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影响的初步探讨

2016-01-06王小林

经济师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商业银行

王小林

摘 要: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等多种利率的管制,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文章从利率市场化概念着手,分析其含义,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并梳理改革进程,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对其的影响,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 改革进程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00-02

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又称利息率,是借款人运用借入资金付出的代价,也是资金的所有者因让渡货币的使用权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超出本金部分的一种报酬。表示资金所有者在双方约定好的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所付出的本金的比率,一般按年计算,用百分比表示,称年利率。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联系着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一。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等多种利率的管制,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上根据资金的供求情况自主决定利率的高低。其本质就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代替中央银行行使利率确定的权力,商业银行依据自身业务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通过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分析判断,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的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

二、梳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首先,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相关利率放开,然后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思路。

1996年1月3日,我国在上海建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放开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同年6月,央行取消了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我国利率市场化制度正式运营;2007年1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正式上线运行,使得我国有了自己的市场基准利率,这是货币市场利率的放开。

1996年,我国财政部借助于证券交易所平台发行国债,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央行决定利用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开办银行间债券回购业务,回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也被同步放开;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通过银行间的债券市场首次发行债券;1999年,国债被允许在市场上公开招标的形式发放;这是债券市场利率的放开。

1987年,我国开始尝试贷款利率市场化;201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取消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自主决定贷款利率的大小。人民币存款利率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利率之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心;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下限;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这是我国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

三、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目前,利息差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依然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业务,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况,进一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故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一)利率市场化扩大了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竞争压力

利率市场化后,各家商业银行将为争夺存款、抢占市场份额提升本行的存款利率,因此商业银行为了使自身利润不受到损失势必会提高贷款利率,而企业则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可能会放弃银行贷款选择其他渠道进行筹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就是贷款业务,这样势必会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打击,提高银行的竞争压力。

(二)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压力

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后,首先,各商业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必定通过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来吸收存款,存款利率的上涨使得各商业银行在存款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加大;其次,如果银行的存款利率较低,客户得不到足够的利息报酬,那么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和债券市场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会更多分流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这样使得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加大。

(三)利率市场化缩小了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息差收益

我国的贷款利率市场改革的步伐要领先于存款利率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不断深入,央行逐渐下放利率管理机制,改为由商业银行自主控制。各商业银行要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都进行激烈的竞争,存款市场上的竞争使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市场上的竞争使贷款利率下降,这样存贷款利息差收益将会缩小。存贷款利差的缩小,将直接引起利差收益的大幅减小,从而影响银行的生存发展。

四、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的主体,作为最主要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为社会各界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对金融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正确面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并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拓展中间业务品种,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减少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中间业务小投资、大利润、低风险的优势,拓展银行的利润空间,改变银行单纯依靠贷款利息的局面,增加自身经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目前,大部分外资银行的经营业务中,中间业务占比较高,达到5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依然主要靠传统存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的发展比较有限,品种少,利润小,我国银行仍然过多依赖存贷利差收入。只有丰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扩大所开展的中间业务的规模和范围,提升中间业务的附加值,如由低附加值的代收代付和代理结算等向高附加值的代客理财、代理保险、代理证券、信息咨询服务等业务发展;跟上利率市场化趋势的步伐,深化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的总体收益水平。总之,商业银行应该分析市场趋势、消费者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研发适合消费者的新产品,借鉴外资银行的创新经验,学习外资银行的创新理念,结合本行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出符合我国消费特点的中间业务品种,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二)提高商业银行定价水平,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防范信用风险

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商业银行之间将开展存贷款利率的竞争。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的银行从短时期内容易吸引储户和借款人,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反之,存款利率低、贷款利率高的银行难以吸引储户和借款人,进而影响银行的存款规模,制约银行的资产经营能力,甚至影响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可操作性的资金定价制度是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外资银行经验,结合本行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制定利率定价管理制度,完善利率定价程序,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减少价格和风险不匹配带来的损失。

(三)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水平,防范利率风险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企业,因而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等。由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风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在日常经营忽视了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的基层行更是如此。同时,受到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的限制,我国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手段少之又少。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战略,既控制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又防范利率风险。为了与国际接轨,商业银行应增强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能力,提升利率风险的动态衡量能力,及时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规模,提高利率风险的综合防范能力。

(四)中小商业银行应注重发展优势业务,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建立特色银行

中小商业银行虽然业务创新能力差,资产规模小,基础相对薄弱,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具有先天的不足和局限性,缺乏竞争力。但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业务审批速度更快、地缘和区域优势更分明的特色,更好地开展业务。简而言之,中小商业银行应扬长避短,发挥地域优势和信息优势,因地制宜,推出有特色的金融产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同时,加强与其他区域中小型金融机构间的协作,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特色,建成特色银行。

参考文献:

[1] 胡新智,袁江.渐进式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11(6)

[2] 牟小刚,肖梦芸.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3(19)

[3] 陆岷峰,王婷婷.利率市场化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与对策.财经科学,2014(6)

[4] 舒洛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经济师,2014(10)

[5] 宗良.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性.中国金融,2011(4)

[6] 李伦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对策略分析.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0)

[7] 宗良,高扬.利率市场化改革趋势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国际金融,2011(4)

[8] 冯静.浅析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天津经济,2013(12)

(作者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