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度危求进的“枣矿答卷”

2015-12-29杨涛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6期

文/杨涛

度危求进的“枣矿答卷”

文/杨涛

近两年来,受宏观经济“三期并存”、行业发展“四期叠加”的影响,山东省煤炭企业步入了新世纪以来的“行业寒冬”,生产经营举步维艰。

把握大势,承压奋进,方能有效抵御市场“寒冬”。在全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超过80%以上的大环境中,枣矿集团克服煤炭价格比2012年下跌372元/吨,直接减利89亿元等影响,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利润9.19亿元,今年一季度,依然保持了减速不减势、量稳质更优的稳健发展态势。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枣矿集团“做好煤的文章、下细管理功夫、夯实安全根基、激发人的潜能”的扎实实践。

相信,这份度危求进的“枣矿答卷”,会给严冬中的煤炭企业带来信心和启示。

怎么做好煤的文章

【启示一】枣矿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优势在煤,潜力也在煤。坚定实施“以煤为基、适度多元”战略,把煤基产业链的利润“挖足”“挖透”,是枣矿度危求进的前提和保证。

作为传统煤炭企业,枣矿集团把稳产量,提质量作为做优基础产业的主要任务,努力做到优化开拓布局、优化系统环节、优化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组织、优化设备选型,追求经济开采、精细开采、效益开采的最大化。

然而,随着枣庄矿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村下压煤成为制约枣矿集团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西部7对主力矿井中,5对压煤严重,四分之一的大槽煤储量被压覆,如果不尽快实现搬迁,不仅主力矿井面临主采面接续困难,而且随着国家土地政策的趋紧、企业效益的回落,几年后企业可能无法承受搬迁成本的压力。而一旦缺乏主业支撑,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枣矿集团把加快压煤村庄搬迁作为企业的“生命工程”,确立了“地企联合争取主动、综合算账不拘小节、抢抓机遇快速推进”等三项原则,实施了“协议搬迁、打包处理、先拆后建”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过去搬迁工作中补偿难、征地难、上房难等诸多难题,实现了压煤搬迁工作的历史性突破。2013年以来,枣矿集团完成了10个村庄搬迁工作,解放资源储量4027万吨。“手里有粮心不慌”,搬迁工作不仅稳定了产量、效益,更重要的是稳住了职工队伍。受益最大的柴里煤矿,开采历史近60年,职工近万人,近几年来产量以每年近40万吨的幅度衰减,矿井亏损额逐年扩大。实施村庄搬迁后,2014年完成减亏目标,今年一季度更是一举实现扭亏为盈,从一个“老大难”的困难单位,成为矿区产量稳定、效益稳定、队伍稳定的先进典型。按规划,枣矿集团今年将再搬迁11个村,10年内产量基本稳定在2000万吨水平,可为转型转产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在煤市供大于求的被动局面中,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是保证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所在。枣矿人算了一笔账,在卖原煤和卖精煤上,精煤不但效益高一些,市场销路也要好一些。那么如何提质提效,赢得市场主动?为此,枣矿致力于最大限度提升煤质煤品,累计投资4.5亿元,实施了13项洗煤技改工程,三年的工程一年完成,具备了原煤全入洗能力,将精煤产能提升到1000万吨水平,并形成了1/3焦、气精、气肥等多个系列产品,掌握了“以质保价”、经营煤炭的主动权。据测算,通过提高精煤回收率、跨矿入洗、洗配结合等措施,年增效1.9亿元。“顾客至上、服务第一”。枣矿大力把好销售服务关,销售服务做到关口前移、过程跟踪、总结反馈,借助煤炭产品研发中心,积极同客户一起研究用煤需求,帮助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与武钢、鄂钢等用户合作研究最佳掺配比例,并提供配套加工服务,开辟了气精煤新市场,实现了“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转型升级需找准路径,依托煤、发展煤、延伸煤是增盈创效的必由之路。为此,枣矿集团积极由推进输出煤炭一次能源向输出煤化工产品、电力等二次能源转变,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由单纯数量上的调整转向质量上的变化,不断提升企业创效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枣矿集团现拥有7座低热值电厂,并建成覆盖矿区的内部电网,2014年电力板块实现利润8100万元。借助电厂丰富的余热和电力资源发展轮胎产业,橡胶化工板块形成了年产全钢子午轮胎240万条、半钢轮胎600万条的发展规模,位列世界轮胎行业第66位;建成了年产300万吨焦炭、33万吨甲醇、加工粗苯16万吨的煤焦化工集群,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枣矿集团煤化工产业区实现利润1.26亿元。为进一步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枣矿集团还建成了以铁路为基础,覆盖矿区各矿井的公路、铁路、水运网络,助推了“生产煤炭”向“经营煤炭”转变的进程。

怎么练好管理的功夫

【启示二】在“寒冬”面前,枣矿将“精细管理练内功”作为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一剂良方。坚持“资源最优整合、潜力最深挖掘、效能最大提升”,推动效率、效益的“双提升”,是枣矿增盈创效的重要手段。

面对企业发展困境,枣矿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50年代的精神干新时期的事业,苦练内功,深挖内潜,通过实施系统降本、技术降本、管理降本,“煤价降到哪里,成本就管控到哪里”,全方位挖掘潜力。强化系统“体检瘦身”,优化开拓布局,压缩生产环节,减少巷道掘进,封闭闲置巷道,优化辅助运输系统,矿井运行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推行“主辅结合”高效开采,减少采掘头面,降低了设备租赁费。研发综采面安撤集成装备,安撤效率提高了40%,年节约安撤费用3500余万元。研发了设备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引入大数据分析,计划准确率由75%提高到92%,年减少储备金占用1.2亿元,科技的威力得到充分释放。推进机电设备集中管理,盘活闲置设备,强化“零废弃”理念,通过拆解利用、再制造等手段,年增效益6000余万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木桶原理”告诉人们,企业创效能力再强,如果存在“出血点”“亏损源”,早晚会把企业利润消耗殆尽。为此,枣矿集团坚持“以退为进,进退都是发展”,实施“止血”工程,果断退出扭亏无望的项目,每年减少亏损1.2亿元。实施“转移”工程,针对个别矿成本与售价倒挂的实际,实施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三个突破”,分流900人赴外部托管煤矿,本部矿井收缩采区,组织效益开采、跨矿配洗、煤炭经营,寻求市场机遇,全年减亏1.2亿元以上。实施“化淤”工程,注入专项资金解决内部资金占压,通过债务链清理和资金转换,清理各类内部资金占压,确保资金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健康运行。

要推动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关键。枣矿集团改变以往按单位类型定薪的模式,坚持“追求什么、考核什么”,做到内外有别、行业有别,分板块、分区域设立考核和分配机制,实施重点激励,增强适应市场的灵活性。对矿井单位,将精煤回收率、收入成本费用率纳入考核体系,促其更加注重煤质管控和创效能力。对非煤重点板块,设立额外奖励,激励其努力扩大规模、提升效益。枣矿集团物流中心在“考核新政”的激励下,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仓储金融、贸易融资等业务,今年一季度成功跨境融资2亿元,实现了无形资产货币化。

做好“除法”、追求均量是提升效益效率的重要手段。枣矿集团持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坚持做好“四字”文章。“分”,推进重型企业轻型经营,先后有3800余人走出矿区成功托管了5对煤矿和2个非煤项目。“清”,顶住压力,分类施策,清理“五长”人员、提前内退人员和临时用工1785人,节省人工费用近2亿元。“理”,坚持“一线精简、二线精干、三线压缩”,实行大工区制,减少管理辅助层级。“换”,实施采掘、运输系统升级改造,推行区域化管理,压缩生产和辅助人员978人,减少人工成本7300余万元。

怎么夯实安全根基

【启示三】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始终坚持“越是困难越要抓安全,抓不好安全更困难”理念,坚守安全底线,夯实安全根基,保持安全态势,是枣矿集团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

“顺应发展换思维,方法一变天地宽”。为了强化安全监察工作,枣矿集团转变常规思维定势,推进安全管理由查问题向追究制造问题的责任人转变、由处理结果向源头追溯转变、由排查显性隐患向防治隐蔽致灾因素转变,实行层级管控,集团重点抓大系统、查大隐患、防大事故,各矿井、地面单位主要抓现场措施落实和流程管控。对查出的严重问题,一律剖析原因,问责追究。

讲安全必须先讲质量,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枣矿集团将安全质量标准细化分解到各道工序、各个岗位,强化对关键工序、岗位和流程的管控,建立各工种岗位的验收标准,实施工艺工序创新,推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由工程达标向工序达标、由环境达标向操作达标延伸,促进了规程、措施、制度和标准在现场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安全生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于煤矿来说,基础安全达标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保障。为此,枣矿集团注重提升安全装备水平,坚持实际、实用的原则,投资30亿元用于安全系统、综采装备和辅助运输系统的升级改造,弥补了装备投入欠账;注重提升队伍综合素质,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和现场实践操作培训、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等活动,实施“全员岗位保安法”,形成了岗位标准流程操作模式和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三层级”联防互保体系;注重提升安全管理正能量,评选安全典范人物,对长期无违章的采掘一线职工和无事故的区队、班组给予重奖,营造了人人争做安全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发展根基。

怎么激活人的潜能

【启示四】人是企业最关键的生产力,也是度危求进的决定力量。越是经济形势困难,越要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汇聚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是枣矿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面对发展新常态,枣矿人推进思想大解放,以全新的理念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树立了全新资源观,坚持本区资源解放与外部资源获取并重;树立了“与巨人同行”理念,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优选战略投资者;树立了国际贸易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树立了贸易与资本市场有机对接的理念,推动无形资产货币化,构建境外低成本融资平台;树立了人才跨越发展理念,让“有品行、有本事、有担当”的人才脱颖而出;树立了依法治企理念,确保企业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感动矿区”人物颁奖

如何应对新常态带来的严峻考验和挑战,领导干部的精气神至关重要。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工作中不敢负责、执行中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枣矿集团全面开展了“说老实话、做正派人、干实在事”系列主题活动,从领导班子做起,树立“求实务实抓落实”理念,深入调研接地气,注重掌握实际情况,乐于听取不同声音,鼓励干部职工独立思考、阐释自己对工作的真实看法,引导领导干部将焦点聚到作风建设上,把心思放在求真务实上,把功夫下在谋求发展上,把精力用在提高效益上。同时,不断增强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使求真务实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坚守的基本准则,培育形成了“简单、坦诚、阳光”的政治新生态,矿区上下人心思稳、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为度危求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站在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高度,枣矿集团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观念,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在更大范围内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推动干部队伍年龄、专业、知识结构持续优化,目前副处级以上管理人员年龄比2013年平均下降3.5岁,80后副处级实现“零”的突破,一大批有能力、有闯劲的青年人才拥有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469人走上高级技术、技能岗位,有效调动了全员创新创效的主动性。科学务实的用人导向,让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竞相涌动。

困境中更需要精神的力量。面对发展新常态,枣矿集团坚持强化舆论引导,做到“形势变化到哪里,宣传教育就跟到哪里”,相继刊发了《当前形势怎么看》《面对困难怎么办》《度危求进怎么干》系列评论,开辟了“挺起脊梁”“出彩枣矿人”等栏目,举办“新常态新挑战新机遇新作为”等报告会138场次,激励干部职工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华山再高,顶有过路”的自信,“一事当前,不辱使命”的担当,“不畏挑战,逢敌亮剑”的精气神,使集团公司上下同欲、同频共振,让企业处处昂扬着勃勃生机。

“勇者不惧,智者不惑”。在煤炭行业的“寒冬”里,枣矿集团以一份坚定、坚韧和坚守,练就了过硬的“冬泳”能力,交上了一份度危求进的“枣矿答卷”。相信,随着更多优秀“答卷”的竞相涌现,煤炭行业不久将会迎来科学发展的春天。

(责任编辑:厉克 庞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