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工作面开切眼冒顶事故及修复

2015-12-29蒲会山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冒顶支柱单体

文/蒲会山

试析工作面开切眼冒顶事故及修复

文/蒲会山

在我国顶板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矿在分析E4105工作面开切眼冒顶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E4105工作面开切眼冒顶位置的联合支护技术,保证了开切眼安全使用,避免了重新掘进开切眼所带来的延长工作面投产时间、工作面采出率低、支护材料费用高等问题。

一、E4105工作面开切眼概况

E4105工作面为二矿上山采区最后一个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743m,开切眼斜长为200.7m。采用机掘二次成巷方式。巷道断面为近似矩形,第一次掘进宽度为4.3m,第二次扩帮 3.3m,切眼总宽为7.6m。掘进高度为 3.1m,净高3.0m,巷道掘进断面为23.56㎡,净断面为22.8㎡。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

顶板采用∮22×2500mm树脂药卷锚固的螺纹钢锚杆支护,顶锚杆间排距为700mm×800mm,两帮采用∮16×1600mm的树脂药卷锚固的圆钢锚杆支护,帮锚杆的间排距为800mm×800mm,锚索长度为6300mm,采用∮15.24的钢绞线,排距为1500mm,每排3根,间距为2000mm。锚杆、锚索布置见图1,开切眼剖面图见图2。

图1 锚杆、锚索布置图

图2 开切眼剖面图

二、冒顶事故分析

E4105工作面在开切眼掘进完毕后,W4106回采工作面并未如期进行回撤,造成E4105工作面虽掘进结束但无设备及时安装的局面。在开切眼掘进结束停留近半年的时间后,W4106回撤的设备才进行对其安装,安装工作进行至距回风顺槽75m位置时,开切眼发生突然冒落。通过现场查勘,冒落区域呈倒梯形,最高冒落高度6m,最大冒落宽度7.8m,冒落长度15m,冒落区域较宽,整个切眼压力较大,顶板明显下沉,两帮片帮严重,冒顶处的锚杆整体拉断。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冒顶区域处于水文异常区内。根据资料数据显示,第三系底界面上60m存在A5水文异常区,主要位于工作面开切眼至下顺槽137m范围,下顺槽距收作线68~174m及工作面内距下顺槽39m范围。

2.E4105工作面开切眼未及时安装。E4105工作面开切眼在掘进结束后,因无安装设备,停留近半年时间未进行安装。由E4105工作面综合水文地质平面图可知,E4105工作面开切眼布置离断层近,开切眼老塘侧与断层之间的间距仅有3~5m,由于开切眼的掘进使原岩应力受到破坏后,开切眼顶板形成悬臂梁,造成顶板上方应力集中,压力增大。在切眼掘进的过程中,冒顶区出现过顶板来压现象,顶板下沉量较大,也出现过锚杆偶尔被拉断现象,可见巷道顶板压力很大。在安装过程中,打破了支撑平衡,原积聚的应力突然释放,造成顶板冒落。

3.顶板岩性松软。经过实际钻探,开切眼顶煤厚3.0~3.5m,煤层顶板以上有一层厚度在0.2~0.5m的软质泥岩,向上为砂砾岩层,结构较松散,胶结程度差,厚度在2.5~3.0m,再向上砂砾岩层胶结程度较好。根据实际钻探结果可知,开切眼顶板层理发育,尽管掘进后顶板观感良好,然而当锚杆支护遇有压力后,极易产生离层受压破碎,这给顶板下沉创造了条件。

4.煤质松软。E4105工作面开切眼设计净宽7.6m,由于煤质松软,在开切眼掘进后即有压力显现,两帮相对移近量较大,松软的两帮对顶板支撑力较小,掘进结束后长时间未进行安装,开切眼顶板承受更大的压力。

5.两帮支护阻力不足。两帮采用∮16×1600mm圆钢锚杆支护,不能有效控制两帮煤体初期变形,煤质松软造成圆钢锚杆的支护阻力小,即两帮支护不能有效控制两帮变形,在叠加支撑应力作用下,两帮破碎区、塑性区范围更大,两帮对顶板的支撑作用更小。

三、修复措施

针对开切眼现场冒顶情况及生产地质条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采取相关补救措施,即修复冒顶区域,继续使用原开切眼。具体修复方案为:

1.施工顺序

(1)检查从开切眼上、下口往外5m至冒顶区上、下边缘所有单体支柱支护情况,在原有已达到初撑力的单体支柱基础上加密打设单体支柱,及时更换失效的单体支柱,确保后路安全畅通。

(2)在冒落区靠开切眼下口老塘侧有700mm×600mm的安全出口,由技术人员拿着特殊的长柄工具,站在出入口处的位置进行敲帮问顶,确保后路安全,逐步向冒顶区里推进,确保没有浮动的煤矸,另指派一名有经验的队干或班组长负责观察顶板及四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撤离冒落区,待无异常后方可再次进入冒顶区里继续进行作业。进入冒落区后严禁大声喧哗,可打手势联络。

(3)斜搭大板或用圆木将网顶起作为预警柱和临时防护,将网下的煤矸石堆扒平,铺设用扒锔子紧固的方木,打设3根4.5m穿大鞋的单体支柱(如不够高,打实体木垛),单体支柱上放铰接梁,将网顶上去,柱子间距1.5m,梁子顺开切眼打设,护住顶板;在网下的煤矸石堆上用方木打“#”字形临时支护木垛,将网顶起并接实顶板,接顶时用大板接顶,将网向四周挑起,增大防护面积。

(4)继续向下挂网,从木垛接顶处向四周打设1.6m锚杆、锚索(先打老塘侧、开切眼下口侧,维护至冒顶区进出口处,确保后路畅通,再打设煤壁侧、开切眼上口侧)。

(5)在施工人员能作业的地方水平打设2.4m长锚杆,锚杆上挂26B链子悬挂接力U钢,接力U钢排距1m,U钢上铺网、打木垛,在木垛顶上用大板接顶并探出护顶,增加护顶面积,严禁有空帮空顶现象。保证人员安全;U钢架设至临时支护木垛时再将木垛拆除,从下往上逐步推进。

(6)垂直冒落区内顶板打设锚索(先老塘侧、下口侧,后煤壁侧、上口侧),维护顶板。

(7)沿原开切眼顶板层位水平打设2.4m长锚杆,锚杆上挂26B链子悬挂接力U钢,出渣后及时架设接力U钢,每架设4~5架U钢后,就在U钢上打设木垛接顶,从下往上逐步推进。

2.施工参数

(1)接力U钢排距1.0m,每个连接点固定不得少于三道卡栏,卡栏螺丝扭矩力不得小于190N·m。

(2) 护帮锚杆采用Φ16× 1600mm锚杆,扭矩力不得小于150N·m,施工角度75°;锚索必须垂直冒落后的顶板打设,间排距1.5m。

(3)第一层接力U钢每根长3m,第二层接力U钢每根长5m,每根U钢一端钻眼用于穿26B链子,两层U钢排距1m,第二层U钢打设柱子,间距1.5m。

E4105工作面开切眼修复完毕后,在安装机电设备期间和初采期间,开切眼压力稳定,安全通过,节约了资金,赢得了投产时间,保证了矿井的正常接续。

四、结论

通过E4105工作面开切眼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及修复可知,在巷道位置选择时,要避开应力集中区、水文异常区、地质构造区等,并在进行支护设计时要充分了解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条件,动态施工中逐步优化完成锚杆支护方案,确保煤巷锚杆支护参数合理、施工质量良好,避免开切眼冒顶事故的发生。

(作者单位: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矿)

(责任编辑:周琼)

猜你喜欢

冒顶支柱单体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末采贯通顶板冒顶区加固实践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PVC聚合单体投料工艺的优化改造
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改进设计
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
类姜黄素及其单体对β-内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她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