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滨正金银行及其在我国发行纸币研究

2015-12-28张亦潍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横滨银元钞票

张亦潍

(1.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8;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金融系,吉林 长春 130028)

一、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机构概述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成立于明治维新初期,是日本对华借款银行团成员之一,以国际汇兑为主业,并代理日本国库业务。从1880年2月1日正式开业起,就不断享受着日本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不仅多次取得日本银行的低息贷款,而且可以使用皇室存款作为其外汇基金。这些来自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使横滨正金银行的业务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资本金1880年时为300万日元,1887年时增加至1亿日元),[1]规模也不断扩大。

当时横滨正金银行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都设置了营业机构。与此同时,为了向中国进行经济渗透和资本扩张,为以后的金融掠夺打下基础,横滨正金银行开始在中国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于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分支机构,之后1896年在香港,1899年在天津,1900年在牛庄(营口),1902年北京,1904年在旅顺、大连、辽阳、奉天(沈阳),1905年在铁岭,1906年在汉口、安东县(丹东),1907年在长春均设立了分支机构。九一八前后,随着侵略步伐的加快,又在开原、哈尔滨、青岛、济南、广东、奉天(沈阳)小西关设立分支机构。七七事变后,又在张家口、海口、南京、北京东城、九龙设立分支机构。同时在蚌埠(南京分行派出)、杭州、金华、宁波、绍兴(上海分行派出)、沙市、黄石(汉口分行派出)设有派出机构。[2]其中,为统辖满洲,横滨正金银行将牛庄(营口)分行定为满洲统辖行,履行回收军票、发行票据、监督其他分支机构、与清朝官员交涉各种业务等各项职责。到战败前为止,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达34处。这些分支机构均是横滨正金银行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前沿哨所,直接为日本侵华的军事行动服务。

二、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的经济掠夺

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初期是一家普通的外汇专业银行,与其他外商银行一样,主要经营国际汇兑和存放款业务,为日本商人向中国出口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帮助。

但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实施经济掠夺和军事侵略的不断加深,横滨正金银行在华的所有分支机构,均变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有力工具,不断侵蚀着中国的领土、榨取着中国人民的血汗。

从清朝末期开始,横滨正金银行就开始不断扩充贷款,与清末官僚勾结。其中为帮助川崎造船和三菱造船获得清朝订购军舰的合同,横滨正金银行北京支行在主管海军事务的大臣肃亲王信用情况不佳的情况下,仍向其贷放155 680两白银。[3]之后又向陈宝琛贷放20万元、向郎贝勒贷放25万元,其真实目的是将这两位清朝遗老的财产伪装成贷款抵押,借以保护财产免遭革命政府的没收。[4]

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横滨正金银行为满足日本军国主义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在上海、天津、青岛和汉口等地,大量发行正金钞票,扰乱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此同时,横滨正金银行还与汇丰银行、德华银行、东方汇理银行、道胜银行四家银行联手向北洋军阀政府提供2 500万英镑借款,并强行把中国此后若干年的全部盐业收入作为此项借款的担保。[5]

九一八事变后,横滨正金银行为帮助日本政府建立伪满政权,参与了《满洲中央银行法》、《满洲中央银行组织办法》、《货币法》和《旧货币清理办法》的草拟,创建了伪满洲中央银行,并派出人员在伪满洲中央银行中担任要职,操纵发行伪满国币,承担伪满洲国同欧美各国之间的贸易汇兑,最终全面控制了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金融和进出口贸易。为破坏我国的币制改革,削弱中国货币的自主权,横滨正金银行还带头组织在华的另外五家日方银行(台湾银行、住友银行、三菱银行、三井银行和朝鲜银行),阻挠中国实行白银国有化。

七七事变后,日本逐步全面接管了中国的海关,横滨正金银行又成为海关存款和支配“关余”资金运用的管理机构。一方面用于支持伪政权行政费用开支,多次把“关余”以贷款或直接划拨的方式,发放给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另一方面用于支持日本军方特务机关的工作经费,其中仅用于诱降阎锡山的经费就达3 000万元联银券。[6]

为配合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横滨正金银行在沦陷区推行各种金融方针政策,实施所谓“以战养战”的侵略政策。在华北,横滨正金银行积极扶持王克敏伪政权,为其组建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还将库存中国银洋1 493 819枚出售给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作为准备金,[7]发行联银券;在华中,扶植汪精卫伪国民政府成立中央储备银行并发行储备券,还通过华兴商业银行对中央储备银行发放5 000万美元贷款,[8]对中央储备银行股票进行担保等方式进行后续支持;在内蒙,则扶持伪蒙疆银行,发行蒙银券。横滨正金银行通过“对存存款”这种方式,从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中央储备银行大量套取伪币用以吸收物资开发事业,调整中日贸易差额,为侵华战争筹措巨额军费。为控制中国各沦陷区的经济和贸易汇兑,横滨正金银行多次制定伪满洲国、华北、华中的货币比价以及推行有关汇兑统治的政策措施,同时以大量贷款支持华北开发株式会社等一系列统治机构,开发和掠夺中国华北资源,为扩大侵略战争提供物资保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在华的资产实行冻结,横滨正金银行实行“特别圆”结算制,取缔英镑、美元为外汇基础,从而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整个沦陷区的经济金融和内外贸易汇兑。

三、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发行的纸币概况

20世纪初,横滨正金银行发行了多种名义上可以兑换,而实际上不能兑换的正金钞票和正金金票,作为经济掠夺的工具。

(一)正金钞票的发行及兑换

1902年,横滨正金银行为了开展贸易,利用清政府币制混乱之机,以日本银元为本位,在牛庄(营口)、大连和上海发行了见票即付的正金银行本票,试图增加资金力量,借以扩充对中国工商业的贷款,获得发行利润,争夺货币市场。在牛庄(营口)发行共五类十六种银元券,包括牛庄营平现银券五种、牛庄小洋券三种、牛庄英洋券三种、牛庄圆银券三种、牛庄改制圆银券两种;在天津发行了天津行平化宝券四种、天津银元券三种;在上海发行了上海银元券三种。但这些正金银行本票因信用不佳、流通范围窄的限制,发行量很少,并未达到其发行目的。

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政府通过横滨正金银行在东北强制发行并流通军用手票。军用手票不可兑换纸币,面额有10钱、20钱、50钱、1元、5元、10元六种,至1905年发行额达到1.9亿日元,市面流通额约有9亿日元。[9]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政府命令横滨正金银行收回军用手票,要求“悄悄地变军票为正金钞票”,遂即命令横滨正金银行筹备发行正金钞票来换回军用手票。1907年横滨正金银行根据日本政府颁发的命令,共收回军用手票1.5亿日元。[10]

表1 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发行钞票种类及面额统计表[11]

北京大连青岛汉口济南哈尔滨北京银元券北京银元券北京银元券北京银元券大连圆银券大连圆银券大连(改制天津)圆银券大连(改制青岛)圆银券大连(改制北京)圆银券大连圆银券大连圆银券青岛银元券青岛银元券青岛银元券青岛银元券汉口银元券济南银元券哈尔滨(改制济南)圆银券哈尔滨宝银元券哈尔滨(改制上海)圆银券哈尔滨(改制济南)圆银券50元、10元、5元、1元1元50元100元100元100元100元100元100元10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10元、5元、1元100元5角、1角1元100元、10元、5元、1元10元、5元、1元1元100元、10元、5元、1元100元、50元10元、5元1910年7月1920年1921年1927年1913年1918年1918年1918年1918年1925年1930年1915年1917年1918年11月1924年1917年10月1920年1920年1921年1921年1921年

日本侵略势力扩张后,正金钞票流通范围随着满铁附属地的建立不断扩大,在东北的一些货币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日本人在沈阳、长春、哈尔滨的特产交易所,皆以正金钞票作为交易媒介,中国人与日本贸易往来也多用正金钞票结算,中国商人购买关内丝茶和购进营口过炉银也多用正金钞票通汇。这是因为当时东北地区流通的货币币种繁多、币值不稳,币值较低的币种不能向外地流通,而正金钞票具有银本位的特点,比价稳定,关内外使用方便,因此在调拨资金上往往依靠正金钞票进行。另外还因为当时规定,凡使用正金钞票汇往东三省各商埠的款项,不论金额大小,一概不收汇费。这使得商民多把钱款换成正金钞票,也大大促进了正金钞票的使用。

正金钞票发行初期为兑换券,可随时兑换银元或银两。后因日本与中国东北的贸易常处于债务者地位,正金银行不容易获取足够现金作兑换准备;而在和中国南方各省进行贸易时,日本又常处于债权者地位,导致其准备金过多。为了避免在东北出现挤兑,日本政府决定以上海规银为兑换准备,凡有要求兑现者,均以上海规银进行转账,不再直接付以银元或银两,这使得正金钞票逐渐脱离原来的兑换券性质,而转变成汇兑券。

表2 1931年长春正金钞票与东北各种货币兑换比价表[12]

表3 横滨正金银行在东北发行钞票统计表[13] (单位:日元)

1917年大连开放了钱钞交易市场,允许购买正金钞票的期货现钞,又进一步提高了正金钞票的信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横滨正金银行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势力,以钞票囤购东北特产物资。事变前钞票流通额为500余万元,1931年猛增到1 400余万元。[13]1932年9月,伪满洲中央银行发行伪满币初期,正金钞票仍可继续在东北流通,并行使其对中国南方各省汇兑货币的职能。但因在1935年,关东局修改了汇兑管理令,导致横滨正金银行失去以前清算“日满”通货汇兑的职能,导致正金钞票发行额缩减。进入1936年后伪满洲的钱钞交易额已呈显著缩减的状态,正金钞票已经基本没有存在的理由,故日本政府于是发布命令,从同年10月1日起不再发行正金钞票,已经发行的钞票用朝鲜金票或伪满币等价回收。

(二)正金金票的发行及兑换

1906年以后因欧美金融市场大动荡导致银价暴跌,致使正金钞票的比价经常变动,正金钞票受到指责。因此,从1910年开始关东都督府将其收支改为金本位制,预备役的薪俸也以金票支付,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运费等价款也改以金票计算。横滨正金银行在伪满洲办理以金本位的存款和汇款,但民间的交易可以自己选择用金票或正金钞票。至1913年,日本政府正式赋予横滨正金银行在伪满洲地区的金票发行权。

表5 横滨正金银行在中国发行金票种类及面额统计表[15]

横滨正金银行大连分行在1913年发行金券面额为10元一种,1916年又发行面额为1元、5元的金券各一种。这一组横滨正金银行金券,俗称“大连新金券”。另外横滨正金银行在1915年印制发行了面额为l00元一种,1916年发行面额为l元、5元的金券各一种,1917年发行面额为10元的金券一种。这一组横滨正金银行金券,俗称“大连旧金券”。这些金票发行的基础为日本金圆。它以日本银行兑换券、生金银、日本国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等做准备,上面印有“持票人得向朝鲜银行兑换金圆及日本银行券”字样。但实际上在东北境内一概拒绝兑现,所以它只是一种汇兑券性质的票券。

1913年朝鲜银行进入东北,日本政府为调整在东北的发行政策,于1917年11月发出217号敕令,强调朝鲜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在关东州及南满铁路附属地一切交易,无限制通用。同年12月遂将正金银行发行金票权移交朝鲜银行。后朝鲜银行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唯一的金票发行银行。

[1][2][3][4][5][6][7][8][11][15]傅文龄.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华活动史料[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3-7,21-25,457,465,470,161,706,736,83-84,84.

[9]哈尔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哈尔滨市志金融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31.

[10][12][16]长春市地方编纂委员会.长春市志金融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89,91,92.

[13]吉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吉林省志金融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135.

[14]吉林省金融研究所.伪满中央银行史料[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47-48.

猜你喜欢

横滨银元钞票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Aēsop横滨新店
萌翻全城
第六次中日财长对话在日本横滨举行
外国银元流入福建及其影响初考
生命的价值
真假银元
模拟天平秤的过程找出假银元
“钞票名人”
“钞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