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人生

2016-01-07孔维皓

北极光 2015年7期
关键词:茶友普洱茶普洱

孔维皓

爱喝茶的年轻人不少,爱喝普洱的却是不多,而我便是其中一个。世人爱其口感甘甜,爱其可收藏升值,我爱的却是其中历史、其中文化和其中的人生之道。看到这里,或许已有人笑我深沉做作了。无妨,且泡杯好茶,听我慢慢解说。

普洱最早可溯至周武,唐初出得滇地为天下人所喜,宋时渐为名贵,而到得清末,一饼好茶的价格已堪比黄金。相比明清至今才盛行的种种绿茶和花茶,普洱的历史更为悠久,被称为可以入口的古董。而普洱茶又称边销茶,古时曾远销南洋和印度,且在东南亚和日本一代颇为盛行。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三个可以在古版图上标注中国的词语中,茶字是要被普洱占去相当一部分的。

如同其悠久的历史,普洱的味道也是愈陈愈香。一块生茶陈化而来的茶饼,根据其其品种和工艺,随着年份可以转化出枣香、荷香、樟香、兰香和参香等十数种不同的香味来,其中以兰香和参香等较为尊贵。因此常有人说,“爷爷的茶,孙子卖”,便缘由于此。

而普洱得以闻名的独特口味和底蕴,却是来自于一条历经千年的坎坷古道。

普洱茶产自云南,滇地偏远而多山,贩茶至滇外全靠骡马背运,其中过四川由丽江入藏直到拉萨,更远者运往印度,一路诸多艰险,往往数年可至。正因如此,一驮茶叶由云南茶区运到拉萨,价格往往要翻上几十倍,于是便有了以此为生的马帮,久而久之,更有了世人所说的茶马古道。据说一位很有名的马帮头领马锅头,有次出发时妻子怀孕三个月,回来对儿子已经三岁半了,历时之久可见一斑。而在这种长途的运输中,采摘下的生茶叶经过自然发酵,到达目的地时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陈化味道,且茶味更浓,口感更为醇厚甘甜,颇为古人所喜。

所以普洱的历史,普洱的文化,甚至普洱的味道,都只用“茶马古道”四字便足以传神。

有如此意境之物,再加上其或砖或饼的古朴外形,向来爱附庸风雅的我未尝一口便为之着了迷。生活中寻茶品茶,翻阅书刊,上网交流,琢磨的久了,慢慢的也有了些心得感悟。诸位看官切莫为此言发笑,人生百道,道道相通,皆有其明理之处。

闲时曾和论坛上一位老茶友闲聊,说到七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时,老茶友很是愤愤,大骂商人们为谋利而昏头,在潮湿环境中加速发酵的熟茶都有股霉湿味,口感不好且不说,工艺不精良的熟茶还对身体有害。我则小心的赔笑说是,还有不少人以为普洱就是那股霉味哪。不料伴友如伴虎,老哥话风一转又开始向年轻开炮,说我们这些年轻人啊,失了老一辈的坚忍踏实,不愿到基层打拼积累经验,学术不精又无生产经验何堪大用,而且言必称80后。作为小辈的我自然是唯唯诺诺,点头受教。

话语虽是笑谈,讲的却是真谛。急功近利的人生同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相比,永远达不到同一个高度。普洱的传统文化和工艺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正所谓一朝开蒙,十年苦读,方得曲江宴。风雨险阻很多人都敢去闯,年轻人尤甚;但十年积累,十年生聚,这种岁月的洗练,却不是人人都能忍受的。

茶友们传言,论坛里曾有个人得了几两勐海老厂的芽头,宝贝的紧,一天一点的泡。只剩最后一泡时却被他喝出了点参味来,他便果断封存,一放就是三年,再喝时果然已转成参香,但也仅仅只有一泡而已。由封存三年到启封,沸水,冲泡,出汤,入口,再静待那一丝回味和甘甜,一泡茶把人性的坚忍发挥到了极致。后又有人传此公位高权重,听者皆一哂而过,心智如此坚忍之人若无甚作为才算稀奇。

又说近年来,普洱因其独特的文化和韵味,更因其保价增值的功能,被商人不断热炒。尤其是广东一带,无不以喝陈年普洱为贵。更有人打出百年老饼的招牌,标出了二十万一饼的天价,竞购者繁多。当值此时,世人皆以为普洱是年份越久越好,味道越放越香,其实并非如此。普洱的发酵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达到巅峰并非需百年之久,更不是越久越好。曾有专家得尝故宫里存放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金瓜贡茶,称其茶色深红明亮,油光十足,但味道早已淡化,甚至不如店里卖的散茶。而其他真正百年陈茶的品鉴也大致如此。所以,普洱的陈化是岁月的积累,而非时间的流逝,凡是积累便是要有度的,是要把握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不光是自然规律,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而不明此间道理者,往往笑称以普洱喻人生何其浅薄,普洱一味陈化乃无为老去之道,于世人无益,却不知汝笑点之庄周,实则孔孟。普洱茶叶多采自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古树,由稚嫩生叶杀青后压制成饼,干仓存放。初时冲泡虽香气高昂、汤色金黄,但口感却过于刚烈苦涩,不宜多饮。但数年甚至数十年存放后,发酵成熟,此时汤色枣红,入口后水滑味甜,香气醇厚,回甘极佳。但若继续存放发酵的话,便会渐失风味,成为朽物。普洱茶由采摘到入口的过程,不但像极了人生的幼时懵懂、少时轻狂、壮时极盛和老年古稀,更像是儒家这棵参天古树上生长出的代代书生们,由发蒙识字,到十年苦读修身养性,再到业成入世有所担济,若生逢乱世不遇,则老于荒野无痕于世。

看到此处可能又有人笑出声来,说你爱极了此物,自然什么道理都往上扯,牵强的很,快点题结束吧。

遇到如此不明事理的看官,我便偏要破题而出。茶虽小道,人生却是大道,僧侣可以借佛理顿悟,学者们可以智极而成圣,牛顿还站在科学和宗教之间用一颗苹果悟出了宇宙间的致理,我为何不可以普洱作为我的参悟人生之道。所以我真正想说的并不仅仅是以上茶中之种种道理,只要诸位看官肯明理思辨,人世间的一啄一引皆可作为你参悟人生之道,正如佛家经典《华严经》所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中原输油气分公司)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友普洱茶普洱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上海:与一席茶悦然相对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 茶,原来可以这么玩
天下茶友 茶圈中的社交网络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