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捡小狗”的美国外教

2015-12-16褚琳冰

国际人才交流 2015年2期
关键词:汉娜凯勒外教

文 / 褚琳冰

“捡小狗”的美国外教

文 / 褚琳冰

与流浪小狗的初遇

2012年2月,54岁的美国人凯勒(LuAn Keller)只身来到中国,在厦门大学任教。在中国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她捡到5只幼犬,自己养了两只,并替另外3只找到了领养者。

第一只名叫汉娜。初次相遇,它蜷缩在路上,浑身脏兮兮的,眼神有些茫然。看到它,凯勒毫不犹豫地走过去,轻轻把它抱起来放在怀里,就这样抱着走到了教室,因此那天的凯勒看起来十分狼狈。

我们当天上课也都有点不专心,总是要偶尔瞟一眼小狗——那个或玩耍或睡觉的毛茸茸的小东西。凯勒也是,她为此还向我们道了歉。但是后来,凯勒还是坚持把它放在布袋里,带来学校上课,这样持续了大概有一个月。她解释说,因为找不到人帮她照看,但也绝不能把这么瘦弱的小狗单独放在家里,只好随身带着。

当汉娜长大到了可以单独在家的时候,凯勒又收养了巴少。巴少年幼的时候,是被收养在班里一个男生宿舍的,后来他们发现,在宿舍照顾一只狗着实不方便,于是打算把巴少送到流浪犬收容所。但是有主人的狗狗显然不符合条件,为此他们干脆把巴少赶出了家门。巴少流浪在校园的时候,遇见了凯勒。于是那天傍晚,等待凯勒回家的汉娜多了一个小伙伴。

这是凯勒第一次养狗,一切都从零开始。凯勒不会中文,所以,作为她的朋友,我常常帮忙网购狗粮,或者为兽医进行翻译。后来有一次,我在凯勒家看到了已经成年的汉娜和巴少。它们虽是不明品种的土狗,却被凯勒养得非常漂亮。它俩都是中型犬,汉娜的毛是浅金色的,当它在阳光下上蹿下跳的时候显得更加油亮光泽;巴少的毛稍微长一些,灰黑交杂却十分干净,那天它躲在椅子下面一动不动,因为刚刚做完绝育手术,还在休养和缓神。

另外3只小狗的命运或多或少和汉娜、巴少相似——它们在流落街头、狼狈不堪的时候遇到凯勒,但是凯勒自己已无力再养,只好再寻新主人。这个过程十分曲折,也遇到过很多次新主人“退货”的情况,但是凯勒从不放弃,最终也让这些小狗找到了好归宿。

帮助身边人

对于她捡到小狗这件事情,刚开始我觉得是因为她善良有爱心。随着她捡到的小狗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凯勒跟小狗这么有缘?为什么她总能看见街道上、角落里有一双无辜的、期待的眼睛?

回想起来,我也有很多次遇到无家可归的小狗:年幼的时候常常是自己想抱回家但却受到家长的阻拦;长大了又觉得,自己还没有能力养活自己,更没有心力照顾另外一个小生命;有的时候同情心满满,却告诉自己:救得了一只救不了全部,这世界上有数不清的流浪猫狗以及流落街头的孩子,你没有能力救。

可是凯勒救了。两年5只,假如再有30年,也能救70多只了。这不仅是积少成多的问题,更是对这些小生命命运的改变,对于每一个生命来说,这至关重要。

随着我对凯勒的了解越来越深,看到她不仅救助小狗,也尽力帮助她遇到的人。我脑海里冒出“真正的人道主义者”几个字。

比如她对一位印度女孩的帮助。

凯勒曾经有两年时间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房东有三个女儿,前两个都早嫁,唯独小女儿想继续读书,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却不允许。凯勒知道以后,劝说女孩父母让她读下去,而凯勒负担所有学费,直到女孩毕业并且顺利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凯勒的无私帮助,女孩没有重复她姐姐们的命运。我感叹道:“这太了不起了!”凯勒说:“一个月也就折合人民币大概80块钱,对我来说不多,但却能改变她的命运。”

又比如她对我的帮助。

按照学校规定,每位老师的任课课时有限。但是凯勒热爱教学,她几乎把自己的空闲时间都用来无偿帮助她的“孩子们”——学习英语、陪练口语、写英文简历、写出国材料……总是有陌生的学生来找她,她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凯勒走在校园时,总是有很多学生笑着和她打招呼。

两年的时间里,凯勒一直都在帮我。多数时候虽说是练口语,其实就是“聊天”,在和凯勒的思维碰撞中,我也得到很多收获。

外教凯勒所收养的两只狗:巴少与汉娜

做一个关怀生命的“人”

刚认识凯勒的时候,我问她:“你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她纠正我的提问,说:“我只在厦门待了不到一年,认识的人也不多,中国这么大,有13亿人口,我能知道什么呢?我只是对厦门有一点点了解罢了。”是的,当我以为她知道的时候,她却常常说自己不知道、不够了解。我反思自身,意识到自己常常自以为是,常常对不了解的事情夸夸其谈。这件事影响了我的行动:大二的暑假,因为学校社会实践的需要,我第一次踏入新疆,怀抱着自知无知的虔诚去观察、去感受,颠覆了自己之前对新疆的刻板印象。此后,我再也不敢对自己没有踏过的土地抱有偏见,不敢轻易把任何人进行归类。

又比如有一次,我们聊起美国小布什总统执政的时候,她用到“美国侵略伊拉克”这样的字眼。当时听到这里,我暗自窃喜,心想美国政府虽然霸道,但美国人民也的确是比较友好的嘛。随后我们又聊到卢旺达大屠杀……凯勒哽咽了,眼里充满了泪水。她说:“这些其实是全人类的灾难……”那种难过的表情,仿佛是在为自己亲友的悲惨命运哀悼。那时候我才知道,当我们聊这些与“全人类”有关的话题时,她没有把自己当成美国人,没有把我们当成中国人,而站在客观的立场作评价。凯勒只是觉得我们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人”,在回忆我们共同的人类历史,并且希望不要再上演任何类似的悲剧。每每想起那场谈话,我也会眼里充满泪水。

此外,在她的采访课上,她会请到不同肤色的人作为我们的采访对象,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也让我们认识更多外国朋友。在凯勒的影响下,我学会了用宏观的角度看待世界和历史,也学会了从身边小事做到为他人着想,在细节之处关怀他人。

我是一个无知的年轻人,却幸运地能够遇见一位来自异国的忘年之交,凯勒用她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影响着我、引导着我。她没有教授头衔,却是我的一位人生导师。

在凯勒眼中,我是一位“智慧、独立、有主见、渴望学习”的“新女性”,还有着未知的岁月和人生等待我去探索。未来未可知,但是在我努力的方向中,其中一项是:不论年岁几何,身处何方,都要做一个感情充沛、关怀身边生命的“人”,并且像凯勒一样,把这一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猜你喜欢

汉娜凯勒外教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汉娜的惊喜
外教Lis的诗意生活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外教新词堂
外教新词堂
爱之声
外教新词堂
意识形态和海伦.凯勒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