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2015-12-21王善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8期
关键词:洼田脑炎病毒性

朱 军 王善娟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1)儿科 2)血液内科 开县 405400

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观察

朱 军1)王善娟2)

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 1)儿科 2)血液内科 开县 405400

目的 探讨多种感觉刺激对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冷刺激、手法机械刺激、主被动训练等多种感觉刺激对患儿的口咽部、舌、唇、软腭进行治疗,时间20d。对比2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结果 2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治疗前后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饮水试验评分和治疗效果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多种感觉刺激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病毒性脑炎伴吞咽障碍患儿的吞咽功能,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感觉刺激;吞咽障碍;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科中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易造成患儿的智力、语言、肢体活动出现功能性障碍[1],对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生命威胁。吞咽障碍作为病毒性脑炎患儿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轻者出现摄取、吞咽困难,严重者出现肺炎、窒息、营养不良及脱水等症状[2]。传统常规治疗只能通过药物对病变部位进行恢复,时间长、见效慢,如何快速有效地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吞咽障碍,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我院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对病毒性患儿的吞咽障碍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2-08—2014-04收治伴吞咽障碍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脑炎和吞咽障碍诊断标准,经洼田饮水测试均为Ⅲ级以上,全部患儿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能够同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排除存在严重认知障碍、<5岁不能进行配合训练检查的患儿,既往有其他影响吞咽功能的疾病,如先天性口腔及咽部畸形、脑瘫、重症肌无力等。本研究在患者的知情同意下进行,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方法 治疗期间,2组均针对病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给予鼻饲,1次/5~7h,鼻饲量保持在150~200mL,每天进行3次口腔护理,并每周更换胃管,避免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保证患儿正常的生理需求。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进行干预治疗,通过对患儿的舌肌、咀嚼肌以及软腭的提升训练,同时在医护人员的相关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相关的吞咽口水动作训练和呼吸训练等,4次/d,时间20d。治疗组采用多种感觉刺激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冷刺激口周及患儿的吞咽反射区:将棉签用5%的葡萄糖溶液蘸湿冰冻后,蘸少量的水对患儿的腭舌弓、腭咽弓、软腭、舌后部及咽后壁进行刺激,促进吞咽反射。每日餐前进行治疗,有助于患儿形成条件反射。(2)手法机械刺激:对患儿的舌头进行反复的按压、揉捏,用手指对软腭进行小幅度的快速震动,并轻揉舌骨下的小肌肉。(3)舌肌、咀嚼肌主被动训练:对舌肌、咀嚼肌进行按摩,再张口努力做舌头前伸、收回的动作,舔左右口角、上下唇及软腭部位,咬紧牙齿进行左右磨牙,各项动作反复20次,磨牙时最好在下颌角处感觉到咬肌的收缩。咽部进行内收训练,鼓腮、吮吸、深呼吸各10次。训练时可用棒棒糖置于患儿唇中央、口角、上下颚引导其舌头活动。以上各项训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每日进行4次,治疗时间为20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测试评分对2组进行吞咽功能的情况评定,并按照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吞咽障碍基本消失,饮水试验等级提高1~2级,生命体征良好,无并发症出现;有效:吞咽障碍有所好转,饮水试验等级提高1级,营养状态良好;无效:吞咽障碍无明显变化,饮水等级大于Ⅲ级[3]。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n(%)]

2.2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感染疾病,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4],对患儿的身心发展、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给其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病毒性脑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大大降低[5]。而病毒性脑炎治疗后,患儿出现的智力语言障碍、肢体活动障碍及吞咽障碍等并发症却未受到相应的重视[6],不少患儿家属认为这些问题会随着疾病的恢复而逐渐康复。吞咽障碍作为最常见的病毒性脑炎并发症[7],如果不对其及时进行相应性的恢复训练治疗,患儿由于吞咽障碍往往会造成摄取、吞咽困难,极易出现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严重时会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窒息现象,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8-9]。因此,对患儿出现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对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传统的常规护理治疗和训练未能起到很好的临床效果,多数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未得到明显改善[10]。本文治疗组经多种感觉刺激治疗后,病毒性脑炎患儿吞咽障碍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02%,而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护理患儿的总有效率仅为30.23%。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也可以看出,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患儿吞咽障碍的整体改善情况明显好于传统护理治疗的患儿。

多种感觉刺激治疗之所以能够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吞咽功能障碍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吞咽障碍患儿进行各个阶段的训练治疗[11]。舌肌、咀嚼肌的主被动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舌头、咽喉、口腔等吞咽反射区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帮助患儿形成吞咽功能的条件反射[12],防止其吞咽功能肌群的功能性萎缩及废用性功能退化。对呑咽反射区进行冰冷刺激可激发高阈值的感觉神经纤维,有效提高吞咽功能反射区域的敏感程度[13],激发了吞咽过程中所需的相关肌肉神经活动,使吞咽反射更加强烈。叩击、按摩、揉捏等手法机械刺激能够对患儿梭运动系统起到积极作用,引发其反射区快速运动应答[14]。通过本试验进一步验证,在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病毒性脑炎患儿采取多种感觉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吞咽功能,改善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15]。

综上所述,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多种感觉刺激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吞咽反射区的敏感程度,改善吞咽肌肉群的运动能力及协调性,多种感觉刺激能够有效地对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1]窦娜,马素慧,陈长香,等.易化区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68-169.

[2]白璐,杨文伟,李轶,等.严重意识障碍患者对唤名和音乐刺激的脑电反应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3,32(4):440-447.

[3]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569-573.

[4]Nishida K,Matsumura S,Taniguchi W,et al.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sensory stimulation-evoked neuronal activity of spinal dorsal horn neurons analyzed by in vivo calcium imaging[J].PLoS One,2014,9(8):e103 321.

[5]尹丽丽.针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57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3,54(9):766-768.

[6]许若晴,范刚启.卒中后吞咽障碍针灸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12,32(11):1 054-1 056.

[7]兰月,王茜媛,徐光青,等.表面肌电生物反馈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即时效应[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05-409.

[8]李莎,鄂建设,覃勇,等.针刺结合颊肌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口腔期吞咽障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3):221-223.

[9]吴卓华,刘磊,吴宜娟等.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 351-5 352.

[10]Gandolfi M,Smania N,Bisoffi G,et al.Improving Post-Stroke Dysphagia Outcomes Through a Standardized and Multidisciplinary Protocol:An Exploratory Cohort Study[J].Dysphagia,2014,29(6):704-712.

[11]钟元枝,罗荣,樊爱军,等.辅助检查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2,33(6):830-832.

[12]Sun P,Piao H,Guo X,et al.Gliomatosis cerebri mimicking acute viral encephalitis and with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partial lesions:A case reportet[J].Exp Ther Med,2014,8(3):925-928.

[13]陈勇,吴华平.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4):1 863-1 865.

[14]周晶,秦新月.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3 975-3 977.

[15]王雪芳,熊华春,宋丽娟,等.综合疗法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吞咽障碍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6):1 272-1 273.

(收稿2014-09-10)

R512.3

A

1673-5110(2015)08-0049-02

猜你喜欢

洼田脑炎病毒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警惕病毒性脑炎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