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职工帮助计划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2015-12-29隋书仪

中国煤炭工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职工工作

文/隋书仪

创新职工帮助计划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文/隋书仪

近年来,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葛亭煤矿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及职工的特点,以“健康、高效、幸福”为重点,创新实践职工帮助计划,丰富工作内涵,初步探索实施了“职工幸福指数工程”,建立起心理健康、职工成长、人文关怀和价值培育四个体系,将实施职工帮助计划定位为提高职工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从而达到沟通企业愿景、传递文化价值、灌输组织战略,倾听职工心声、改善职工感受、引导职工行为的目的,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和凝聚力。

一、从“心”开始,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针对煤矿企业工作特点,加强安全生产心理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借助专业咨询机构,及时跟踪职工心理状态。通过建立心理健康的监测、预警、疏导、援助的常态机制,超前预见心理疲劳并及时干预管理,科学引导职工掌握情绪管理,提高职工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等,全方位关注职工身心健康。

关心职工身体健康。每年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体检,根据不同性别优化体检项目,提高体检质量。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针对检查中发现的患病职工,逐人登记,督促其及时治疗。同时开通了医疗绿色通道,同地方多家知名医疗机构达成医疗服务协议,为患重症急症的职工及其家属提供及时的救治。

关心职工心理健康。推行“菜单式”服务职工评价和反馈制度,构建起职工诉求、接受、办理、回复、评价的“五个一”服务机制,实现了职工反映问题在第一时间有人办、限时办不好有人督办、办好办不好有职工评判的闭合运行。今年以来,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32件,赢得了职工信任,促进了和谐矿区建设。

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环境。努力改善职工吃住条件,改善食堂设施,对食堂进行装修,统一配置了空调、冰箱、微波炉、油烟机、消毒柜、餐桌椅等厨房设备,聘请专职炊事员,为一线职工提供优质服务。井下工作环境实施精细化管理,现场作业环境极大改观,使职工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安全、洁净。

关心特困职工生活。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对职工重病或长期重病者、职工直系亲属重病或病故者进行及时慰问和有效帮扶。每逢重要节日,党委班子成员分组带队上门慰问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困难职工。同时,坚持对职工婚丧嫁娶、生病、生活困难、家庭受灾、情绪波动、家庭纠纷等实行“六必访”制度和关心、慰问、鼓励“三温暖”制度,将帮扶送温暖工作做成凝聚人心的民心工程。今年以来,共救助困难职工44名,发放救助金30900元,矿班子成员与6名特困职工结对帮扶,发放慰问金6000元,让职工得到了“零距离”的关爱。

关心职工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阵地作用,广泛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扑克等职工参与率高的文体活动,缓释职工压力。矿工会以重大节日为依托,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双人踏板、投篮、家庭娱乐、猜灯谜、书法摄影展等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立足岗位,关注职工成长成才

根据职工个人专业特长、职业发展意愿,指导职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职工明确发展方向,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动力,并为职工打造公平竞争的多元化成才平台,提升职工的业务素质,促进职工成长成才。

加强教育培训,促进职工成长成才。一是关注青年职工成长。根据青年职工的特点,制定轮岗、培养计划,建立“1+2+1”职工培养机制 (即1年基层锻炼实习、2年在机关两个以上部门工作、1年在技术岗位独立工作),帮助青年职工快速成长。近年来,先后选拔5名入矿一年以上的大学生职工到机关技术部门工作、9名大学生担任基层区队技术职务。通过公开竞聘,使一批优秀轻年职工走上了管理岗位,进一步优化了干部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二是关注中年职工职业发展。高度关注中年职工素质提升和职业发展,将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统一制定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落实学习教育的具体事项,明确学习管理、学习检查、学习奖罚等制度,确保培训计划落到实处。针对推行内部市场运行机制,重点加强新机制、新流程、新制度、新业务、新方法的培训,鼓励职工参加社会认可的安全管理注册工程师、企业文化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的认证考试,以此带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三是关注特殊职工业务培训。根据职工的现状,按照岗位职务序列、用工形式和需求,差别化地设计职工职业生涯。重点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近年来,以内外结合、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训各类特殊工种人员300多人次。

打造职工多元化成才平台。开展岗位技能比武,举办技能学术演讲,组织进行岗位竞聘,推行首席技术技能专家管理。利用实训基地等丰富的培训载体,开展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建立生产专业轮岗学习机制,深化月考等培训手段,推行多维业务培训。坚持以“学习、提升、竞争、领先”为宗旨,按照“龙头带动、全员参与、立体穿插、分层考核、梯次提升、待遇匹配”为主要内容的“六位一体”技能攀升行动运行模式要求,建立完善了工作室、技术交流站“传帮带”评价考核机制。依托工作室开展技术“大讲堂”,实现了技术操作实训和创新课题公关有机结合。如,综采队王庆东工作室,利用实物现场定期传授维修和保养技术,已有79人参加了实训,并采取以修代训的方式,实现了采煤机设备的自主维修。今年以来,仅维修减速箱、采煤机摇臂、乳化泵等,就节省外委维修费用20余万元。

优化绩效考核,强化正向激励。制定年度绩效改进方案,优化绩效指标库,提高绩效合同质量,完善考核流程,扩大结果应用,丰富绩效管理手段,提升岗位绩效水平。引入立体精神激励法,强化正向激励。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鼓励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全员创新质量和水准。建立技师大师工作室3个、技术工作室7个、技术交流站17个,进一步推进了“以师带徒”工作机制的运行,通过面对面讲授维修心得、传授操作技能,提升了全员维修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体贴入心,关注职工合法权益

注重维护职工民主权利。每年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职代会提案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建议;涉及企业改革、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提交职工代表民主联席会审议通过之后,再正式实施,保证了职工合法权益。

完善激励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同岗位、同职责、同绩效、同报酬原则下的工作分配调整,进一步突出薪酬分配的激励约束作用,逐步实现职工综合收入的稳定增长,增强职工对个人发展的预期。基层区队计件职工工资分配实施内部市场化手段,落实产品计价工资,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机关服务人员实施绩效工资,激发服务基层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加大工资向基层一线的倾斜力度,促进了职工队伍稳定。保障女职工的特殊权益,严格落实“四期”保护、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制度。

落实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职代会在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提案落实率和满意率,保护和鼓励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了民主管理进程。

坚持厂务公开。建立厂务公开工作目标责任制,凡是涉及到与职工有关的事项,如全矿的发展规划、大额度资金使用、干部任用、机构改革与分配制度改革等热点问题向职工公开,使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得到保障。畅通职工沟通渠道。实行矿长联系点制度,管理人员包队,每月到对应的基层单位进行调研,与一线职工座谈沟通,倾听一线心声,畅通信息双向沟通渠道。

四、潜移默化,关注职工价值观培育

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增强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和个人价值观的引导,使个人愿景和企业愿景实现平衡统一,引导职工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效增强职工的工作合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职工群众主体地位,关注职工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干部职工思想的共鸣点、与职工利益的交汇点,工作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职工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职工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创造性开展工作,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实现企业文化与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实施心理干预和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心理学理念和方法,实施心理干预和疏导,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精神文明解疑释惑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贴近职工心灵,激励职工自我认知、自我领悟、自我调整,实现了职工素质和思想水平的提高。

葛亭煤矿职工幸福指数工程实施以来,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让职工获得应有的尊严,人性化的后勤保障给职工以家的感觉,人本化的激励机制为职工开辟了自我实现的通道,职工身心健身与幸福意识得以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力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系山东能源淄矿集团葛亭煤矿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庞永厚)

猜你喜欢

职工工作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职工摄影
不工作,爽飞了?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选工作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