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网络时代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2016-01-06博岚岚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军校信息网络网络时代

陈 祥,博岚岚

(信息工程大学 理学院,郑州 450001)



● 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 & Political Work

信息网络时代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陈祥,博岚岚

(信息工程大学 理学院,郑州 450001)

为推动信息网络技术与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链接”,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实效性,通过分析信息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转变思维理念、着眼解决问题、注重强化运用的有效路径。

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军队院校

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要研究把握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对政治工作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深刻判断,揭示了新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政治工作的发展规律,为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时俱进,把握信息网络时代特点规律,用信息力增强生命力,全力推动信息网络技术与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链接”,不断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和实效性,打好信息网络时代的主动仗。

1 信息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从而引起了教育理念、方式、内容等的变革,这种变革给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1对学员思想的把握难度增大

信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充斥着网络,对军校学员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可以说,网络这种工具是我们大脑的延伸,它的出现改变了物质世界,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对新的知识和思想有着强烈的求知、求真欲望,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峻形势,敌对势力想方设法通过网络对我军进行攻击渗透,加紧进行“政治转基因”和“颜色革命”,妄图达到拔根去魂的目的。一些所谓的“资深专家”和“知情者”,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断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大量传递“真相”,颠覆历史,抹黑英雄人物,企图造成我军思想上的混乱。这些不良信息会给学员思想带来非常消极的影响,混淆他们的是非观,使学员思想处于难以把握的、动态隐蔽的状态。

1.2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要求更高

信息网络时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信息网络技术逐步成为人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也不例外。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比被教育者掌握的知识量大,这种知识储备上的优势就使得教育者能够在被教育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并得到被教育者的认可和尊重。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网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和手段滞后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去了解他们所要了解的一切,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传统优势被大大削弱,使其处于相对劣势的状态。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就必须主动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态势,不断提升自身掌握信息网络技术的能力与素质。

1.3对网络技术开发应用的标准要求更严

信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伴随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在信息网络时代达到良好效果,对网络技术开发应用的标准也要更为严格。当前,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相比于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能够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自主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仍然存在忽视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技术应用标准不高的情况,导致很多具有时代感和感召力的教育内容没有及时让学员看到,学员在网络上也只是浏览式地单向学习,学习的主动性和时效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要求,提高网络技术开发应用的标准,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更方便快捷地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餐”。

2 信息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信息网络时代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样一个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好搞活,增强学员的思想抵抗力[2]。联系当前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发现仍然存在对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深、不透,不能很好地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跟不上趟、打不准点、合不上拍等问题。

2.1注重技术手段多,关注“活的思想”少

习主席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要奔着现实问题和“活的思想”去。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靶子”,要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为主,彰显人文关怀,尊重和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然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谈到要适应信息网络时代发展要求,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感召力,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因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首先想到的是要在方法手段上下功夫,把方法手段当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一味地变花样、求创新。实际上,这是对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信息网络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教育方式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却不会改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奔着学员“活的思想”去,以学员为本,时刻关心、关注学员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员思想上、理论上、精神上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使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2讲求“守势”多,发挥“攻势”少

我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发挥攻势往往能够占据主动,处于守势常常会陷于被动。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军的破坏变本加厉,利用其技术优势,在网络上大造舆论声势,网络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情况异常突出。他们还对我军实施西化、分化政策,企图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达到他们用“千言万语”打败我们“千军万马”的目的[3]。伴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导致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从思想上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用老一套的观念来解决新问题,总认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并没有那么严重,对一些错误思潮和言论,往往只打防守战,不打进攻战,觉得只要守好自己的思想阵地就可以了,没必要主动出击,导致在许多问题上都消极防范、被动应付,常常处于失语状态。

2.3被动应付多,主动求变少

面对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适症”。有的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支笔,面对网络这张无形的网,开始畏难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加以利用;有的对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认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过是多了一种教育手段而已,充其量只是一个赶时髦的工具,往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甚至有的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形的,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教好教坏一个样。加之,当前学员思想呈现出的多元化趋势,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大,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素质要求更高。因此,导致很大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被信息网络时代推着走,不能积极主动求新、求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 信息网络时代增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网络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避不开、绕不过的问题,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从根本上来看,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没有变,要在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基础上,把握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规律,做到传统教育和网络技术的“无缝链接”,才能不断增强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3.1转变思维理念,把思想路径“立”起来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使得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毫不夸张地讲,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拒绝信息网络就会被时代所淘汰。思维理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思维理念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4]。一要牢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理念。信息网络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的理念,把这种理念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无论何时都不能动摇。要主动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抛开思想的枷锁,使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理念的牵引下更加扎实有效。二要改变对信息网络的认识误区。要深刻认识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军校学员实现自身发展的切实需要,把信息网络从一般工具上升为战略理念,从一般意义上的运用上升到发展全局来谋划展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动应付、只守不攻”的问题。

3.2着眼解决问题,把方法路径“活”起来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现实问题是我党我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进行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毛泽东曾经指出:要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就必须重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信息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突破口,不断尝试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一要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解决学员查找资料困难的问题。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能够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方便快捷。要针对当前军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不畅通、资料缺乏、学员上网查找资料困难的实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平台,由专人负责管理,大量汲取吸收互联网上有关资料信息进行及时补充更新,并建立信息平台,实现资源的实时共享。二要实现课堂外的交流互动,解决学员随时出现的思想困惑。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各种消息冲击着学员的大脑,极易导致学员产生思想上的困惑。要在建立完善军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的前提下,主动利用网络系统进行随时的在线交流、答疑解惑,使每一名学员都能够在课堂外实现实时交流互动,不断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覆盖面和辐射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3.3注重强化运用,把功能路径“强”起来

信息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无形的网络阵地与敌人较量,掌握话语权,抢占舆论制高点,以此达到强化巩固自己思想领地的目的。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用思想的魅力感染人,不断凝聚强大的正能量;要注重贴近学员成长发展需要,充分挖掘信息网络优势,在强化运用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功能;要着眼解决学员成长过程中的现实思想问题,可以在校园内部网站上开设相应的思想教育课程,对学员进行及时的教育疏导;要建设具有军校特色的各类红色网站和网上校史馆,帮助学员了解我党我军及自己所在院校的发展历程,激励大家忠诚于党、崇尚荣誉;要围绕学员关注的重大理论热点、难点和重大事件,组织专家通过热线答疑、博客互动等形式搞好深度解读,消除模糊认识;要积极推进信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军民融合的路子,建立完善军内外联动和协作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真正使信息网络时代的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强起来。

4 结 语

信息网络时代的来临,不仅给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信息网络时代的特点规律,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主动求新、求变,不断增强信息网络时代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实效性。

[1]李道明.全力打造“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N].解放军报,2015-08-05(7).

[2]关于加强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解放军报,2012-06-29(2).

[3]努力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N].解放军报,2012-06-29(3).

[4]徐敏.利用网络新媒体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科学与财富,2012(5):26-27.

[5]马永富,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21.

(编辑:张硕)

Approaches to Military Acade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Network Age

CHEN Xiang, BO Lanlan

(School of Scienc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d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ilitary academies and to promote its “seamless link” with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by analyzing the challen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educators change their way of thinking, focus on problems and explore new approaches.

information network a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litary academy

2016-01-04;

2016-03-02.

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015605206).

陈祥(1983—),男,硕士,讲师.

10.16807/j.cnki.12-1372/e.2016.05.019

E221

A

1674-2192(2016)05- 0076- 04

猜你喜欢

军校信息网络网络时代
基于异构信息网络的学生成绩预测与预警模型研究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本刊启事
网络时代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电力信息网络双通道故障自动探测策略探究
浅述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相关问题
军校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军校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