不显著,以平均日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7~12周龄略阳乌鸡的表观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为0.326%,真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为0.336%[20]。

本试验通过武定鸡全期增重与饲粮蛋氨酸水平之间的二次曲线模型估算出,7~12周龄武定鸡蛋氨酸需要量为0.44%,试验结果略高于以上学者的研究,这说明不同品种的鸡对蛋氨酸的需要量各不相同,只有提供最适宜水平的蛋氨酸,才能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同时,由于试验用的武定鸡是未经过选育的品种,个体差异较大导致二次曲线拟合的R2略低。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程中,具有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系。所以,饲粮中不同的氨基酸水平对自身或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氨基酸间,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转移系统,存在相互竞争。姚军虎等(2000)研究表明,待测饲料或饲粮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显著影响其表观代谢率,日粮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蛋白质、氨基酸的表观代谢率,造成氮素浪费[21]。同理,蛋氨酸是家禽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适当蛋氨酸可以促进其他氨基酸的平衡,使氨基酸利用率提高。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蛋氨酸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氨基酸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蛋氨酸水平提高,蛋氨酸利用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与周彦文(2008)[22]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本试验条件下,不同蛋氨酸水平对12周龄末武定鸡生长性能指标影响存在差异;对体成分分析中水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蛋氨酸水平相比,4组的蛋氨酸水平显著降低了体成分中粗脂肪的含量(P<0.05);对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对食入氮有不同影响,对沉积氮、沉积率和各种氨基酸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以全期增重为评价指标,依据二次曲线模型,7~12周龄武定鸡的最适蛋氨酸水平为0.44%。

猜你喜欢

武定需要量蛋氨酸
蛋氨酸对奶牛乳腺酪蛋白合成及其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民族花开向未来
——武定民族中学校歌
名震三迤武定壮鸡
2016年第一季度蛋氨酸、赖氨酸市场走势分析
浅谈武定傈僳族“哒谱”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武定壮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