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彩球舞广泛流播中动作特点的韵味探议

2015-12-18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彩球蹴鞠球手

薛 峰

(集美大学音乐学院,福建厦门 361000)

福建闽南民间舞蹈《彩球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踢鞠”运动。后闽南人吸收梨园戏《郑元和》“亚仙踢球”桥段中的经典动作,以及融入其他民间舞蹈动作,最终形成了今日所见的闽南彩球舞。可以说,闽南彩球舞既是体育运动与舞蹈艺术完美结合的代表,同时也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因此,研究彩球舞的动作特点及韵味,其实就是以舞蹈角色、舞蹈动作为切入点,通过详细地分析进而挖掘出隐藏在舞蹈背后的文化现象。

1 闽南彩球舞的源起概述

闽南彩球舞的形成并不是单一的,它是由民间体育、民间舞蹈、民间戏曲集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彩球舞源起于古代的“蹴鞠”运动,其历史时期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代的“踢鞠”,《战国策》曾曰:“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蹴鞠”只是与“斗鸡”、“走狗”并列的民间体育,几乎看不到舞蹈的影子。汉代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政局的稳定、百姓的相对安定富裕,以“蹴鞠”为代表的民间体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尤其是当“蹴鞠”在皇室宫廷、达官显贵、富家子弟间风靡时,更是强力推动了这项运动的普及。“蹴鞠”运动与艺术具体何时结合,我们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蹴鞠”与艺术的结合是“蹴鞠”运动演变的方向之一。当“蹴鞠”运动与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结合后就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蹴鞠舞”,而“蹴鞠舞”可被视作为彩球舞的雏形。

唐宋时期,随着中原仕民南迁,“蹴鞠舞”开始向南传播,并最终在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等地扎根发芽、传承至今。犁园戏《郑元和》讲述的是唐代状元郑元和与义妓李娃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原本发生于中原地区。当它传入闽南地区后,被当地的戏剧家改编成了具有闽南特色的南戏《郑元和》。而与此同时,“蹴鞠舞”也恰好传入闽南地区。于是,当地人就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彩球舞”。因此,我们可以说:“彩球舞”源起于“踢鞠”、成形于“亚仙踢球”。于是在宋元时期的“蹴鞠舞”在闽南传播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再一次的“华丽变身”,即开始与犁园戏剧相结合。根据民俗学家的研究,华南折子戏地介入让“蹴鞠舞”变为了“彩球舞”,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就是《郑元和》中的“亚仙踢球”场景。在“亚仙踢球”中,义妓李娃操着一口浓重的闽南话,身着艳丽的服饰,和着音乐、踩着鼓点、踢着蹴鞠,翩翩舞起了“蹴鞠舞”。

具体来说,折子戏《郑元和》对民间“彩球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角色的设定与服装的区分两个方面。我们知道,结合之前的“蹴鞠舞”只是蹴鞠运动的变种,只是加入了音乐、节奏而已,并没有划分具体的角色,也没有统一的服装。但到“亚仙踢球”之一,“蹴鞠舞”就开始规范化、统一化以及地方化了。首先表现为角色的设定。现在的“彩球舞”设计有旦角、丫鬟、丑婆等形象,有些地方也称为娘、婢、女丑。扮演者除司球外全部为女性,但女丑也可由男性扮演;其次表现为服装的区分。为了体现犁园特色以及区分角色的需要,舞中的旦角、丫鬟、丑婆、司球等都会身着相应的旦装、小旦装、彩婆装、球手装;最后体现在语言的地方化。自从“彩球舞”传入闽南后,不管是“亚仙踢球”中的李娃,还是舞蹈中的诸人物,她们都操着闽南话,彰显了闽南文化的影响。当然,除此之外,闽南文化对于“彩球舞”的影响还有诸多方面,我们将在第三节作详细的探讨。

2 闽南彩球舞的动作人物解析

“彩球舞”也被称作“贡球舞”、“碰球舞”、“踢球舞”,顾名思义,也就是说“彩球舞”需要舞者以脚踢球、以手抛球、以身碰球。总体上来看,这些动作也就构成了彩球舞的基本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彩球的碰、接、颠,现在的彩球只是道具,通过球竿可以用手拿着。如若从角色的角度看,我们也可以进行动作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彩球舞”中,球手(专事司球)、女性舞者(例如旦角、丫鬟)以及彩婆(例如丑婆)是其中主要的舞蹈者。因此,对于他们动作的分析也就是对彩球舞的动作解析。

球手专事司球,是整个舞蹈队伍的领舞,男女都可扮演司球手。因受犁园戏影响,球手的步伐以戏曲科步为主,具体表现为碎步、蹉步、踢步、跳步。在整个身体动作方面,球手融入了南少林武术中的部分动作,例如“三股叉”,进而演绎出了“抖球”、“滚球”、“颠球”、“晃球”等极具观赏性的技艺动作。在表演时,须保持身体各部分的灵活协调、配合默契,保证彩球以身体为中心的“左萦右拂”、“上举下坠”、“左右滚动”。当然,有时为了增加舞蹈的刺激性、观赏度,也可以把彩球高高抛起,再轻巧接住。球手的基本组合动作有:背后的“滚球”、“转球”;身前的“抖球”、“滑球”;左右的“晃球”、“绕球”;手上的“绕球”、“滚球”;空中的“弹球”、“抛球”;腿部的“绕球”等。可以说,球手的动作基本穷尽了身体各部分,将彩球与身体充分融为了一体。

女性舞者指的是“踢球女”,一般为若干个女性舞者(4-6名青年女子)。在戏剧中,“踢球女”指代的是“丫鬟”(也可以是披红戴绿的闽南村姑)。她们通常着统一的服饰,头扎戏曲发髻,手拿丝帕,在球手的引领下翩翩起舞。和球手一样,女性舞者的动作也充分体现出了戏曲艺术与蹴鞠运动的影响。她们的脚步动作模仿戏曲科步,主要以“踢步翻”、“卧点蹲”、“双垂手行”为主,比球手的步伐动作少,但难度相比较大。舞者的身体动作主要围绕彩球进行,表现为“顶、托、碰、接、垫、踢、点、引”。在音乐的配合下、在球手的引领下,女性舞者交叉展现顶球、托球、接球、垫球、踢球、引球、逗球、抢球等基本动作以及动作下的队形变化。

彩婆是“彩球舞”中特有的女丑形象,它的原形来源于《郑元和》中的鸨妈李妈。在戏剧中,李妈是以逼良为娼、唯利是图的形象出现的,她极力阻止已身无分文的郑元和与李娃的私定终身。于是,人们为了表达对李妈的憎恶之情,于是在“彩球舞”中便设计增加了“彩婆”形象,让其在舞蹈中尽显滑稽可笑之能事。“彩球舞”中的彩婆一般身着大红袄,头饰“丁香髻托”,脸上涂脂抹粉,尽显鸨妈的妖里妖气。而彩婆在舞蹈中的一些不合常理的动作,例如背身抢球、用脖接球、双肩颠球等,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彩球舞”的生动风趣。应该说,彩婆角色的设定是闽南“彩球舞”的一大创新,它不仅使得舞蹈的表演情境更加完整,而且让彩婆盘活了整个舞蹈队伍,“踢球女”要么围球而舞,要么就是围婆而舞。

3 闽南彩球舞动作文化韵味探议

从闽南“彩球舞”的角色设计与动作解析上,我们基本可以总结出以下文化韵味。

首先,南戏文化。南戏是中国百戏之祖,属五声音阶,结构形式活泼、自由,闽南地区所流行的是南戏泉腔。“彩球舞”与南戏文化的关系直接体现在折子戏《郑元和》上,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陈向群认为二者具有“吸收、依存”关系:《郑元和》吸收“彩球舞”成“亚仙踢球”,反过来《郑元和》又影响了“彩球舞”的风格,例如角色设定、服饰规范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南戏的介入才让“彩球舞”更加出彩。我们认为,南戏文化与“彩球舞”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当前闽南地区民间的文化主流,都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南戏在主动吸收“彩球舞”动作要领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彩球舞”的文化源头之一,它赋予了彩球舞粗狂外表下的犁园气息,使得彩球舞更具文化韵味。

其次,南少林文化。南少林发祥于泉州地区,始自晋唐、盛于两宋,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以武术为核心的南少林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艺术形式的“文化矿藏”、“文化源头”之一。“彩球舞”始自古代“蹴鞠”运动,而“蹴鞠”曾被用于军事训练,因此“彩球舞”中就自然而然的存有“武术基因”。正由于二者共同的“文化基因”,才使的武术与舞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从舞蹈动作来看,司球手的动作集中体现了南少林武术的影响。“三股叉”是彩球舞的标志性动作之一,它取材于南少林器械之一——三股叉。三股叉武术中的放收、伸缩、翻转、跳腾等动作都被演绎成了彩球舞中的抖球、滚球、颠球、晃球等。因此,我们认为,作为泉州地区的另一主流文化,南少林武术在与彩球舞并行传承的过程中也在相互渗透影响,也可称为彩球舞的文化基因之一。

再次,生存文化。“彩球舞”充分展现了闽南人的生存态度、精神风貌,即积极向上、乐观幽默、精诚团结。闽南人原居于福建北部及广东潮汕地区,依山傍海、临海而居。由于地狭人稀、资源少,早期的闽南人主要以从事农耕业与打渔业为主。历史上的闽南人除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以外(例如台风、旱灾),还要时刻面对国内政局动荡、外族入侵的风险,例如康熙年间的对台作战、荷兰人入侵台湾等。为了能够生存下来,面对天灾人祸,闽南人并没有自暴自弃、远走他乡,而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精明刚强顽强的生存下来。在这个过程中,闽南人的生存文化中始终透着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与精神风貌。闽南的彩球舞也自然受到了这种生存文化的影响,舞中的跳跃翻转动作、彩婆角色的设置都集中反映了此文化。

最后,发展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态,闽南的彩球舞在传承过程中展现出了极强的包融性、适应性,适时变化、适时演绎,最终成为了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集美大学的王莎莉详细探讨了彩球舞的这种发展文化。在她看来,彩球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多次的“流变”,包括形式的丰富、动作的流畅、道具的美观实用等。譬如为了增加舞蹈的美观性,将彩球改为了由16个藤圈套在一起的空心球,并加上彩铃、扎上彩绸。此外,在泉州地区还出现了“高跷踢球”,即将踢球舞和高跷舞结合起来,这在增加舞蹈技巧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舞蹈的可观赏性。事物是必须跟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样才能证其旺盛的生命力。彩球舞身上特有的发展文化让其具备了极强的适应能力,这在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为它的传承提供了可能。

结论

综上所述,闽南“彩球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南戏文化、南少林文化、生存文化、发展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我们保护传承彩球舞时须充分利用这些文化的积极作用。

[1]王莎莉.闽南“彩球舞”的演变和发展[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8).

[2]黄明珠.闽南《彩球舞》的舞蹈动作与音乐音腔的关系[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6,(5).

[3]章乐贝.闽西《采茶灯》茶婆表演与闽南《彩球舞》彩婆表演之比较研究[J].大舞台,2010,(12).

猜你喜欢

彩球蹴鞠球手
我国蹴鞠的起源与发展及消亡研究
对不起我犯规了
hoopanddreams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巧做圣诞彩球花环
蹦鞠
彩球的重量
摸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