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研究

2015-12-17张业蕾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培育价值观

张业蕾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研究

张业蕾

(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5)

价值观是人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形成中华民族奋斗合力的重要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如何切实有效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认为,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其生成的基础场域在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而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必须关注人们的利益诉求。这不仅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更有助于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作为自己的行为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

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总是其意识形态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不例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与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其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其所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因为如此,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本质上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所谓社会存在,无非就是人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 “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与社会心理”。就人们的价值观生成而言,“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与社会心理,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培育’的目标与社会基础一致时,两者自然相互促进;不一致时,‘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往往会被现实无情地击碎。”[1]考察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也会发现之所以不同的群体、个体会存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体所具有的生活观念不同。而生活观念的生成与个体生活实践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及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与个体所关注的利益需求及满足也密切相关。所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契合,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使之日常生活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价值,是哲学意义上而言的。哲学范畴的价值,是事物的性质和属性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人及其创造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关系。马克思曾经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我们也可以说价值是来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理论抽象。个体在现实生活世界里的活动,具体地讲,有各种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但是总体看来,个体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就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个体不是完全无意识的盲目的实践,而是会形成一系列对事物及活动的看法,如,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意义的,即形成关于价值的基本观念,并且,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又会引领个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以及价值关系的主观认识或表达。从价值观的构成体系来看,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观,由其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为一般价值观。

社会生活,顾名思义,是对人们所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向我们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而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毫无疑问,个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社会生活的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也是个体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马克思曾经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4]据此,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将人类社会的生活领域大体划分为四大领域,即:物质生活领域、社会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精神生活领域。

价值观与社会生活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场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已向我们揭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普遍存在的。而矛盾就是辩证统一。价值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生活是人们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源于社会生活的价值观对社会生活又具有反作用。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后,就会以一定的价值观去判断、评价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人们的判断、评价与自身接受到的社会生活价值启示一致时,就会认同现实社会生活的合理成分: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状况;反之,则难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全社会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我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可以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提供总体性的思维方式和根本价值取向。价值观与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价值观生成的现实基础场域,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理论离开现实生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所以,要想理论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彰显力量,发挥引领作用,也须回归现实生活。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人们的现实生活,才更有助于群众自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们生活世界的引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均简称为“决定”)。《决定》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后,社会各界掀起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相关问题的热潮。吸收各界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凝练为“三个倡导”: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经济成分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利益分配方式转变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就业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已经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个人双向选择,国家不再统一分配,而且国家层面大力鼓励创新、创业。此外,我国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等也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与社会领域发生的这些深刻的变化相伴随的,各种社会文化交汇融合,各种社会思想互相激荡,身处社会大变迁中的个体的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就显得必要而迫切。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培育,有助于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也是对现阶段人们迫切需要的有力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我们中华民族,与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是相契合的,与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是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同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的。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承载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凝聚人心的最强大的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人们的社会生活,总是在一定生活观念的引领下进行的。对什么是生活观念,不同的学者,看法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学术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将生活观念界定为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认识观念的综合。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生活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总体上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与消极腐化的生活观念并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将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导人们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消极腐化的生活观念,如权钱交易、诚信缺失等,使人们树立民主法治、诚实守信等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净化社会风气,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们形成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内容十分宽泛,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界定。作为学术领域中的科学概念,始于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创建该原理的同时,提出”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概念。马、恩在其著作中多次使用“生活方式”的概念,阐述有关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如,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的每个时代,都有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一定的生活方式。”[5]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呢?生活方式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概念。简言之,所谓生活方式,就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下的个体或社会组织等,在一定价值观的主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活动形式、行为特征的体系。一般而言,生活方式包含三个基本要素,有活动主体、活动条件和活动形式。其中,活动主体在生活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6]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体的生活方式,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受其制约;主体的生活方式,不是无意识的、随意的,而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主体的活动方式。价值观可以说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在主体思想上的反映,反过来又调节着主体的生活活动,规定者生活主体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的生活追求、生活态度和生活信念。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作为生活主体的人们能够自觉将其转化成科学、文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着力点

切实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根本上讲,是由特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所谓社会存在,就是人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与社会心理”。[7]“只有当学术界与党和国家的领航者都充分认识到‘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在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架构、文化氛围与社会心理,从而从夯实社会基础的高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才有可能在全社会成功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全社会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还须理清在人们的生活世界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最根本的是要关注并积极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利益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存在与发展有着利益的依托。纵观人类历史,可以发现,每一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冲突,从根本上讲,是不同阶级、阶层现实生活世界里物质利益冲突的反映。马克思就曾经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而一种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这种价值观所代表的利益关系,是否得到了各生活主体内心的认同。如果说核心价值观有其依托的物质基础,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现实的利益。这其实也向我们揭示,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为生活主体内心真正认同,并外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行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切实关注,并积极回应各生活主体的利益诉求。切实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喊空洞的标语式口号是无益的,必须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游离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之外,对主体的各种现实利益诉求不闻不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将难以取得实效,甚至还会引起人们的反感、排斥。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利益诉求也处在不断地变化中,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当人们现实生活世界里的利益状况发生变化时,也会引起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应地发展、变化。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切实有效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对现实的、具体的、不断变化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世界里利益诉求的回应与表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也向我们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与人们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化的现实利益相联系,解决好人们具体历史的、现实的利益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离不开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我们不能忽视对生活主体进行必要的价值观教育。列宁曾经说过,“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9]列宁在这里所讲的“灌输”,通俗地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培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人们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以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利益诉求为依托,尤其应与满足人们现实生活世界中的物质利益密切结合。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如果脱离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难以取得实效。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对人们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应注意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将抽象的、难懂的、理论化的语言,用人们听得懂的、生动活泼的、生活化的语言表述出来。在教育的内容方面,应注意同人们现实生活相结合,将解决人们现实利益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培育结合在一起,脱离人们生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是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深入发展,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加快推进,与此同时,我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个阶层重新分化、组合,并且还产生了各种新兴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外企管理技术人员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因工作、生活环境尤其是自身利益等因素的影响,秉持的价值观也不相同。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积极统筹各阶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并做出积极回应,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的社会认同,奠定坚实的基础。

面向人们现实生活世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将民生建设作为着力点。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关注民生发展,重视民生建设。解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是党一贯坚持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生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人们普遍反映的“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举措,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群众基础,必将为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提供强大的动力!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67,18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6]列宁全集(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9][10]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230,231.

A Study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Zhang Yelei
(School of Marxism,Linyi University,Linyi Shandong 276005)

Valu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world view.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core value pursuits of socialism,uniting people and generat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power.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 key to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s a part of the superstructure,values have their foundation in the real world that people live in.There ar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interest demands for people in reality.The effective cultivation of values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ests of people.This not only helps to sprea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but also helps people to tak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value guidance for their own behaviors.

socialist core values;normalization

B018

A

1671-5101(2015)06-0125-04

2015-08-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YJC710017);山东省青少年素质教育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4SZJ030);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J14WA08);山东省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研究项目(SDYSB150388);临沂市社科研究项目(2015LX046);临沂大学2014年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临大校办发2014[22]-59)。

张业蕾(1982-),女,山东青岛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

(责任编辑:丁忠甫)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蟑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