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监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的意义

2015-12-29梁伟东,曾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脑钠肽糖尿病

动态监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的意义

梁伟东曾波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目的监测脑钠肽(BNP)浓度,为临床找出早期诊断冠脉综合征(ACS)的可靠标志物。方法在患者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UA)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后0.5、1、2、3 、6、24、48 h,检测其血浆中BNP水平,并以正常人群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浆BNP含量作为对照,探究BNP在ACS发作后的浓度变化。结果AMI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的BNP浓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态监测BNP浓度可以成为临床早期诊断ACS的有效辅助指标。

关键词〔〕冠脉综合征;脑钠肽;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

第一作者:梁伟东(1971-),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疾病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源性猝死(SCD)。ACS合并糖代谢异常非常常见,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是ACS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1〕。脑钠肽(BNP)具有利尿、利钠、扩张血管等作用,在心力衰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心力衰竭血浆标志物〔2〕。而且BNP在ACS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左心室重构方面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关于ACS合并T2DM老年患者血浆中BNP发病后水平变化的分析资料较少。本课题组通过检验UA、AMI后不同时点血浆中BNP水平,探究动态监测BNP对于ACS合并T2DM早期诊断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入选对象实验组: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97例ACS合并T2DM患者,男49例,女48例;诊断标准符合2001年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年版《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和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再分为两组:AMI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7.6)岁;体重(52.1±4.7)kg,73.32%合并高血压;UA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4±3.8)岁;体重(54.02±3.79)kg,合并高血压者72.56%。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稳定性心绞痛(SAP)病例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63.02±10.2)岁;体重(50.03±10.76)kg,合并高血压占64.57%;同时选择体检健康人群31例(正常组),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4.2)岁;体重(54.9±2.93)kg,合并高血压者占10.4%。各组性别、年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正常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低于其余三组(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无肿瘤、肝、肾疾病、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明确的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近半年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3 w内未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正常者为体检时无心脏、肾脏及肝脏疾病的健康体检者。

1.2方法

1.2.1采集标本ACS患者于症状发作后0.5、1、2、3、6、24、48 h抽取静脉血5 ml。取50 μl放入含0.9%EDTA的试管中,加入抑肽酶(500 IU/m1),然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70℃保存备测。对照组抽取空腹静脉血,同上处理。

1.2.2BNP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NP,试剂盒由上海皓嘉科技生物有限公司提供(TAKARA,Japan),按操作守则进行操作。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检验使用Pearson回归分析,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各组一般指标检测AMI组与UA组血糖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SAP组与UA组无差别(P>0.05),正常组与其余3组有显著差异(P<0.05)。AMI组与UA组ApoB无差别(P>0.05),SAP组与AMI、UA组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组与其余3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BNP浓度动态监测AMI组、UA组的BNP浓度与发病后时间呈正相关(P<0.05,P<0.01)。UA组、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AMI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和正常组的BNP浓度与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1 各组血糖、血脂水平比较

与AMI组比较:1)P<0.05;与正常组比较:2)P<0.05;与SAP组比较:3)P<0.05

表2 监测各组BNP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动结果

与AMI组比较:1)P<0.05;与UA组比较:2)P<0.05

3讨论

BNP是心室负荷过重和心室壁张力过高时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分泌的神经心脏激素。BNP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最终形成有活性的32个氨基酸BNP和无活性的76个氨基酸氨基末端BNP原(NT-proBNP)。BNP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脉和静脉,使血压下降,减轻心室前后负荷〔3〕;同时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防止左心室重构。AMI和UA发生之后,BNP由梗死区域与非梗死区域交界处存尚有活力的缺血损伤细胞和梗死区存活的缺血损伤细胞分泌而成〔4〕;并在发病后的较短时间内,可在病人的血浆中出现明显的升高〔5,6〕。

本结果说明BNP对心肌缺血极其敏感,相对于其他传统指标,例如血清心急肌钙蛋白(cTnI),通常在心梗出现后3~4 h后才会出现升高〔6〕,表明BNP是非常敏感预测ACS的指标之一。在随后的时间段中,实验组中BNP的浓度逐渐升高,与时间呈正相关性,提示心肌缺血细胞持续分泌BNP,起到一定的保护心肌的作用,防止左心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在48 h后,BNP浓度升高逐渐放缓,提示急性期反应可能逐渐结束。本实验提示BNP的浓度可能和ACS的严重程度相关。Arakawa等〔7〕等发现AMI后BNP浓度升高与其心脏扩大明显相关,以NT-proBNP>115 pmol/L为标准,其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89%。

针对ACS发病快、预后心肌重构、心肌功能减退等症状,BNP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提示应对患者进行抗纤维化,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等治疗措施。然而,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测定BNP浓度的最佳时间,BNP早期诊断ACS的阳性率是否合适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4参考文献

1Rivera JJ,Nasir K,Chol EK,etal. Detection of occul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a symptomatic individuals with diabetes melitus using non-invasive cardiac angiography〔J〕.Atherosclerosis,2009;203(2):442.

2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al.A natriuretie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J〕.Nature,1988;332(6159):78-81.

3Hans K,Mery B.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and N-terminal proBNP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heart failure supported by a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J〕.Clin Chem,2004;50(9):1670-2.

4Hama N,Itoh H,Shirakami G,etal.Rapid ventricular inductio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gene expression in experiment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5;92(6):1558-64.

5杨海波,吴双,关秀茹,等.脑钠素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3):234-7.

6马晶茹,杨萃,金霞,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浆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研究,2009;29(6):37-8.

7Arakawa N,Nakamura M,Enso H,et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cardiac rapture after-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ntern Med,2001;40(3):232-6.

〔2015-08-10修回〕

(编辑曲莉)

猜你喜欢

脑钠肽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有创机械通气在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的检测价值及预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