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语拾零

2016-01-05王肇民

粤海风 2015年6期
关键词:形神作画素描

王肇民教授,安徽萧县人,一九○八年生,与动荡的中国同渡了八十三个春秋。

从一九五八年到广州美术学院任教三十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坚持不懈的进行素描和水彩画的创作和研究,有独到的体会。他具有西方画家的视觉和想像,同时又深受中国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薰陶。

数量惊人的作品,呈现出倔强、执著的性格,厚重、坚实、浑朴、有力,是其特色。一九八○年首次在巴黎的个展,被誉为有国画的笔法、油画的色彩、素描的功力、诗的境界,在单纯而寻常的题材中、发挥摄人的魅力。

“画语”是王肇民教授多年来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验的总结,是美学的科研心得。他提到的问题,可供美术爱好者、专业画家、美术教师、理论家借览和参考。——编者

古人说:

“形神兼备”。这种形神并立,形神分家的说法,发展下来,影响极远,现在又有人说:“中国画是但求神似,西洋素描是有形无神”。好像形不似而神还可以似,形似而神还可以不似,形神之间,可以分、可以合,可以兼备、可以不兼备,岂不谬哉!

在造型艺术上,就形而言,形不是手段,神不是目的。没有形就没有神,有形则必有神,形似神必似,形不似则神必不似,形之与神不可能有分合,不可能有兼备或不兼备。所谓神,是形的运动感,是形的活的反映,形是一切,一切是形,形以外的神是不存在的。

不求形似,是五百年来中国绘画所以衰退的主要原因,这个覆辙,不能重蹈。

我从前说过:“人当物画,物当人画!”就是说,画一切人物,皆应当赋予生命,赋予性格,赋予品质,赋予身份,人物之间,相互引喻,以增身价。诗有比,画亦有比,其意义即在于此。

画人,表情重要,品质更重要。品质好的人,笑也可亲,哭也可亲,品质坏的人,笑也讨厌,哭也讨厌。画人,应当以表现人的品质为第一,以表情表现品质。

艺术品,真实则美,有力则美。所以作画,首先是要真实有力。其他皆在其次。

对象,以形胜者则画其形,以色胜者则画其色,不能主观,不能求全,要因时制宜。

古人说:意在笔先。但这只是相对的说法,如把它绝对化,便是个错误的理解。因为,写诗作画可以意在笔先,也可以意在笔后;可以先立意,也可以意随笔运。即令是主题画,在绘制过程中,也可能通过实践然后出现真意,而改弦更张,别有所图,先后之间,作辩证发展。至于即兴之作,往往信笔直书,先画而后命题。概尚理义,则必意在笔先;纵性情则或意在笔后,孰先孰后,更有难于辩识者。固无需制定框框条条,以作茧自缚。

作画,第一以格调胜,第二以功力胜,二者兼胜,乃可不朽。

作为教师,有人说风格是不可以教的。我以为风格要教,因为风格主要是学来的。而且要从画素描学者,慎其始,方能善其终,不然歪风形成,极难挽救。至于天赋,要通过学习才能起作用、才能有发展。而发展又有两面性,即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面发展。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为学生,耳目所接,心手所习,可不慎欤。

所谓歪风,主要有四:一为甜俗,二为粗恶,三为陈旧,四为虚伪。四者有一,则其风格必入魔道矣。而且学习风格,不要专学一人一派的风格。要在中外古今各大家的高尚风格中吸收营养,以作为自己风格形成的有利因素。

风格的形成,主要因素有四:一为个性、二为阶级出身、三为师承、四为时代影响。因为师承是个人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我说风格是可以教的。而教的方法,是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百花齐放。

有人问我作写生画事前有什么想法。我说:“什么想法都没有。”又问:“当你摆静物的时候,能没有想法么?”我说:“摆静物是根据构图原则。只有当我拿起画笔来面对现实的时候,才会有所感受,才会有所思考,事前什么想法,是例外的。”

画人,如何才能画得深刻?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第一,要对象本人的思想感情是深刻的;第二,画时最好能给对象一个表现自己思想感情深度的机会;第三,作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第四,作者要有得心应手的技巧。四者具备,纵然是一个完全不了解情况的陌路人,也可能画得深刻,否则即便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妻子儿女,虽有着全面的了解,也不可能画得深刻。

一一

作为基本功锻炼来说,线条、色彩、明暗即令是画得很好,但对于所要表现的对象不适宜时,仍应改掉,这叫做割爱。在线条、色彩、明暗的运用上,要力求只有表现这一个对象才适宜,表现另一个对象便不适宜的最恰当的语言,这是破除公式化、概念化最好的方法。

但在艺术上,作为一幅画来说,在处理对象时,又可以不求绝对,而应灵活掌握。在制作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所运用的线条、色彩、明暗不尽适宜,但为水彩画的工具性能所限,又不便改正,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将错就错,坚持到底,仍可能画成为一幅好画。因为画画上的错误是没有绝对性的,其他方面跟着错,配合得好,仍可以变为正确。

一二

学习中国画,要首先在风格上学习,其次才是在笔墨上学习先临摹,后写生。

一三

作画,虽然是过犹不及,但宁可画得不够,不要画过头,过头则难于改正,要善于适可而止。

一四

一些人,画一幅画的主要部分,比如头像的五官,花的时间多,画的次数多,一点一滴的刻划,谓之抠细部,这是错误的,相反,画一切人物的主要部分,都要花的时间少,画的次数少,深思熟虑,聚精会神,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挥而就,这样才可以达到栩栩如生、举重若轻的效果。夫作画,以同样多的精力,在极短的时间内集中使用,与在很长的时间内分散使用,其效果相去远矣!

至于画次要部分,比如背景,也不能马虎,偶一不慎,也可以造成画面上的缺点。所谓不踬于山,而踬于垤。所以一笔一划,一入画面,均须用心,没有一点可以随便的地方。

一五

一些人,画,画得很细致,谓之深入描写。其实不然,因为细致未必深入,深入未必细致。

一六

学画要学诗。诗不是专属于某一种艺术的,各种艺术作品中都要有诗趣,所以诗的境界,应当普遍存在于各种艺术作品之中。

一七

艺术的处理过程,就是矛盾的统一过程。由客观到主观,由内容到形式,甚至一笔一划,都是如此。而且矛盾愈尖锐愈深刻,而处理得又愈好,这种作品就愈成功。

一八

古人说:“三军之灾,犹豫最大”。作画也和作战一样,既要善谋,也要善断,面对现实,不能犹豫,犹豫是非画坏不可的。在观察对象时,要客观,要冷静,要尽可能给对象做一个恰当的总结。在处理画面时,要灵活,要激动,要独裁,要我就是上帝!

猜你喜欢

形神作画素描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形神兼备,聚焦小学数学公式定律教学策略
武汉素描
素描
跟踪导练(一)4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凡·高的早期素描
赵养军·老兵石屋
“以形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