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梦开始的地方

2016-01-06于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北京市足球

于萍

2015年寒冬的一个傍晚,北京的天气阴沉沉的,刺骨的寒意让人忍不住颤栗。“好球!”一阵欢呼声从北京市京源学校的足球场上传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校园足球比赛,十几名小学生穿着比赛服在场上奔跑、抢球、进攻。一个小球员接过队友传来的球,抬脚、射门,足球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越过守门员准确地落入球网,进球的孩子飞奔着和队友拥抱在一起欢呼庆祝。

站在场边,能明显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场上的投入和激情,尽管他们只是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尽管他们的身体和技术还很稚嫩,尽管足球比赛只是他们的一项业余活动,但这都挡不住他们对足球的热爱。

这样的场景不只发生在这一个学校,北京市很多学校的足球场上每天都奔跑着热爱足球的孩子。

很多人认为,2015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校园足球发展的号角。其实不然,早在2009年9月,校园足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启动了,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多个实施意见,着手推进校园足球的开展。

开展校园足球,首先是对中国足球多年来萎靡不振状况的深刻反思和积极反应。让竞技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在校园内推广足球运动,夯实足球基础教育,扩大中国的足球人口,以提高整体的足球水平,选拔更多优秀的足球人才。

但是更重要的是以校园足球为先试先行项目,解决整个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一些问题,使校园足球成为校园体育的起点,让更多的孩子动起来,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勇敢、坚韧、合作的体育精神。这是国家推广校园足球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北京市很多学校在开展足球运动过程中的共识。

立德树人——校园足球的第一要务

2014年巴西世界杯半决赛,德国队以7:1大胜东道主巴西队。但是,这场比赛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德国队的胜利,也不是巴西队的惨败,而是比赛结束后,每一个德国队队员的第一个举动不是庆祝,而是主动走上去拥抱对手、安慰对手。赛后,谈论他们亲善举动的文章和评球的文章一样多。整个德国都为国脚安慰对手的大将风度而感到自豪。这就是体育精神的魅力。

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说过,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体育除了教人学会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以外,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坚韧不拔、永不服输的精神,所以体育在学生培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的足球运动更是一个需要情商、智商和体力共同发展的运动项目。

“能成为职业球员的人永远是极少数,推广足球运动更大的意义在于,让踢球者成为身体和精神更为优秀的公民。”这是国际社会对于推广足球运动的意义的共识。

在校园足球的推广过程中,足球运动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已经毋庸置疑,而同时,八一学校、北京小学等学校的体育教师无一例外都首先提到了足球的育人价值。在他们看来,校园足球的根本任务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是立德树人,是引领孩子感悟足球文化,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作为一项集体运动,足球讲究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这既指在比赛与训练中的技战术上的配合,也指共同拼搏、团结一心的合作精神。在逆境中共同承担责任,在胜利时共同分享喜悦,这样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对于这些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看看球场上孩子们庆祝胜利时的拥抱,输掉比赛时的安慰,我们就能理解那句话——“足球的真谛就是让我们在一起”。

在学校开展了足球运动后,很多老师都表示明显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在运动场上他们不再畏手畏脚,而是积极地去拼抢,他们每个人都在场上承担着角色,分工合作,尽职尽责。同时,他们也将球场上优秀的品质带到了场下。北京小学的学生们在每次上课前和下课后都争先恐后地帮老师收拾运动器材,甚至每个班都有专门的体育志愿者,在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积极地协助老师、服务同学。“足球让我们的学生更优秀”,学生们的变化让体育老师无比自豪。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足球运动让他们理解责任和担当,教会他们勇敢和坚强,教会他们尊重和合作。这样的人格品质正是每一位学生成长所必需的,也是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所提出的要求。

课程、竞赛、活动——校园足球的“三驾马车”

北京市回民学校是北京市区内为数不多的拥有400米标准操场的学校,每天下午,这里都热闹非凡。足球场中央,校足球队正在教练的带领下进行训练,旁边,十多名学生也在兴趣盎然地参加课外足球活动。渐暗的天色并没有阻挡学生踢球的热情。而到每周的足球课时,这片足球场上更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和回民学校一样,课程、竞赛、活动是北京市大多数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三驾马车”。

1.课程——分学段培养

北京市教委鼓励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体育课上强化足球教学内容,小学每周拿出一节体育课时,用于足球项目的教学。目前,足球已经被北京市很多中小学纳入了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成为体育课必修内容。

在清华附小,学生每周有5节体育课,其中有1节是专门的校园足球课。北京小学从总的体育课时中每周拿出一节课专门进行足球教学和活动。八一学校除了小学每周有一节足球课外,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安排了专门的足球模块,同时在高中开设足球选修课。

在校园足球的开展过程中,学校都充分考虑到中小学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认知能力以及足球技能形成规律,系统构建不同学段的足球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充分符合中小学足球教学基础性、普及性的需求。endprint

在小学阶段,校园足球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基本足球技能,理解比赛规则和公平竞赛,锻炼学生品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则着重提高学生对足球技术和战术的运用水平和深刻理解。

面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小学一二年级,足球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走进足球世界,了解足球,享受足球的快乐。北京小学体育教师一般从带领小学生做足球小游戏开始,把一些足球的技能游戏化,让学生初步认识足球、喜爱足球。清华附小则在一年级的足球课上教给学生“足球带给我们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说“足球让我们变得坚强”“足球教给我勇敢”“踢足球要合作”……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足球,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则开始进行足球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踢足球,懂得基本的足球比赛规则。京源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踢起球来已经像模像样了,脚法专业,姿势标准,看过他们踢球的人都夸他们是“小小足球运动员”。而初高中阶段,足球教学的要求就更加专业了,学生不仅要会踢足球,更要会在比赛中运用战术。

尽管足球课在很多学校还处于初步开展阶段,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使用专门的足球教材了。2015年,朝阳区编辑出版了北京市首部校园足球课程读本《阳光足球》,包括1-3年级、4-6年级、初中版和高中版4册,目前已经在22所中小学进行教学试验。清华附小等足球特色学校已经编写出版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2.竞赛——特长提升

课程是校园足球开展的基础,而竞赛则是足球水平提升的关键。只有经常性地参加比赛,学生的足球技能才能得到提升,意志品质才能得到锻炼。

北京市教委在2015年增加了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在全市中小学积极开展市级、区级、校级、班级足球比赛,通过多场次、多级别的赛事,实现校园足球运动水平的有效提高。

目前,北京市大多数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足球队,一些学校还按照年级分段,在不同年龄段建立了多支校队。学校足球队队员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足球技能和兴趣爱好在足球课上选拔出来的。相对于面向普通学生的足球课程,足球队的训练更加专业,一些学校更是聘请了专业的足球教练对校队进行指导。京源学校今年刚刚从山东聘请了一位教练带领校队进行训练和比赛,八一学校更是聘请了两名荷兰海牙俱乐部的外教长期在校执教校队。

除了建立校园足球队参加校际比赛,很多学校还采取专项比赛与团队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校园足球年级联赛、班级联赛。从一年级开始,清华附小每个班级都建立了足球组织。现在全校44个班共有88支班级代表队,每班男女足球队各一支。同时,在班级足球队的基础上,还成立了年级的男女生足球队。每年学校都组织“马约翰杯”校园足球联赛。

校园足球不仅承担普及性足球活动开展的任务,也需要为有天赋、高水平的足球少年提供成长空间。校园足球队的建设和足球联赛的开展为有足球特长和有专业发展意向的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一些校园足球队的学生经过培养走上了体育特长生的道路,更有学生进入了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职业足球俱乐部发展。

3.活动——兴趣发展

除了专业的足球课程和足球训练,北京市很多学校也积极开展与足球相关的活动,让更多喜欢足球的孩子参与其中。例如,北京小学部分喜欢足球的学生每天下午都参与到足球兴趣小组活动中,通州区则举办了校园足球文化节展示观摩活动,北京市回民学校的“足球嘉年华”活动更是让学生深深沉醉在足球的魅力中。

目前,北京市正在推动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开展北京市校园足球文化节,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足球活动,通过开展学校、家庭、社区足球交流活动和“校园足球之星”“校园足球小大使”等评选活动,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普及足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引进来”“走出去”——校园足球发展的“双引擎”

“校园足球来了洋教练”,几个月前这一则消息在媒体上迅速传播开来。起初,很多学校和老师都不敢相信,而如今,当几名外教已经站在学校的足球场上指导学生,他们才深刻地感受到,校园足球的春天真的来了。

开展校园足球,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校园足球的发展需要先进的足球教育理念、专业的师资队伍、系统的培训体系,对于足球运动基础薄弱的学校来说,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引进来”和“走出去”。

1.让社会走进来

“引进洋教练”就是北京市校园足球发展“引进来”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政府引进的足球洋教练分别来自阿根廷和荷兰,均出自当地十分有名的俱乐部。他们执教期间,除了做教练之外,还承担着授课的任务。他们的工作主要有三大部分,首先是参与学校足球课的教学;同时,参与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和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最后,则是承担着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他们除了进驻到指定的学校外,还将以校园为圆点,向周边的4到5所学校辐射。

目前,政府鼓励多种方式邀请外国足球教师来京任教,可以通过企业赞助,也可以通过政府聘请或学校自己想办法。

除了引进洋教练之外,北京市还成立了校园足球协会,以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发展校园足球。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登文在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成立大会上说:“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的主要职责就是要高效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将社会资源凝聚成一股合力,与政府资源互为补充,投入到校园足球的发展中,从而助推北京市校园足球又快又好健康发展。”

今后,校园足球协会将会成立北京市校园足球志愿者联盟,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在校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参加到校园足球发展中;依托社会和学校力量,建立三个市级的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聘请国内外的足球专家、高级足球运动员、教练参与校园足球发展;与国际知名俱乐部、足球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师资培训,打造开放的校园足球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endprint

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让更多热爱足球的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北京市还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小学3至6年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认定的体育俱乐部参加足球训练,并对每课时的培训费用进行相应的补贴。

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合作则是北京市很多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规定动作”。职业足球俱乐部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师资和培训,同时也为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通道。北京市回民学校、北京小学、通州区马驹桥中心小学等学校与北京国安俱乐部合作,邀请专业的足球教练和足球运动员到校进行师资培训,指导足球课程和足球训练。清华附小先后聘请北京国安、广州恒大以及阿根廷的现役运动员及教练来校开展专业指导。此外,一些关注中国足球发展的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校园足球的推广中,为一些学校提供了资金、装备、场地和师资支持。

2.让师生走出去

如果说,“引进来”解决了目前校园足球发展的“燃眉之急”,那么,“走出去”则是让教师和学生亲身体验足球文化的魅力,感受并理解最专业、最先进的足球教育。由此形成的专业素养和生发的对于足球的热爱,正是校园足球发展的长久动力。

2015年暑假,八一学校的32名队员赴荷兰海牙俱乐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封闭训练。从到达海牙后的第一场比赛被打了个10:1,到最后一场比赛,几乎与对手踢平,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队员的身体素质和专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次国外训练,也令队员们更深入地理解了荷兰的青训体系。

2015年1月,清华附小足球队赴阿根廷博卡青年俱乐部进行15天的集训,2015年9月,清华附小足球队又受邀赴英国参加中英青少年足球文化交流活动。小小的足球不仅成为培养清华少年健康体格的重要载体,也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价值观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教育部也于2015年夏天组织240名校园足球教练员赴法国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留学活动,深入了解国外先进的足球教育,系统学习校园足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对于基础薄弱的中国足球来说,只有“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双剑合璧”,才能真正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和持久动力。

家校合作——成就校园足球的“燎原之势”

在京源学校的足球场边,一直有一群忠实的观众,他们默默地关注着场上的球员,进球了,他们振臂欢呼,落后了,他们大声喊着“加油”。不论春夏秋冬,只要有训练或比赛,他们都会在场边。这些校园足球的“守候者”,就是学生家长。

如果说,“三驾马车”和“双引擎”点燃了校园足球的“星星之火”,那么校园足球的“燎原之势”则还需家长助力。

在发展校园足球的五大责任主体中,家庭是非常重要甚至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家长的支持是校园足球得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虽然,在校园足球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家长持怀疑态度。但是,随着孩子们在足球中锻炼了身体,得到了快乐,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支持并参与到校园足球中。在清华附小,家长已经成了校园足球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校园联赛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就是家长“大显身手”之时。有的家长亲自坐阵指挥,有的家长聘请专业人员悉心指导,有的家长组成拉拉队呐喊助威,有的家长专门编辑微信激励大家,有的家长自愿为学生配置专业比赛服装……赛后,家长也乐于参与学校“足球爸爸”“足球妈妈”的评选,家长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足球兴趣和足球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氛围。

诚然,目前校园足球的发展还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缺乏专业足球教师、缺少标准足球场地、参与人数少、输送渠道不畅通,等等。但是,困难并不能阻碍学校发展校园足球的热情和信心,更不能阻碍孩子们对足球的热爱。

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用电影《飞越疯人院》中的桥段隐喻发展校园足球应该具备“疯子”精神,“我们都应该是一帮疯子,很多人都在抱怨校园足球、中国足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敢于面对这些问题。”

学校没有足球场地,可以利用简单易于操作的围挡对现有场地进行分割;缺乏专业教师,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足球教学方法……只要先把球踢起来,办法总会有的。

看到这些在校园的足球场上肆意奔跑的孩子,看着他们稚嫩的身体里所迸发的热情、坚持和勇敢,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

校园足球的春天来了,中国足球的春天还会远吗?

■ 编辑 王雪莉 ■endprint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北京市足球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