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能力初探

2015-12-16李洪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翻转课堂

李洪波

摘要: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结合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学实际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将对物理教学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翻转课堂;物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20-02

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的竞争,在目前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1]。翻转课堂是目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其基本做法是打破教师在课堂授课,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视频等资料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2]。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充分理解物理教学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各个实验机会、物理教学各种课型动手实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吸引学生的新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将创新教学和灵活授课熔铸在一起,使学生在物理教学的课堂中学会创新创造。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翻转课堂模式

要改变传统教育思想以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意识到教师在教与学双方互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书本+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中学教师的教学素养的要求。当前教师亟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观念,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知识的获取,更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第二,教师需要多元性、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更好的胜任对学生创新性的引导和启发,那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第三,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分層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在很多课程中应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obert Talbert教授总结的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式如图1所示[3]。

笔者根据Robert Talbert的翻转课堂结构构建出自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式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构图,见图2。

二、具体措施

(一)内化网络资源,甄选整合资源

浏览并学习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cn)、优课网(http://www.uclass.com.cn)和其他数字教育网站相关视频资源,甄选以后设计提出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具体内容主要涉及提升课堂行为艺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习题课的策划、复习课的归纳、概念课程的探究等。全方位观看这些优质视频资源,将观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一一进行整理,编辑讲义,并在科组集体活动中集体讨论、修改,必要时请教校外专家对这些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和指导。

利用网络平台和各种聊天工具以及区域内的物理教师就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和互动,达到协作学习的效果。协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对话、商讨、争论等,这些协作学习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增强个体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翻转课堂模式下,每个知识点都存储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不仅能够实现本土化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实时交互达到知识、智慧和情感的交融。

(二)收集素材,确定新教学方案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教学新方案,主要分成两大部分:创建课前学习资料和组织课堂活动。

创建课前学习材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前学习主要是学生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和课前学习文本材料及教材,在课前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并自主解决一些问题,通过“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学会学习的自我管理。在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中,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控制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量,所以学生是课前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具体应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重要规律。

笔者在创建课前学习文本材料时,课前两天将授课内容主题文本的“课前学习材料”和微视频发给学生,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和补充。对于同学们在课前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纸质“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的形式进行统计和反馈。

确定视频要表现的内容,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效的电子资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大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是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关键点。多媒体在物理教学方面的运用,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先进时代气息的展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媒体以声像俱佳等表现形式使物理课堂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教学结构更加优化。信息技术具有表现力强、可控性、灵活性俱佳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不仅能将一些复杂和抽象的物理过程变得简单化、形象化,还能控制物理过程的生动和有序。一方面提高了物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和物理过程。

(三)组织课堂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根本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的活动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1)加强实验,创设课程学习的物理情境。在教学“显微镜和望远镜”时,学生自制样品,物理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构成。(2)巧设问题,提高探求欲望,提升创新思维。本环节主要是对“课前学习疑难问题统计”进行互动式解答。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喜开始。”在物理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这是物理教学中关键的核心。教导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设想,鼓励他们证明和推断自己的观点,促使他们自主探求以激发潜能,从而培养其创造力。(3)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现象,升华课堂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光交错的特点,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强大的冲击。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对模拟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各种各样复杂难懂的物理现象和运动规律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进而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时,利用视频录像和自己制作的Flash动画相结合,通过大屏幕投影仪,为学生播放渔夫捕鱼的一段动画视频,在这种情境下,引导和鼓励学生去思考:为什么渔夫很清楚地看到鱼在某个地方,然而使用叉子去叉却又抓不到鱼呢?通过这样生动直观的情境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相比教师的口头描述,亲眼看到的物理现象比直接听到的更容易让学生记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活动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所以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课堂上,需要教师针对本节内容,创建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课堂活动的设计,对任课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教学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课堂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不确定性增加,课堂生成的问题增多,而不确定性是真实的表现,是活的课堂,这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积极研究学生、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翻转课堂”的特点并且加大教育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不断胜任自己的角色。

三、结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理念创新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先导,其基础是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核心是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4]。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必将对我国新一轮教学改革影响深远。而中学“翻转课堂”尚处在尝试期,这些尝试能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效益,还需要广大的教师不断实践与改进,相信“翻转课堂”必会为中国教学改革顺利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现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12):57.

[2]疏凤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开放教学教育模式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软件导刊,2014,(4):193-195.

[3]洪明.教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4]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1-8.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翻转课堂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