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市区成年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

2016-01-07杨丽辉,宋嘉,石荔

西部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拉萨市流行病学

拉萨市区成年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

杨丽辉1宋嘉1石荔2吕雪梅1阿米娜1杨森淋1巴桑普赤1孟树优1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1.内五科,2.感染科,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目的了解西藏拉萨市成年人高尿酸血症(HUA)和痛风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拉萨市区常住居民3 582人HUA及痛风的患病情况。 结果调查的3 582例人群中HUA总患病率为25.80%,标化后的患病率为27.37%。痛风的患病率为9.85%,标化后患病率为10.07%。整体人群血尿酸水平为(380.6±67.3)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藏族人群血尿酸水平高于汉族人群。HUA组和痛风组年龄、高原居住时间、血压、血糖、血色素及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拉萨市区成年人群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高于内地水平,且民族、性别、血糖与血脂间存在明显差异,藏族同胞患病率高于汉族。

【关键词】拉萨市;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R 589.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5.10.009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yperuricemia (HUA) and gout among adult in Lhasa of Tibet. MethodsThe mordiey rates with HUA or gout among 3 582 healthy people examined in our hospital of 2010 were analyzed. ResultsTotal prevalence rate of HUA was 27.37%. The prevalence rate of gout was 9.85%, and the 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 was 10.07%. The serum uric acid level of overall was (380.6±67.3) μmol/L. The blood uric acid level in male was higher than the female; the Tibetan population was higher than Han population. People with HUA or gou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people, in the aspects of age, residence time in high altitude area, blood pressure, blood sugar,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s (P<0.05). 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of HUA and gout among urban population of Lhas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altitude are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243)

通讯作者:宋嘉,E-mail, songjia1108@hotmail.com

收稿日期:( 2015-01-12; 编辑: 陈舟贵)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mong urban population of LhasaYANG Lihui,SONG Jia,SHI Li,etal

(TheFifth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ThePeople’sHospitalofTibetAutonomousRegion,Lhasa850000,China)

【Key words】Epidemiology; Hyperuricemia; Gout; Lhasa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异常和/或体内尿酸浓度持续升高而引起的以关节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重要生化特征[1]。由于高原特殊的高海拔环境和相应的饮食结构,加之近几年来高原移居人口增多,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人门诊人数日渐增多。通过文献调研发现西藏地区目前还没有系统的HUA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2]。为此,我们于2010~2014年对拉萨市区常住人群进行了HUA及痛风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了解本市患病人群的基本发病情况,寻找出可能导致HUA和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西藏地区慢病寻求相应措施也可为全区大规模高尿酸血症(HUA)及痛风调查奠定基础。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调查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调查全拉萨市26个居委会2 990人和拉萨市的中心区抽样592人,共计调查3 582人,其中藏族2 028人,汉族1 554人,藏汉比例为1∶1.29。其中男性2 520人,女性1 062人,男女比例为2.4∶1。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为(48±6.4)岁。选取人群均在本市居住5年及以上。

1.2调查方法参照中华风湿病学会制订的流行病学调查提纲并结合拉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调查表,调查人员由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组成。培训调查人员,统一填表要求。

1.3诊断标准高尿酸血症参照临床诊断标准①血尿酸男性≥420μmol/L,绝经前女性≥350umol/L为HUA[3](服用药物导致血尿酸升高和结核患者排除)。②痛风诊断标准按美国风湿病学院1990年诊断标准。③高血压定义为体检和复测收缩压≥18.7KPa或舒张压≥12KPa;或既往已经诊断高血压,或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④肥胖、高血糖按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进行分类。⑤血脂异常,按美国《全国胆固醇教育计划APTⅢ指南》进行分级。⑥酒精量按每100ml酒的标准酒精含量计算每周饮用不同酒的酒精量和酒精总量,1个酒精饮品(含啤酒335ml)含酒精15.265克);按每周饮用0、<2、2-<6、≥7单位酒精饮品进行分组。⑦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按2004年高原病诊断分型原则标准:男性血红蛋白≥200g/L;女性血红蛋白≥180g/L[4]。

1.4统计学分析所有调查结果及检测数据输入ACSESS软件,核对后导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通过双变量进行HUA及痛风与其它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HUA与痛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年龄标准化以2010年拉萨市人口普查得到的年龄构成作为标准。

2结果

2.1HUA及痛风患病率情况在回收合格的调查表中,整体人群血尿酸水平为(380.6±67.3)μmol/L,HUA患病人数为924人,患病率为25.80%,如按拉萨市2010年统计人口进行标化,其标化后的患病率为27.37%。其中男性821人,占总患病率的88.85%;女性103人,占总患病率的11.15%。男女发病比例为7.97∶1。患病人群中藏族男性680人,占男性发病人数的82.83%,藏族女性为72人,占女性发病人数的69.90%,且均为绝经女性,平均绝经时间为(5.2±3.6)年。痛风353例,患病率为9.85%,男性322例,女性31例,藏汉男女组的患病率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

2.2高原居住时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HUA的关系在本组人群中,平均高原居住时间为(10.8±2.4)年。随居住高原时间的增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人群也随之增加,检出患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血症)者324例,占HUA的35.06%,多血症中患有HUA者男性308例,女性2例(均已绝经),此类患者中红细胞比容为(56.3±11.2)%,藏汉男女组间患病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HUA及痛风的危险因素分析进行R×2列联表的双变量分析发现,年龄(与20~30岁人群相比,>50岁OR1.74,95%CI1.51~2.20,P=0.053)、饮酒(与不饮酒者相比,OR1.38,95%CI1.05~1.78,

表1高原居住时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与HUA的关系

Table 1Altitude residence time, high altitude and relationship with HUA

年龄调查人数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居住时间(年)高尿酸血症患者(高/红)百分比(×10-2)20~556227.2±1.42090.9130~7014710.3±2.34595.7440~8296912.7±1.86695.6550~9957814.0±2.67393.5960~50110818.4±4.310698.15

P=0.042)、酒精量(与不饮酒者相比,每周饮用2~6单位酒精者OR1.47,95%CI1.09~2.78,P=0.032;每周饮用≥7单位酒精者OR1.77,95%CI1.89~3.78,P=0.021)、高脂肪和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与素食者相比,高热量摄入者OR2.78,95%CI2.49~4.65,P<0.001)、BMI(与BMI<24者相比,≥24<28 OR1.36,95%CI1.42~1.68,P=0.031;≥28者OR2.18,95%CI1.92~4.88,P<0.001)分别与HUA的危险性升高相关。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育锻炼等与HUA的危险性无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藏族、吸烟、绝经、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均是HUA相关危险因素,尚未发现其它危险因素,见表2。

表2HUA及痛风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Table 2Risk factor associated with HUA and gout of by logistic variables analysis

影响因素校正95%置信区间P标准化回归系数性别 男1.01.68~4.26<0.0010.28 女2.67民族 汉1.01.72~6.280.0210.11 藏2.89是否吸烟 是1.01.50~3.58<0.0010.13 否1.86是否绝经 是1.01.23~4.22<0.0010.21 否1.56高血脂 <1.69mmol/L1.02.03~5.300.26- ≥1.70mmol/L3.42高血压 是1.02.68~4.89<0.0010.32 否1.65高血糖 <6.1mmol/L1.01.78~6.20<0.0010.23 ≥7.0mmol/L2.1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是1.03.18~6.58<0.0010.43 否4.27

3讨论

本次调查人群居住在海拔3 680米的高原,且停留时间≥5年。调查人群占拉萨常住人口的0.33%,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拉萨市的人群特征。长期居住在高原,其机体在缺氧的情况下会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调查显示,HUA患病人数为924人,总患病率为25.80%,如按拉萨市2010年统计人口进行标化,其标化后的患病率为27.37%。痛风的患病率为9.85%,标化后患病率为10.07%。均高于上海、深圳、北京、江苏、广东佛山、广州、山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调查资料[5~12]。

美国学者观察了生活在秘鲁海拔4 300米的赛罗帕斯克人与位于海平面的利马人的血细胞比容、血尿酸水平与红细胞比容呈显著相关性,认为血尿酸的升高是继发于系统缺氧[13]。调查的本组人群随年龄和在高原居住时间的增加,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也随之增加,说明在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下,缺氧等因素促使机体必须产生足够量的红细胞以进一步增加携氧能力,而此机体的代偿结果可能是造成高原人群血尿酸水平升高的重要原因。高原地区干燥、多风,体表丢失的水份较多也是造成血尿酸水平增加的重要原因。未来需要我们进一步对此类高原疾病进行研究,尤其要了解在高海拔地区红细胞代谢产物是否对高尿酸血症的产生是否相关有其重要意义[14]。

HUA与痛风的患病率因种族和地域的不同存在差异,外周环境也是导致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的藏族人群有其特殊的饮食习惯,即以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高钠、高热量饮食为主,喜爱饮酒,缺少高纤维素等保护性食物等因素,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高发原因。

由于HUA是痛风的重要生化特征,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且大多数的HUA并不表现任何明显症状,因此在人群中开展有关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健康教育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饮食,理应倡导少吃高嘌呤食物、戒烟戒酒、多吃碱性食品和充分的饮水。此外徐晓菲等的研究也表明:普及相关卫生知识,监测血尿酸水平,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很有意义[15]。

藏族人群HUA和痛风的发病情况高于汉族人群,说明HUA及痛风的发生存有民族差异。其原因与藏族人群的高脂血症、高血压的多发,高脂肪及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提示我们未来需要与慢病控制中心一起,进一步促进高原人群的健康干预措施的执行,为减少HUA及痛风的发生做出努力。

4结论

资料显示,拉萨市区成年人群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高于内地,且民族、男女、血糖高低及血脂高低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藏族同胞患病率高于汉族。

【参考文献】

[1]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等. 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 疾病控制杂志,2003,7:305-308.

[2]甘立字,周洁.西藏日喀则地区痛风268例分析[J].高原医学杂志,2006,16(2):42-44.

[3]贝政平.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

[4]岑维濬,平措扎西,卓玛次仁,等.高原病临床概况及诊断分型原则[J].西藏医药杂志(增刊),2004,25:5-8.

[5]杜蕙,陈顺乐,王元,等. 上海市黄浦区社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2:75-78.

[6]樊培新.深圳地区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1(8):7807-7808.

[7]方卫纲,黄晓明,王玉,等.高尿酸血症在北京地区1997人中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5):1764-1768.

[8]蒙剑芬,朱玉静,谈文峰,等.江苏省高邮市农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436-441.

[9]余俊文,杨同广,刁伟霞,等.广东省佛山市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8):860-862.

[10] 古萍.广州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疾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 6:1083-1084.

[11] 阎胜利,赵世华,李长贵,等.山东沿海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五年随访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548-552.

[12] Qiu L, Cheng XQ, Wu J,etal.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its related risk factors in healthy adults from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ese provinces[J]. C Public Health,2013,13:664.

[13] Jefferson JA, Escudero E,Hurtado ME,etal. Hyperuricemia,hypertenision,and proteinuria as sociated with high-altitude polythemia[J]. Am J Kidney Dis,2002,39(6):1135-1142.

[14] 张志刚,李素芝,杨永勤,等.高原痛风临床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0,12(3)499-501.

[15] 徐晓菲,姜宝法,张源朝,等.山东沿海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其在痛风筛检中的意义[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2000,138(1):339-341.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症拉萨市流行病学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拉萨市近54年气温变化特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厄贝沙坦等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