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伪金融票据上的政治口号

2015-12-28金广凤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伪满洲国储蓄票据

金广凤

(吉林省钱币学会,吉林 长春 130051)

在研究伪满洲国金融货币史时,会发现很多金融票据上都带有当时的政治口号。面对那些政治口号,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应该本着真实而客观的态度,去探究历史的本质,展现历史的是非曲直。既然当时的日本侵略者能把他们的战争宣传无孔不入地渗透到金融票据上,其前台表演者的幕后力量应该是极其邪恶的。所以这些印在金融票据上的政治口号都是不容狡辩的铁证,也是对日本右翼保守势力不承认“侵略”历史的“文化现象”的有力驳斥。

一、鼓吹“建国”、“报国”类的金融票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一个由中国分离出去的“伪满洲国”,侵略者牢牢地操纵和控制着这个伪政权。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个伪政权中各类统治机构一应俱全。而这些机构所发挥的政权职能,也与中外历史上的所有暴力机构一样——进行政策和政务宣传,即在占领区进行一元化统治宣传。表面是由1932年2月设立的伪国务院总务厅内的情报处负责言论文化统治,实则是由关东军的报导班控制。这样一来,日本政府惯用的利用社会团体或会社来推行政策的招数都复制到了伪满洲国。于是伪满洲的各行业都有行业协会。金融业的叫银行业协会。各协会所开展的活动也都要符合伪政权的统治。图1是奉天商工银行开办的积金业务。定名为“报国积金”。图2是伪满洲国政府发行的公债,定名为报国公债。图3为奉天商工银行的定期储蓄凭单,其单据的右上角盖一长方形的印章,写着“建国十周年纪念,全国金融机关共同抽签有奖定期储蓄”。伪满洲国的定期储蓄存单都是证书式的,规格较现在的幅面大,多数都为250mm×200mm左右。带有印花税的票。

图1

图2

图3

伪满洲国,中国的老百姓将其冠以伪字,是因为从一开始就不承认其是国家。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主义拿着屠刀强制霸占我们的领土,强加给我们的。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回忆,当年在学校读书时,上历史课不讲中国历史,有意地把历史切断,不让学生了解自己是中国人。可见其用心非常阴险。

金融票据是民众经济活动的凭证。伪政权将其作为宣传其政治主张和图谋的工具,足见其统治者的专制,统治的霸术。

图4和图5分别是日本劝业银行的储蓄债券和日本国债的宣传单,也冠以报国字样,可见这种宣传在日本国内也是常见的宣传手段。

图4

图5

二、鼓吹战争,支持战争的宣传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不但侵华,整个东南亚都被它占领了,最后还向美国叫板,并打美国个措手不及。历史学家告诉我们,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所致。日本侵略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时,除泰国没抵抗外,其它各国军队和人民都进行了殊死反抗,虽然失败,但也给敌人造成损失。自古以来战争打的就是钱和粮,现代战争更是如此,没有钱物,力从何来。日本偏居一隅列岛,资源贫乏,物产有限,何来如此的力量去征服领土数倍于他们的广大国家,他的钱物从何而来,虽然历史学家又告诉我们是掠夺而来的,但怎么抢掠,证据是什么?

从收藏界我们看到了证据,随着收藏界对伪满货币金融研究的深入,大约在本世纪初,有很多票据从历史的档案中浮出(图6、图7),近两年虽减少了,但也不时能见到,价位开始时30元—50元左右,现在要近百元,通过这些票据我们看到了侵略者的又一面。图6是两套储蓄票,上面是飞机,下面是推进的坦克,票上印有“必胜储蓄票”五个字,其全称是“大东亚战争必胜储蓄票”。这种储蓄票在东北收藏品市场很常见。只是拾元面额的较少,价格较贵,其余在百元左右。图7是定期存单,其右侧的红印章上写“决战完胜祈念有奖储蓄”。不要小看这些储蓄票,他们是以摊派的形式作为任务来发行的,如若完不成则被视作违法。实在没钱买不了的人民群众要被送去当劳工。通过面额能看出是专为百姓设计的,最小额5角。那时的5角可不是现在概念的5角,那时一个在比较正规的企业工作的成年劳动力月薪是在14元—16元之间。

图6

图7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适应侵略战争的需要,把我国东北当成了他们的军需基地。名曰:“战时经济体制”,“日满一体”。所谓的一体就是物资一体化和资金一体化。两个一体化说白了就是钱与物的一体化,都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日伪统治十四年,共发八十七种债券,伪币的五十六种,日币的三十一种(图8—图18),这些债券就是压榨东北人民的铁证。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让人气愤的是我们这些会写汉字的东邻,把东北当成了巨大的走秀台,用现代的金融手段,做成精致的票据,似乎完全不像抢掠。图13上盖着“新嘉坡陷落纪念”。把人家打了、抢了、占了,他还要纪念。这让我想起《中国与联军》一书中的记载,作者是英国画家亨利,他说:“日本军队参与了八国联军攻北京的战争,但日本军队在抢劫时与西方列强毫不相同,显得十分有文化,有内涵。”日军更为克制,更有约束,甚至在抢掠方面也更有组织纪律性。当联军大多数官兵到处为自己寻找发财机会时,日军却在严密的组织下,直插大清国的财政库,一举掠走库存白银近300万两,除集团性的掠夺外,日军个人也参与了掠夺,但他们的抢掠方式是沉默的、安静的。这种低调的行凶真叫人毛骨悚然。就像中国民间的俗语,“咬人的狗,不露齿”。

三、结语

日本帝国主义就是戴着文明的面具,披着美女的外套,拿着带血的武士刀,在“亲善”、“共荣”的口号下,杀你没商量。杀完人抢完货还要立碑以示纪念。

[1]张满飙,张玉英.濮阳档案馆发现伪满洲国债券和储蓄证券[J].历史档案,1995.

[2]戴建兵,申玉山.日本对华经济战中被忽视的一面——日本在华公债政策研究(1931—1945)[J].抗日战争研究,2009.

[3]郑敏.试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资本在东北的扩张[J].社会科学战线,2000.

猜你喜欢

伪满洲国储蓄票据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2016年11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10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2016年9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2015年8月底中短期票据与央票收益率点差图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