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水湮灭考证

2015-12-18铭,马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黄河

杨 铭,马 捷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济水自古源远流长,经山东直入渤海,故称其北渎,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华夏“四渎”。四渎之称最早见于商汤时代,《史记·殷本纪》引《汤诰》说:“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汤诰》是商代早期之王商汤发布的文告,出自《史记》,具有相当的可靠性。现四渎中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水系尚在,唯独不见济水水系的存在,据考证,济水的湮灭与多种因素有关。

1 济水之源头

据考证,济水发源于河南省的济源市。《水经注》卷七·济水篇,引“《山海经》曰:王屋之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 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济源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水经注》卷七记载:“今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轵读zhi,即今济源市轵城镇)。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原城……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城西,东流水注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南,经絺城北而出于温(县)矣。其一水枝津南流,注于湨(水名,今在济源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锥指》四二记载:“济水出王屋山顶太乙池,地中东行90里,复现于此,其太乙池今亦涸矣”。今查勘王屋山及其东侧,为多种坚硬岩石组成,很难形成东行的地下河道。今据《济水探微》等资料介绍,在济源县城北2千米的济渎庙(济渎庙,座落于济源市区西北济水发源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内,临渊门北的济渎池(又名小北海、龙池)和珍珠泉共为济水东源,至今泉水清澈。因此,可以断定,济水之源出轵城北,今济源城。

2 济水之演变

2.1 济水的走势

《禹贡》中这样写道:“导水东流为济,入于(黄)河,溢于荥(阳),东出于陶邱北,由东至于荷(泽),由东北会于汶(上),又北东入于海。”这是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的济水大致走势。

成书于公元6世纪北魏的《水经注》卷七、卷八较详细地记述了济水的走势。济水从济源源头出,东南进入温县,在该县武德至今还残存着济水故道,名称仍延用济水。从县东南流,过隤城西,又南出巩县北,南入于(黄)河。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砾溪南,东出过荥泽北,又东过阳武县南,又东径(陈畄)济阳县故城南,又东过冤朐县南,又东过定陶县南,又东经陶丘北,径济阴郡南,东南流过乘氏县南,又东过昌邑县北,又东过金乡县南,又东过东缗县北,又东过方与县北,又东过湖陆县南,又南过沛县东北,又东南过畄县北,又东过彭城县北,又东南过徐县北,又东至邳睢陵县南入于淮。这是南济走势。

北济则从温县东北流,过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经酸枣县东南,又东经封丘县北,又东过平丘县南,又东过济阳县北,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巨野泽,由东北过寿张县西界,又北过须昌县西,又过谷城县西,又北过临沂县东,又东北过营县南,又东过梁邹县北,又东北过临济县南,又东北过利县西,又东北过甲下邑南,东历琅槐县故城北,只乐安博昌入海。这是北济走势。

2.2 济水的历史地位

历代皇帝为巩固其统治地位,常常兴师动众,祭祀名山大川。其中名山主要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及中岳嵩山;大川则为东渎大淮(河)、西渎大(黄)河、南渎大(长)江、北渎大济(水),即《尔雅》中所说的五岳四渎。坐落于今济源市城北2千米济水东源庙街村的济渎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唐贞元十二年(796年),朝廷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了北海庙。经历代增修,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布局有序,风景秀丽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该庙占地33万平方米,专为祭济水神而修建的,其规格高于江、淮、河三渎庙,现有唐、宋、元、明直至清末古建筑22座,碑碣石刻40余通。由于历代朝廷不断扩建,年年朝拜,庙貌长期不衰。为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系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享有我国北方"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战国时期,济水和齐长城一起共同承担着齐国的防御任务。《左传》:“晋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平阴在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后汉志》:“卢县有光里,今有广里铺,盖后人以名地”;《水经注》亦载:“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也”;《竹书纪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战国策》:“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清济,即古济水,它是《周礼·职方》所载“华夏四渎”之一,今为黄河所夺。当时齐国的西部及西北部,有济水和浊水双重水防。齐长城的钜防直接济水河畔,因河滨缺乏石块,则用土夯筑为城防,现在城基清楚,这就是各史书上记载的钜防,防门则是钜防的关门之一,因此“钜防”就是齐长城的西端起点。

济水虽浅而细小,但济水流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禹贡》:“王屋山在东北,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溢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入海,过郡九行千八百四十里”。见于济水浅而细小,唐太宗疑济水东不能入海,其大臣则以伏流为对。据《唐会要》记载:“济水发源于王屋山,其长度比江河不及十分之一,济水尤细微,与江、淮、河并称四渎,实为不称。唐太宗即曾以为疑,问许敬宗曰:济甚细而在四渎,河哉?对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水潜流而屡绝,状虽细微,其实尊也。”济水流域,贤相名将,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马懿、李商隐、韩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览济水,吟诗填词。唐朝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中写道:“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祭典,诏书亦三公”。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说:“古说济水伏流地中,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世传济水经过其下。东阿以济水所经,取井水煮胶,为之阿胶,用搅浊水皆清,人服之,下隔疏痰止吐,皆取济水性趋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今医方不载此意。”上述事实可以看出,历代臣民对济水的尊崇。但许敬宗等人的济水入海三伏三现说,却不能让世人苟同。《禹贡山川地理图》驳论:“今其(黄)河水不入荥口,则荥泽遂枯,尚言伏流,不其诬耶。”《锥指》四二也说:“若以入于河为伏,则谓之于河,洛入于何可为伏乎?”这一正一反驳得有理有力。从济水沿岸的地质条件看,从源头至入海(淮)口,多为黄、淮诸河的冲积扇沉积物,很难形成地下河,三伏三现显然是不可能的。从济水源头地势看,源于平地,海拔低,坡度小,积水又纤细,汇入黄河尚可,冲过滔滔黄河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反过来,黄河刚从孟津冲出峡谷,奔腾咆哮的黄河水,却有足够的能量截断济水,使其首留在济源、温县,身在黄河南,夺荥泽为源,再东流入淮(海)。这圆了《禹贡》:“沇水所出,东南至武德入河,溢出荥阳北地中,又东至琅槐入海”的说法。

2.3 荥泽的兴衰

《水经注》卷七引《晋地道志》曰:“济自(温县)大坯入河,与河水斗,南溢为荥泽”。卷七又曰:“昔大禹塞其滛水而于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济水分河东南流。”

前述济水涓涓细流,在大坯入河,与河水斗,南溢为荥泽,只能是神话,但古荥泽是如何形成的呢?它与巨野泽、梁山伯、菏泽等古湿地的形成,多与黄河有关,有三种可能:(1)古黄河自然裁弯取直的残留;(2)黄河决口冲刷的结果;(3)河身滚动形成的洼地遗存。明朝人刘天和在《问水渠》中称:“孟津而下,夏、秋水涨,河流甚广,荥泽漫溢至二、三十里”。《禹贡》所说的大河“溢为荥”、“荥波既渚”,荥泽的水是靠黄河涨水外溢补给的,然后再导泽为川,这种说法比较合理。

关于荥泽的消亡,清代《禹贡锥指》作者胡渭引《汉志》曰:“自平帝之世至明帝永平13年,汴决坏六十余岁,所漂数十县”,“济渠即荥渎,南北荥泽不过二十余里,则固在所漂数十县之中者也。河水泛滥,必至其处,历六十年而后己,填淤之久,空窦尽窒,地中伏流不能上湧,荥泽之塞,实有于此。”胡渭据《尚书》断定,荥泽至东汉乃塞为平地。《禹贡山川地理图》称:“荥本无源,因溢以为源,河口有迁徙,则荥之受河者随亦枯竭”。东周河徙以后,(大河)正流已趋东北,荥泽不可能时常获得鲜水,变成好像死水的内湖,结果便很易涸竭。梁山伯在金代因黄河改流,不过几十年即整个淤为平地,”是一明证。

2.4 济水的演变

黄河因泥沙淤积,一遇大的洪水,下游便决口改道。紧靠大河的济水时常受黄河的影响,随黄河的演化而演化。前述《禹贡》和《水经注》所记载的,济水从济源源头出发,东到琅槐(今广饶)县入海,是那个特定的时段济水的走向大势。南北魏时期,济水有时从源头出发,向东北于琅槐入海,史称北济;有时从源头入大河,从荥泽出发东南流入淮(河),史称南济。西汉末年,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王莽认为河水东去,其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祖坟不再受黄河浸泡,因此,他弃而不治,导致黄河大幅度南摆,造成南济水、汴渠等水系乱流,航道淤塞,漕运中断,田园庐舍皆被吞没,兖州(今豫北、鲁西、冀东南)、豫州(今豫东、豫南和皖西北)数十县受害。

总之,受黄河南北摆动的制约,济水时南时北,时断时续,时盛时衰。而济水的南北滚动,河南、山东乃至安徽、江苏、河北诸省的部分地区都受到很大影响,当时当地的百姓,都因濒济而起上一个吉利的地名,流传至今,如济南、济宁、济阳、济源等。

3 济水的湮灭

3.1 南济的早亡

济水本是涓涓细流,从源头至入海(淮)口,近1000千米,经过沿途蒸发、渗漏、蓄饮人用,损耗很大,一遇旱天,河水补给不足,极易断流。西汉时就出现过旱塞,唐高宗时又通而后枯。史载南济东汉时(公元25—220年)完全干涸,主要是黄河北移,荥泽得不到河水的补给,来自荥泽的南济成了无源之水,很快被颍、汴、涡诸河所替代,南济随之消亡。

3.2 北济的消失

北济在春秋战国时为不濡轨的小河;隋唐时已时断时续;北宋沈括说东阿取济水煮胶;隋开皇二年为祭祀水神而建了济渎庙,从唐、宋至元明清还不断扩建,说明北济至清朝还潺潺东流。涓涓细流的北济之所以存在这么久,主要有“中继站”巨野泽蓄水较多,不断给北济补水。后由于黄河、济水长期在巨野泽沉积泥沙,使大泽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今兰考东坝头)决口,涛涛黄河穿过巨野泽残水,袭夺北济河水道入海,从此北济水完全湮灭。

3.3 济水湮灭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知,济水的湮灭,不管是南济的早亡,还是北济的消失,都有其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有:(1)济水河短流量小,济水发源于海拔低、坡度小的平地,其长度从发源地至入海口不过1000千米,沿途流经的区域又不是多雨区,致使济水涓涓细流,极易受到黄河南北摆动的影响;(2)南济的补给主要靠黄河,黄河一旦北移,南济即断流;(3)河流泥沙的沉积,泥沙沉积造成北济的蓄水站巨野泽面积缩小,补给能力减弱;(4)河流袭夺的原因,黄河袭夺了北济河水道,使北济水完全断流;(5)河流本身的蒸发、渗漏,济水流经的区域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质为冲积扇沉积物,河流水量损失严重。人为原因主要有:(1)对黄河缺乏治理,细小的济水极易受黄河南北摆动的影响,黄河北移使济水缺乏水源补给,黄河南移就会袭夺济水的水道,而历史上朝廷缺乏对黄河的有效治理,甚至是置之不理,如王莽的弃而不治等;(2)人蓄饮用过大,济水流经的区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的经济肯定需要大量的水源供应,加之人口众多,蓄饮人用,损耗很大,如北宋沈括说的东阿取济水煮胶等。

4 济水湮灭的生态问题

4.1 削弱了济水流域洪涝的排泄能力

南济水的消失,使豫中、豫东、鲁西南及苏皖北部洪涝东排受到了影响,特别是豫北、鲁北、冀南的洪涝水缺少了一条直接入海的通道,对这些地区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4.2 使原济水流域土地沙化、盐碱化加剧

济水随黄河南北摆动的结果,河流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使济水流过的大片土地沙化严重,尤其是豫东、苏皖北部、豫北、鲁北等地。在济水河迹洼地,由于地下水位高,加上蒸发旺盛,盐碱地在豫东、豫北、鲁北等地星罗棋布,给当地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长期灾害。

5 结语

济水曾经是我国古代一条独流入海的大河,地位相当重要,但经过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她却消失成一条“名存实亡”的河流。济水的湮灭,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当地居民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这也警示人们,一定要保护好河流、保护好环境,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存环境。

[1]郦道元.水经注[M].长沙: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95.

[2]岑仲勉.黄河变迁史[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李书平,孔礼战.济水探微(中学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黄河
《东渡黄河》
悠悠黄河口,浓浓黄河情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黄河(组诗)
黄河
《黄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