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手机新媒体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之探索

2015-12-16张阔海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手机实效创新研究

张阔海

摘要:本文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当借助手机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创新,并对具体的教学创新形式和创新实效性做了分析探讨,试图寻找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困境的新途径,改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手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创新研究;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53-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为“基础”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思想素质、道德品行和法律素养是做人的必备基础要件。无疑“基础”课是门做人的课程,它承载着解决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的重大问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该重大问题的落实。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手机已经成为必备品,探索将手机新媒体嫁接于“基础”课教学,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时代提出的新挑战。

一、依托手机新媒体创新“基础”课教学的必要性

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主体—客体”模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突出教育者的主体性,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客体看待。在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简单粗暴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频频被使用于“基础”课的教学中。这种依赖教育者的权威性来征服、改变受教育者的单向输出方式实在难以提升“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吸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的交往思想,借鉴西方哲学关于主体间性研究的成果,开创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成为了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主体—教育资料—主体”的关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尊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平等、理解和沟通交流中都受到了教育,教学成效明显得以提升。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在此过程中,“基础”课的教学无疑也需要完成方式上的转变。手机新媒体易于平等、双向交流的特点符合现代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成为“基础”课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形式。

2.互联网时代——手机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总网民数的88.9%。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校园里,手机网民的规模也相当大,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活的必需品。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可同时支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传输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低头一族”已经成为校园的一道风景。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迎合互联网时代手机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要求,与其限制、杜绝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不如化堵为疏,认真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特点及成因,研究好、掌握好手机新媒体,借助手机新媒体的各种优势,创新“基础”课的教学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二、依托手机新媒体创新“基础”课教学的路径分析

1.理论教学中探索“基础”课的“微课”教学。在国内,“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提出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最早兴起于中小学教学中,是针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行为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创新活动。“微课”应用于高校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微课”新颖的教学形式,精练、简短的内容,能够迎合“90后”大學生的求新求异的接受心理特点,而且“微课”容量小可以支持手机下载播放。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可以将“微课”的教学模式渗透到“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将它作为“基础”课教学的辅助手段。具体做法可以是:首先,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宗旨,积极选取大学生关心的与他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理论热点、难点问题,设计出精美的“微课”内容;其次,通过“微课”的教学设计,录制成“微课”,最后上传到课程教学网站,支持学生手机下载使用。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幽默风趣、网络化和生活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深入浅出中,寓教于乐地讲授热点、难点问题,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理论讲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有条件的中青年教师还可以在自己的“微博”中发布录制的“微课”,供学生收看并评价,对于学生积极的评论要及时给予回复,采纳合理化的建议,改进和完善“微课”的教学设计,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满意,最终使学生对“微课”教学能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毕生难忘”。

2.将“基础”课的“微信”研究式学习作为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手机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新“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成为必需。我们可以将“微信”的研究式学习作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新形式。研究性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精神,调动大学生学习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知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教师要求所带班级的每位学生注册一个手机“微信”公众账号,学生通过注册的公众账号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消息,每天只发布一条消息。消息必须符合:首先,必须是来源于大学生的生活,又高于大学生的生活;其次,必须是具有“基础”课程特色的“红段子”、励志短句、哲理箴言和警句良言等短小精悍的内容。为了创制出具有影响力的消息,引起同学和教师的关注,学生必须得进行研究式学习,激发创作灵感,创作优秀作品。最终成绩考核是根据学生创作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由教师打分和学生相互打分核定,教师打分和学生相互打分应设定加权系数,教师评价占比为60%,学生评价占比为40%。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释放出学生的学习智慧,又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基础”课学习的主体,增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三、依托手机新媒体创新“基础”课教学的实效分析

依托手机新媒体开展“基础”课教学创新能否取得实效,除了需要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载体之外,关键还需要处理好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积极性发挥这两个基本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基础”课的创新教学才有保障。

1.“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创新成功的前提。手机支持下的“基础”课的创新教学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实效无从谈起,光有教师参与的热情,业务技能缺失,教学也不能取得实效。所以,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基础”课教师队伍尤为重要。我们认为,队伍建设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健全和完善“基础”课教师的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从制度上明确教师的责、权、利关系,鼓励有想法的教师开展和“基础”课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对于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反响好的教师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那些想安心搞好“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能够放心地从事教学研究和探索,教学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才能得到激发。其次,需要加强对“基础”课教师队伍业务技能的培训。依托手机新媒体进行“基础”课教学创新是个新生事物,许多教师对手机新媒体的诸多应用功能还不了解,更不能熟练掌握,“打铁尚需自身硬”,为了保障教学创新的顺利实施,我们应当加强教师的业务技能培训。培训主要集中在“微课”的制作方法、制作技巧和手机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使用等方面,培训务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要让广大教师真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

2.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创新成功的基础。没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不激发他们的热情,依托手机开展的“基础”课的创新教学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样,必将重回独角戏的老路。手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于依托手机进行的“基础”课创新教学是有兴趣的,也是愿意参与的,关键就看我们如何调动。我们认为,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完善“基础”课的考核制度,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权重。“基础”课程考核形式不能简单地只以卷面成绩为准,应当实现多样化,通过提高课内实践环节在总成绩中的比重,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教学的吸引力,使学生真心愿意参与。如果说靠考核来让学生参与是被动的兴趣,那么通过提高吸引力的方式使学生真心喜爱就是主动的兴趣了。人所共知,愿意比被迫好。所以,要使学生真心参与并从中获益,我们还需要苦练内功,开发利用好手机新媒体,不断地推陈出新,創造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使他们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逐渐体会到“基础”课的价值所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自然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4-01.

猜你喜欢

手机实效创新研究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