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清喷鼻微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自由基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2015-12-27祝维峰李丽霞陈楚云李建煌冯驭臣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脑出血

祝维峰,李丽霞,陈楚云,李建煌,冯驭臣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脑清喷鼻微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自由基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Effect on efficacy and free radical of Naoqing spray microemul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cases

祝维峰,李丽霞,陈楚云,李建煌,冯驭臣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510130)

目的:观察脑清喷鼻微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脑清喷鼻微乳喷鼻,2喷/次,3次/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安慰剂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21 d。治疗前后评估患者NIHSS评分、MBI评分,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第21天相应的NIHS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第21天与治疗前1 d NIHSS、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LPO降低(P=0.0310),SOD及GSH-PX升高(P=0.0415,P= 0.0010)。结论:脑清喷鼻微乳有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关键词 脑清喷鼻微乳;脑出血;鼻腔给药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脑实质内出血,是脑卒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有较高的病死率与致残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手术治疗在脑出血治疗中占重要位置,而不需要手术的轻型患者,目前治疗均以基础治疗为主,但明确有效的方法、药物尚未见。随着对脑出血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加深,发现让药物短时间内绕过或透过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是药物发挥作用治疗脑出血的关键。经鼻给药平均生物利用度较高,能避开胃肠肝脏对药物的破坏,还可以有效地透过血脑屏障发挥药效[1-2]。急性脑出血中,脑损伤、脑水肿形成不仅由于血肿的占位效应和对周围脑组织的直接破坏,血肿内炎性细胞活化、化学物质对周围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也非常重要,自由基机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3]。本文在既往脑清喷鼻微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4-6],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进行脑清喷鼻微乳治疗脑出血疗效机制的系列动物与临床研究。现将脑清喷鼻微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62.46±8.25)岁,病程(15.36± 8.32)h;治疗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64.05± 2.32)岁,病程(15.28±7.68)h。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1.3 纳入标准

符合脑出血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风病中医实证辨证诊断标准;大脑半球白质出血,血肿<30 mL,丘脑、基底节出血,血肿<20 mL;神经功能障碍评分8分~20分;年龄40岁~70岁;发病在48 h之内入院;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脑出血开颅手术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和小脑出血的患者;48 h内病情急剧加重并发脑病,或出现明显意识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严重糖尿病以及精神病患者;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70岁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未按规定用药及检查,治疗不满3 w,无法判断疗效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按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指引,必要时予脱水、降血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脑清喷鼻微乳(主要成分有麝香、川芎、三七、冰片、石菖蒲、薄荷等)喷鼻,2喷/次(每喷含生药相当于麝香酮0.005 mg),3次/d。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外观与脑清喷鼻微乳剂相似的安慰剂(主要成分与脑清喷鼻微乳相同,但有效浓度稀释至1/10)喷鼻,2喷/次,3次/d。疗程均为21 d。分别在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进行疗效评定。

1.6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的变化。安全性指标分别于纳入前1 d及治疗结束时进行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无菌条件下于上午7时~8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2 mL,血浆标本置于-20℃冰箱内待批量测定,SOD活性检测采用化学比色法,脂质过氧化物、GSH-PX活性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分别于治疗前1 d,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进行评定。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5]。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l~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

2.2 疗效观察

2.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清喷鼻微乳对脑出血急性期有效。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2.2.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1 d、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相应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第21天相应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第21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1 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分,x±s)

2.2.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两组病例治疗前1 d、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相应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第21天相应的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MBI评分第21天较治疗前1 d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MBI评分比较 (分,x±s)

2.2.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LPO、SOD、GSH-PX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治疗前LPO、SOD、GSH-PX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87 9、0.737 7、0.429 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LPO降低(P=0.031 0),SOD及GSH-PX升高(P= 0.041 5,P=0.001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急性脑出血治疗过程中LPO、SOD、GSH-PX均有显著变化,脑清喷鼻微乳治疗脑出血过程中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结果见表4。

表4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LPO、SOD、GSH-PX检测结果比较 (mmol/L,x±s)

3 讨 论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最常见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脑出血患者逐渐增加,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的死亡。该病属中风中的出血性中风范畴,《内经》云:“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其病机可大致总结为风阳暴张,风火相煽,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血溢脉外[7]。脑清喷鼻微乳组方由邵念方老中医经验方脑通滴鼻液加减化裁而来,由麝香、三七、冰片、川芎、石菖蒲、薄荷等组成,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后,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微乳喷鼻制剂。方中麝香、冰片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为君;石菖蒲、川芎、三七开窍醒神、活血化瘀,共为臣药;薄荷芳香走窜,载药上行,引药入肝经,兼为佐使。五药共用,共奏开窍醒神、行气化瘀之效。因此,能有效促进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自由基损伤是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主要病理机制之一[8]。脂质过氧化物是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其含量直接反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速率和程度,其水平可反映体内氧自由基的变化[9]。SOD是一种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其活性变化可间接反映组织中氧自由基水平的变化[10]。急性脑出血性疾病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急剧增强,从而造成了病理性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加。GSH-PX是活性H2O2的清除剂,它能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11]。本研究结果证明脑清喷鼻微乳经鼻给药能有效清除急性脑出血患者自由基,考虑其可能机制为:经鼻给药,有效透过血脑屏障,发挥中药清除自由基的药效;药物刺激鼻腔,对循行鼻腔的经络起到良性的刺激,从而发挥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促使身体自我调节而清除自由基。

[1]武晓玉,高永良.经鼻黏膜进脑给药途径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8):561-564.

[2]卢正娟,王幸,沈莉,等.急性脑出血后早期抗自由基治疗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10):1 685-1 686.

[3]徐攀,杜守颖,黎迎,等.经鼻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28(2):247-251.

[4]黄勇华,祝维峰.脑清喷鼻微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药材,2012,35(1):167-169.

[5]陈颖,陈英梅,祝维峰,等.脑清喷鼻微乳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6(7):790-792.

[6]宋凤兰,陈颖,祝维峰,等.气相色谱法测定脑通喷鼻微乳中麝香酮的含量[J].中南药学,2013,11(1):50-52.

[7]吕士君,焦久存,牛玉国.脑出血中医病因病机之古今[J].辽宁中医杂志,2008,34(11):1 541-1 542.

[8]李玲,陈康宁.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9):1 992.

[9]马茜,王满侠.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8,24(3):39-40.

[10]林昌福,于朝春,齐一龙.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5):362-364.

[11]赵世元,孟刚,黄华艺,等.急性脑出血性疾病与血浆过氧化脂质,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关系的研究[J].华夏医学,1999,12(2):147-149.

(编辑:翟春涛)

R743.34

A

1671-0258(2015)01-0034-03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2C23151633)

祝维峰,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gzszyyzwf@sohu.com

李丽霞,主任医师,E-mail:llxia701@126.com

猜你喜欢

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预后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