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发挥劳模辐射引领作用

2015-12-29赵孝怀王家海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6期
关键词:劳模工会职工

文/赵孝怀 王家海

创新工会工作管理模式发挥劳模辐射引领作用

文/赵孝怀 王家海

劳动模范是员工队伍中的楷模典范。为了充分发挥劳模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旗帜辐射引领作用,内蒙古双欣矿业有限公司工会围绕采煤、掘进、机电维修、车辆维修、技术管理、煤炭销售等6个专业,按照“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凸显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先后建立10个“劳模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劳模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方面的优势,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把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融入中心、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建功立业平台,形成了劳模创新的“链式效应”,为企业度过煤炭市场的严冬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着重抓好关键环节,形成良性闭环工作机制

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骨干示范作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广大员工的创造潜能,双欣矿业公司工会立足基层,挑选出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10名公司劳模,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劳模工作室,并由劳模“担纲领衔”,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唱主角”,从而为劳模提供了一个展现精神、展示技能、发挥作用、示范带动职工创新的舞台。同时,为了让劳模在技术公关、生产经营、管理创新等方面展示专业特长、理论水平、工作经验或创新能力,公司工会抓住关键环节,按照“三有”“三建立”“三上墙”等内容开展创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良性闭环工作机制。

“三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室、有创新团队。有一块牌子。公司工会以劳模个人命名,向劳模工作室颁发统一制作的冠名牌匾。有一间活动室。劳模工作室建立在本科室或区队。如有单独办公条件的,设立了单独办公室;其他人员无办公条件的,就利用其科室或区队学习室设立了专栏。有一支创新团队。劳模工作室由劳模本人牵头负责,在本班组或科室组织3~7人,组成工作团队。

“三上墙”,即劳模事迹上墙、活动成果上墙、工作目标上墙。劳模事迹上墙,就是将已命名劳模工作室的劳模事迹材料整理好,由公司工会统一制作牌板悬挂上墙。活动成果上墙,则是随时将10个劳模及其劳模工作室成员的创新成果、劳动竞赛取得的成绩、工作取得的优异成绩,以及生活工作中涌现的优秀事迹等张贴上墙,让广大职工了解工作室创新情况,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工作目标上墙,就是让劳模工作室每月列出本工作室工作计划、奋斗目标,并张贴上墙,促使职工监督。

“三建立”即建立工作机制、展示机制、考评奖励制。一是建立工作机制。要求10个劳模工作室根据自己工作室职责和工作性质,各自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每旬进行一次活动,探讨和研究、攻关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随时对生产、管理、技术方面进行解惑;由劳模进行备课,每个月对相关的专业进行2次授课,讲解自己在业务创新方面、技术攻关方面、管理经验方面好方法、好做法。二是建立展示机制。要求10个劳模工作室各自建立一套成果展示机制,将成员取得的成效、活动成果及时展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工作室。三是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公司工会对授课的劳模及工作人员进行课时补贴,每次课时补贴100元,每月对劳模工作室进行一次检查指导,对有创新成果、活动突出、取得成效的劳模或项目成果进行表彰奖励。

积极开展创新实践,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双欣矿业公司工会针对企业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探索和拓展劳模工作室的工作内涵和创新机制,并以劳模工作室为载体,让劳模肩负示范引领作用,创造性地推动了企业经营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是劳模发挥了骨干作用。“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双欣矿业公司工会开展劳模工作室创建活动,发挥劳模的创新能力、创造潜力和传帮带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劳模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激励了劳模发扬优良传统,发挥骨干作用的信心,促使劳模在岗位和工作中再立新功。如公司劳模万传新作为兼职救护中队队长,不仅将救护中队打造成矿区的“铁军”,还把救护队打造成矿井安全生产的机动力量。在搞好日常训练的同时,承包了皮带道清扫、塌陷区治理及其他急重险等工作,在企业内部树立了能战善战的模范形象。

二是宣传弘扬了劳模精神。展示新时代劳模风采,让劳模精神在企业发扬光大,把劳模精神转化为企业职工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劳模工作室的首要任务。“赵金良劳模工作室”把调度室职能定位于“全公司的枢纽,对外的窗口,领导的助手”,带领调度室一班人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理念,充分发挥调度室的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同时,还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全面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情况,在公司安装撤出等重要工程项目施工期间进行重点盯靠,充分发挥调度室的调度、协调、服务、监督作用,弘扬了劳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是培养了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劳模工作室把创新文化土壤的厚植和职工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在创新氛围的营造和职工创新智慧的培养上下功夫。以劳模工作室为基地,组织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成果展、技术攻关讲座、新产品研发交流等活动,引导职工从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入手,大胆进行改进,使更多的职工在学与思中接触创新、习惯创新、实践创新,在企业营造出“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氛围。

四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双欣矿业公司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公司工作品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公司工会组织公司8名劳模走上讲台,结合生产、经营实践为公司职工授课18次,提高了全员技术水平,提升了所在岗位整体工作水平,形成“树立一个、培养一批、带动一方”的良好局面。

五是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日常工作中,双欣矿业公司工会把各车间工程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中的“小诸葛”等跨工种、跨行业人员集中起来,成立技术创新攻关小组,在劳模工作室内定期学习“充电”,开展技术交流和课题攻关探讨活动,研究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使企业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如“崔志勇劳模工作室”,经过工艺改进及多次试验后,将应急广播与胶带巷道内输送带上的通信控制系统并接,实现了应急广播跟进掘进迎头,提高了应急广播的使用效率,节省开支30多万元。同时,还研发完成简易可移动式轻型吊车、便携式电缆存放架、泵房远程控制系统的改造等一系列项目,解决了诸多影响生产的难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内蒙古双欣矿业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周琼)

猜你喜欢

劳模工会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工会动态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