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及护理

2015-12-28纪素粉贾系群许杏普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医源性早产儿贫血

纪素粉,贾系群,许杏普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河北石家庄050031)

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及护理

纪素粉,贾系群*,许杏普

(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河北石家庄050031)

目的 探讨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 按住院期间抽血总量将早产儿贫血分为≤10 m L/kg组和>10 m L/kg组,比较贫血出现的时间和住院期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最低值。结果抽血总量>10 m L/kg组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早于≤10 m L/kg组,最低Hb值低于≤10 m L/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医源性失血可加重早产儿贫血。应对早产儿加强护理,有效的护理可减少医源性失血。

贫血,新生儿;失血;护理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渐增加,许多并发症也受到重视。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医源性失血是引起早产儿贫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168例贫血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医源性失血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期间出现贫血的早产儿168例。入选标准:胎龄<37周,无溶血病及产伤史。排除标准:患儿母亲孕期贫血,产前或产时出血。按住院期间抽血总量分为≤10 m L/kg组89例,男性50例,女性39例,日龄1~21 d,平均(14.1±2.5)d;>10 m L/kg组79例,男性42例,女性37例,日龄1~25 d,平均(16.6±2.7)d。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取指(趾)末梢血,每5~7 d检测1次血常规,记录患儿贫血出现的时间及住院期间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最低值。

1.3 贫血诊断标准 生后2周内以末梢血Hb≤145 g/L为早产儿贫血诊断标准[1],Hb>120~145 g/L者为轻度,>90~12 g/L者为中度,60~90 g/L者为重度。部分早产儿有贫血,但无症状,可称早产儿生理性贫血;另一部分早产儿贫血表现为表情淡漠、进食困难、体质量增长缓慢、呼吸急促、呼吸暂停、心动过速、心脏杂音、面色苍白等症状,即为症状性贫血。其中症状性贫血63例(37.5%),生理性贫血例105例(62.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抽血总量>10 m L/kg组贫血出现时间早于≤10 m L/kg组,最低Hb值低于≤10 m L/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2。

表1 2组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及Hb最低值比较(±s)

表1 2组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及Hb最低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贫血时间(d) Hb最低值(g/L)≤10 m L/kg 89 12.8±3.1 93.0±13.3>10 m L/kg 79 10.5±3.4 88.7±9.5t4.586 2.430P0.000 0.015

表2 2组早产儿贫血程度比较(例数,%)

3 讨 论

3.1 早产儿贫血的危害及病因 新生儿贫血是危及新生儿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轻度贫血可影响生长发育,严重贫血可造成脏器缺氧损伤,甚至休克死亡,长期贫血可影响心脏功能、免疫功能及智力发育,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易患感染性疾病并有增加病死率危险[2]。由于早产儿红细胞寿命较足月儿更短,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不足,出生前体内营养物质储备不足,出生后吸吮及消化能力有限,生长迅速、血容量扩大导致血液稀释等,使得早产儿贫血较足月儿出现早且程度严重,胎龄和体质量越小,贫血越严重[3]。另外,感染、溶血、失血等可加重早产儿贫血[4]。

3.2 提高对医源性失血的认识 诊断性取血造成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发生失血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早产儿生后2周内贫血的常见原因,其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彭华等[5]报道,若抽血量为7.5~15.0 m L/kg时,失血量可达总血量的5%~10%。抽血量>15.0 m L/kg的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较抽血量<7.5 m L/kg组早,且程度更重。本研究结果显示,抽血总量>10 m L/kg的早产儿贫血出现时间早且程度重,表明医源性失血可加重早产儿贫血,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5]。针对早产儿易发生贫血且生理性贫血比足月儿发生更早、更明显的特点,应对医源性失血引起足够重视。应依据患儿病情评估采血次数和采血量,减少非必要性抽血,尽量考虑一个样本多种检查,以避免医源性失血;提高穿刺技术,对所需检查最好一次性抽血,并进行评估,掌握好采血量 。禁止实际采血量多于检查用血量,依据患儿情况掌握采血后合适的压迫时间,避免采血后压迫时间短导致的皮下出血。

3.3 采取对患儿诊断性失血的保护措施 尽可能采用无创监测技术替代有创诊断性采血,如使用持续经皮脉搏血氧监测仪,而减少采用动脉血气分析。

3.4 加强对早产儿贫血的监护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的早产儿,密切监测患儿Hb值,利用各种监护仪器,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除监护仪器监测生命体征外,还应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肤色、喂养等情况,严重贫血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心率减慢或停止、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面色苍白或灰暗、肌张力低下,对早产儿贫血的症状应引起足够重视,及时汇报医生尽早干预和治疗。

3.5 早产儿贫血的护理措施 病情允许尽早开奶,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奶为宜,遵医嘱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6],及时补充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如铁剂、叶酸、维生素等[6-7],对严重症状性贫血的早产儿,严格掌握输血指征[8-9]。对有输血指征的患儿,应严格、认真履行“三查十对”程序,即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供血者血型、编号、血液成分、血量、采血日期。输血前必须由2位医护人员进一步仔细核对有关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记录核对输血护士的姓名及输注时间,以备查验。在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患儿情况,注意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10]。

综上所述,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医源性失血密切相关,医源性失血可加重早产儿贫血;加强对早产儿的管理和护理,减少医源性失血,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邵晓梅,叶鸿瑁,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5.

[2] 王莉,刁敬军,张军.新生儿贫血临床特点及病因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5):501-503.

[3] 贾系群,刘翠青,纪素粉,等.影响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4,29(3):179-182.

[4] 丁晶,刘捷,曾超美.早产儿贫血140例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98-99,109.

[5] 彭华,童笑梅.医源性失血与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及需要输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4):197-200.

[6] 邓秀睿,郑靖阳,瞿尔力,等.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贫血限制性输血治疗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289-292.

[7] 裴益玲,陈超.早产儿贫血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1,38(6):557-560.

[8] 张倩,冯星.早产儿贫血的常见症状及输血治疗[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2):120-121.

[9] 姚文静,徐巍,严超英.早产儿贫血临床输血指征的探讨[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7):561-565.

[10] 王华荣,张晨昱.1例胎母输血导致早产儿重度贫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3):145-146.

(本文编辑:赵丽洁)

R722.19

B

1007-3205(2015)01-0071-03

2014-09-05;

2014-11-12

纪素粉(1964-),女,河北晋州人,河北省儿童医院主管护师,从事新生儿疾病护理研究。

*通讯作者。E-mail:sjzjiaxq@sina.com

10.3969/j.issn.1007-3205.2015.01.026

猜你喜欢

医源性早产儿贫血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导管相关的医源性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壁间血肿临床治疗经验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男人贫血
浅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医源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措施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