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措施

2015-12-09任玉红于红燕

药学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仪器分析仪器教学法

任玉红,于红燕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10)

仪器分析是指借助精密的分析仪器,根据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来确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对于低含量组分的测定,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特点[1]。目前,仪器分析课程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化学、环境监测、工业分析、药品分析、食品检测等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或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如何能在教学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分析仪器的规范操作技能,缩短仪器分析岗位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一直是各高职院校进行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本文对目前高职《仪器分析》教学现状和教学改革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便对我院《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实践起到促进作用。

1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导致学生的知识与能力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也促使高职院校对《仪器分析》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学生原因 高职学院的学生有别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集中体现在3个方面:学生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尽管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却缺乏耐心。在教学中也发现,高职学生学习盲目,缺乏学习主动性,效率低下,这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弱有关,使得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不能够同步,较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1.2 《仪器分析》课程原因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较繁杂,包括的分析方法较多,使课程知识点显得零散,学生学习时难以抓住重点,普遍感到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亦难学;同时,仪器分析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发展速度很快,仪器更新换代较快,且仪器结构复杂,学生在学习时缺乏感性认识;通过企业调研发现,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脱节”,使学生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岗位需求。

1.3 教学方法原因 部分《仪器分析》课程内容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陈旧、单调,基本上是将知识强行向学生灌输,存在教师是主体,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重在理论知识的介绍等,而不管学生能理解和接受多少;部分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考核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考试方法单一,缺乏实验考核标准,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等。

1.4 教学条件原因 《仪器分析》所讲授内容主要是大型精密仪器,不能随便搬动和拆卸,与本课程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不足,讲授仪器结构和工作原理时不能进行现场教学和一体化教学,只能纸上谈兵;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而教材内容偏多学时数偏少;“双师型”教师偏少,很多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验,存在仪器操作技能及故障处理能力和经验不足等现象;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不适应课程体系改革要求。

根据上述种种原因,使得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措施

针对《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高职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教学场所建设 教学场所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职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保障,各职业院校非常重视教学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实践教学场所的建设与管理。建立了融教室、实训、实验于一体的“一体化”教学环境,教学场所应同时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实验实训等多种功能[2];建立理实一体仪器分析课程教室,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全真教学新平台,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探索“做中学”教学模式[3]。改革实验室管理模式,定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激情、自学能力以及查阅文献的能力,还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4]。

2.2 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改革,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以及满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据仪器分析岗位工作特点和过程,一些高职院校对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造。例如,以技能为重点,以实践为主线,编写一体化教材,每个章节增加“超链接”和“阅读材料”[2];根据职业教育特点,精选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大模块[5];赵粼等[6]把企业典型检测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衔接,形成若干个项目组成课程模块,使《仪器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更系统和规范。

2.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也指出要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各高职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了多种适合《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以引导文教学法为主,穿插运用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教学法、展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方法[2]。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领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凸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职业性的要求[5]。乔燕[7]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仪器分析》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任务,发现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增强,样品处理、仪器操作和维护方法更加熟练。周博[8]在教学中采用实训-理论-实训的教学方式,先进行观摩或仿真实训,然后在提问和讨论中完成理论知识传授,最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谭晓燕[9]在仪器分析教学中采用引导文教学法,通过收集信息、计划、决策等六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任伟等[10,11]采用项目教学法指导高职院校的仪器分析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仿真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12,13]越来越广泛,可以较好地解决培养目标和硬件投入的矛盾,企业具体工作项目过程虚拟实验化并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把行业的最新动态融入课程中,实现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

2.4 考核方法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已越来越被各高职院校所重视。例如,提出改革考核体系,多元评价[5];赵粼等[6]采用形成性考核与薪金制并行对学生进行考核,同时把百分制转变成千元薪金制,把分数折算成虚拟货币,让学生体验企业的管理模式。期末除闭卷笔试外,将课堂提问、技能考核也纳入课程综合考核,并编制实践技能考核试题、题卡、评分标准,采用随机抽题的方法进行考试[8]。权春梅等[14]采取“一做一考”的激励考核方式,即教师在完成项目教学实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与项目教学实验相似的另一个实验,并对学生进行考核,且只有通过该实验考核才能进入下一个学习项目,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黄维、谷燕等提出利用仪器分析仿真软件的智能评分系统检测学生操作情况,利用仿真软件自带的题库和标准化试卷,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评”,可随堂考核、随时考核 ,增强了考试成绩的客观性[15]。

2.5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各高职院校已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指出:“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各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例如通过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锻炼、代岗实习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培训、深入生产第一线学习锻炼、与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教师实践技能的培训,满足教学要求[4]。

3 结语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改善教学资源的配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指出:职业院校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教学流程改革,推动教学方法改革。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按照企业真实技术、业务流程,开发教材,整合课程内容。因此,对高职《仪器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顺应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1]苏少林.仪器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王大红.高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仪器分析》课程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6):72 -76.

[3]张文清.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1,6:35.

[4]于志伟,王芳.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科技纵横,2011,8:267.

[5]左国强,崔海燕.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苏盐科技,2013,3:22 -24.

[6]赵粼,阙斐.高职生物类专业群《仪器分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纵横,2011,21:345.

[7]乔燕.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3,27(2):92 -94.

[8]周博.高职专业《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75-77.

[9]谭晓燕.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3,1:27 -28.

[10]任伟.浅议在高职仪器分析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优越性[J].科教文汇,2011,12:42 -43.

[11]李晓玲.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1,30(5):203 -205

[12]牛红军,李爽.高职仪器分析课程仿真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1:68 -70.

[13]陈铭中,钟旭美,朱碧宁.仿真教学手段在仪器分析课程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20):76.

[14]权春梅,王庆,张黎娟,等.高职中药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及实施研究——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中药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43 -45.

[15]黄维,谷燕,刘红梅,等.仿真软件在高职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6:20.

猜你喜欢

仪器分析仪器教学法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慕课时代的仪器分析理论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