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之必然性研究

2015-12-16郑立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48期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改革

郑立

摘要:慕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各种观点的碰撞争鸣,因其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特色,形式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课程内容丰富,必然引发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变革。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之一,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调整课程结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构建个性化课堂,从而加强慕课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109-02

一、慕课思潮的争鸣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化手段日益出现,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推动其变革。现今教育发展面对的被桑新民称为“乔布斯之问”的窘境:“为什么IT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小的令人吃惊?”[1]慕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自其发端以来,发展迅速,广受关注,在其日益为教育界所熟知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

(一)慕课的推动者

慕课出现之初,许多著名专家认为慕课是“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更是直言:MOOC是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正席卷另一边的传统大学。按照Udacity共同创始人兼CEO塞巴斯蒂安·特隆的估计,未来50年里美国4500所大学至多剩下一半。[2]比尔·盖茨2010年曾说:“未來5年,你将能够在网上找到最好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一所大学的都要好。”[3]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认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4]

(二)问题认识及冷思考

然而伴随着慕课的推广和广泛利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慕课自身的缺陷。就慕课完成率低的问题,约翰·丹尼尔爵士(2013)指出:“当前行为主义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10%或更低的成功完成率在哪里都是一场灾难”[5]慕课还引起了高校教授的反对浪潮,哈佛大学58名教授联名呼吁学校关注与edX合作中的学术伦理道德问题。[6]《高等教育篇年史》(The Chronicle ofHigher Education)报道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AAUP)认为MOOCs侵犯了教授们的知识产权。基于此,更多的观点开始转向理性思考。哈素·普拉特纳学院的CEO克里斯多夫·梅内尔(Christoph Meinel)教授认为:“MOOC是对传统大学的颠覆性延伸而不是威胁。MOOC不能取代现存的以校园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但是它将创造一个传统的大学过去无法企及的、完全新的、更大的市场。”[7]刘和海等也认为:“中国式慕课”的发展,不会颠覆所谓的传统高等教育,但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与深刻的。”[8]尼古拉斯·卡尔评论到:“无论如何,MOOCs将迫使大学管理者和教授们重新反思教学的意义和形式。”[9]

二、慕课发展必然引起高职教学模式变革

(一)慕课发展符合数字化时代发展特色,必然对培养时代精英的高校产生影响

数字化时代发展带动了科技发展和海量信息交流,互联网普及应用更是提供了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更快捷方式。对各种应用型新技术接受能力最强、掌握最快的人永远都是社会中的年轻人,他们代表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和力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掌握水平相对较低,但他们对新科技的应用和掌握程度毫不逊色于其他一流高校的学生,当慕课已在高校引起震动时,高职院校也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好慕课变革自身的教学模式。

(二)慕课的学习形式更加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传统教学体系中的相对逊色者,其经历导致了其对传统课堂形式的抵触情绪和对自信心的挫败感。慕课的碎片化教学内容与网络学习形式为其提供了全新感观的学习形式。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慕课中通关游戏类似的任务练习形式恰好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手机和wifi的普及覆盖,方便了大家利用碎片化时间上网学习和进行信息交流,辅导教师在线提供咨询帮助,也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畏难情绪。同时,高水平慕课的学习,也为这些没能进入梦想大学的学生提供体验一流教学资源的机会。正是有诸多好处,高职教育工作者才更应该利用好慕课,使之为实现高职教学目标而服务。

(三)慕课的蓬勃发展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囿于办校特色、自身规模以及生源数量等限制因素,难以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所有课程,慕课的特点之一便是优质资源在线免费开放共享,对学习者没有考试要求和地域限制,慕课碎片化的课程内容设计更是为其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满足了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慕课必然会成为高职教学过程的有益补充。

三、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教育教学模式包括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手段、时间训练等内容。在慕课发展背景下要想发展好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新审视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高职人才培养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教学中应在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融合慕课,建立产学合作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学模式要围绕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推行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

(二)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计划,促进高职优质教学课程资源共享

将慕课的学习加入到整体课程机构框架中,并出台政策,认可学生慕课证书,或依据其慕课学习配给学分,先把慕课用起来,再图发展。教学资源既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纵向流通,也要实现教师之间,甚至院校之间的流通。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也利于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信息化水平。

(三)鼓励教师探索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点,进行个性化课堂的构建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选定教学内容,并设计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比例,实行总体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层次、不同掌握程度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班级内部的分成次教学。

(四)慕课不是万能的

慕课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和课堂教学,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找到慕课、传统课堂与实习实训课程的最佳结合点,正确取舍,为我所用。

四、结语

高职教育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劳动水平的保障与提高。伴随着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慕课作为新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必然会推动整体高职教育的改革进程,只有结合当前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应对变革,才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桑新民,等.“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的深层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3,(3):30-41.

[2]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6.

[3]Mg Siegler.Bill Gates:In Five Years The Best Education Will Come From The Web[EB/OL].[2010-08-06].[2015-06-05].

http://techcrunch.com/2010/08/06/bill-gates-education/

[4]曹繼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

[5]约翰·丹尼尔.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发展前景——对由相关神话、悖论和可能性所引发困惑的深层思考[J].丁兴富,译.开放教育研究,2013,(3):42-55.

[6]Jaschik S. Harvard Profs Push Back[EB/OL].Inside High ED,[2013-05-28].[2014-02-03].

http://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3/05/28/harvard-

professorsdemand-greater-role-oversight-edx

[7]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3,(3):56-57.

[8]刘和海,李起斌,张舒予.“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基于高等教育核心价值取向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517-521.

[9]CARR N. The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 [EB/OL]. [2012-12-27].[2015-06-05].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featuredstory/429376/th-

e-crisis-in-higher-education/

猜你喜欢

慕课高职院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