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工会宣传工作也要互联网+

2015-12-23刘亮高

魅力中国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宣传工作互联网

刘亮高

摘要: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新风被迅速吹拂到了各行业、各领域,以网络电视、微博、微信、校园网络平台、手机APP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渗透到高校教职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己成为工会工作的新阵地。因而互联网+对高校的工会工作尤其是工会宣传工作势必会产生重大影响,具体有重要的工作意义。

关键词:高校工会 宣传工作 互联网+

时下,“互联网+”的新风被迅速吹拂到了各行业、各领域,以网络电视、微博、微信、校园网络平台、手机APP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正日益渗透到教职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移动环境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工会工作尤其是工会宣传工作势必会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一些人看来,“互联网十工会宣传工作”无非就是发发校内网简报,建建QQ群、微信群。在这种思维的导引下,不少基层工会组织虽说也触网了,但仍是传统公文、材料上传网页,微博、微信开通就成“僵尸”,QQ群、微信群也“没人冒泡”……如何让工会宣传工作搭上“互联网+”快车道,焕发更多的生机和活力呢?

一、准确把握“互联网+”给高校工会宣传工作带来的机遇

(一)“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传播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通常情况下,工会工作主要以各类座谈会、会员实践、福利保障、工作简报通知、拓展服务等为主要内容,而在新媒体发达得如火如茶的今天,论坛BBS、手机报、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的应用,已經成为各行各业做好工作必须应用的传播载体和无形广场,各类应用知识和心灵鸡汤信手拈来,学习生活资源的获取途径也会更多,服务内容也更丰富,有效资源的共享性也会更高,因而对高校工会会员的吸引力更大。

(二)“互联网+,,模式下的新技术为宣传工作提供了多元的表现方式。高校工会宣传工作在传统说、做、听的模式下,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以声音、文字、图像等多元的表现形式生动表达教育内容,打破原有枯燥的说教方式,扩大职工群体和工会工作的宣传,传递学校党委和工会的声音,引导职工队伍的舆论,让工会成员在有形、有声、有样中直观的升华思想,获取工会信息,感受工会服务,从而使传统的工会工作方式由单一变为多样,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互联网+,,模式下的传播环境有利于增强工会宣传工作的互动率。新媒体技术所改变的信息传播方式,赋予了与周边人创造与分享的机会,这种双向互动使接受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工会会员在参与工会宣传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如在线言谈、网上维权、线上办事、网络服务等。还有以及现在广泛采用的互动吧,既能把线上线下的人员组织起来,又能把内容和信息传送出去,还能让接受者时刻感受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四)“互联网+,环境下的宣传速度有利于提升工会宣传工作的时效性。以往工会宣传工作往往局限于发发新闻稿,贴个通知,会员对此积极性并不高,有的还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但在现今媒体发达的今天,组织管理者与受众可以平等、轻松地交流,增强双方间的信任度,及时快速的发表观点和思想,则有助于工会工作者及时掌握会员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准确把握职工思想情绪,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职工思想工作,了解会员关注的热点问题,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和措施。既增强了做好工会工作的针对性,又提高了工会工作宣传的时效性。

二、深刻认识“互联网+”给工会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网上舆情复杂多变,容易造成员工的思想模糊混乱。互联网是“全球的网络”,有时一些互联网的信息,把认识问题、学术和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敏感、热点、焦点问题交织在一起,情绪化认识、个人主义思考、极端认识偏差与不法水军的渗透交织在一起,这无疑增加了人们辨别真假、判断是非的难度,容易造成职工群众的思想混乱。使得会员思想与单位建设发展不齐步,与社会主流价值不同心。

(二)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弱化了职工的社会道德底线。互联网的高度开放,各种腐朽思想、文化垃圾和有害信息乘机而入,广为传播,危害了职工群众尤其是青年职工的身心健康。同时,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惩罚力度的微小性,既容易蒙蔽不明真理人员,也淡化了现实社会诸多首先约束,给社会主流价值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三)民意诉求加速扩散,为职工群体性事件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任何一个想法都有可能导致一些人形成网络群体的紧密结盟。不正当利益诉求经过网上炒作助推、有可能催生“网络暴民”和“语言暴力”,直接或间接激发单位内部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隐患和威胁。

三、浅谈“互联网+”模式下做好高校工会宣传工作的想法

(一)转变工作理念,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应对”

高校工会的宣传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常有常新,既要坚持守土有责,还要主动应对。要利用“互联网十”模式下的先进媒体技术平台,建立可信、可管、可控的宣传思想网络阵地。要在工会各级干部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整理、分析信息源源的技能,进而提高工会各级干部“懂网用网护网”的能力;要充分关注会员通过QQ"博客、微博、微信等个人即时通讯手段和工具进行的社交活动,对会员中出现的非主流、消极声音及时加以沟通、引导和交流。

(二)转变话语内容,从“一方发话”到“百家争鸣”

高校教职工会员思想活泼,学校工会要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内容,力争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引人入胜,贴近实际,才能受到教职工会员的青睐。一方面,高校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创新理论,还有独有思政中心。其次,要与时代背景、社会潮流相结合,要与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相结合,讲好行业人物,写好学校故事,传播好学校声音;再次,要系统、客观、深入的解读当前网络社会出现的现象和问题,通过采用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现,不断增强教职工会员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辩识力和自觉抵制力。

(三)转变话语风格,从“主题曲”到“家常莱”

工会工作特别在宣传工作上,要学会放下姿态,放低身段,改变传统说教式的“主题曲”,构建和运用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引导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家常菜”,提高宣传思想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借助部分教育网站在高校教职员工的影响力,以及学校综合信息平台和APP平台,专门发布学校工会工作专刊,推送立意深远的工会建设、员工思想等主流信息,进而不断提升网络信息内容传播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四)转变工作形式,从“单打独斗”到“一呼百应”

工会宣传工作不能再单打独斗,需要工会人员尽快创新工作形式。从学校工会层面看,有必要整合北京市工会平台、学校综合网络平台、微信平台的优势、功能和资源,为工会宣传打造实用的、有亮点的、功能集中的、贴近实际的微信平台公众号,开辟工会通知、会员风采、会员活动、在线办事、网上维权、指尖调查等多个菜单,努力构建成为一个网上直播、互动交流、全面展示、多部门联动的集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视听化、网络化的高校工会宣传的新平台,把最新、最准、最贴近工会会员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使得工会和会员沟通无障碍。

参考文献:

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会工作的意见》(京发(2014)6号)

2、陈玉磊太仓工会搭建URP平台打造“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模式

3、任建强宁夏总工会《以“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推动工会管理创新》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宣传工作互联网
新时期党委宣传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宣传工作的对策
试论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及途径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高校宣传工作的现状与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