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译注本《〈杂譬喻经〉译注(四种)》谈汉译佛典整理出版中的问题

2015-12-08

关键词:汉译佛经标点

逯 静

(南阳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河南南阳473061)

由译注本《〈杂譬喻经〉译注(四种)》谈汉译佛典整理出版中的问题

逯 静

(南阳师范学院公共外语部,河南南阳473061)

近几年来,一些重要的汉译佛典,经过学者们的校勘、标点,甚而经过今注、今译后相继整理出版,孙昌武、李赓扬二先生的《<杂譬喻经>译注(四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就属于此类。笔者研读时发现其中尚有误校、失校、失译等多处问题,故有必要指出,以资从事出版工作者参考。

汉译佛典;整理出版;《杂譬喻经》

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因此要深入探讨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佛教文化是不容回避的。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一方面是靠僧众们虔诚的宗教意识和不懈的传教活动,另一方面则是靠佛教经典的翻译和流布。自东汉以来,汉译佛典可谓汗牛充栋。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一般的读者很难得到佛教经典。近几年来,一些重要的汉译佛典,经过学者们的校勘、标点,甚而经过今注、今译后相继整理出版,有的出版社甚至出版了汉译佛典今注、今译的系列图书(比如花城出版社1998年出版了“佛经文学经典”;中华书局出版了“佛教经典译注丛书”),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它对于佛教知识的普及和佛教文化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孙昌武、李赓扬二先生的《〈杂譬喻经〉译注(四种)》[1](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就属于此类,研读以后受益颇多。然佛典的今注今译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不仅需要具备佛教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历史、文学、语言等诸多领域。加上佛典义理艰深、名目繁杂,当时的一些口语、俗语等,个中条目亦常有误校、误译、误注者,现摘取数条,敷衍成文,旨在唤起佛典整理者的注意,以便将今后的汉译佛典整理出版工作做地更好。(引文及页码均据中华书局本)

一、断句不当

(1)汝于菩萨道三进,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后。(1/197)①

按:此句断句有误,“故”当属上句,此句当断为:汝于菩萨道三进故,我亦三反,推汝在前;汝心三退故,推汝在后。佛典中此类对话,“故”属上,表原因。如:梁宝唱撰《经律异相》卷第十一:“我于尔时,自投其身。以愿力故,即成肉山,高一由旬,纵广正等。(T53/57a)②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卷上:“水神见道人持戒如是不违佛教,将是道人至于岸上,因此道人至诚持戒故,一船贾客皆得不死。”(T4/533a)《众经撰杂譬喻》卷下:“天人语道人曰:‘蒙道人诵经恩福故,得免此鸟身,得为天人。’”(T4/541b)《译注》中《杂譬喻经·梵王长寿喻》:“梵王答言:‘我梵天中,次第有七十二人寿尽,我故不尽。复有三大福德天人寿终,我故不尽。以是因故,自谓为常。’”句中的“故”从上,断句甚确。所以“汝于菩萨道三进”句,“故”亦当从上。

(2)昔目连与诸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舍城乞食。(6/204)

按:《译注》断句欠妥,此句当断为“昔目连与诸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舍城乞食。”此句中的“俱”为“偕同、在一起”之义,佛典中习见,如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二:“吾今以请如来无着平等正觉,及众菩萨诸弟子俱,尽其半月。”(T15/494a)东晋失译《佛说因缘僧护经》卷一:“尔时僧护比丘与诸弟子俱,共诣舍卫国中祇桓精舍。”(T17/568a)此处“下到”当连文,不宜断开。佛经中此种用法较多,“下到”后直接接处所宾语,如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卷一:“法显等住此国夏坐,坐讫南下到宿呵多国。”(T51/858a)《大正新修大藏经》(后文简称《大正藏》)中此句断作:“昔目连与诸弟子俱,从耆阇崛山下到王舍城乞食。”

(3)在昔过世无量尘数之劫时,有菩萨名曰喜根,于大众中讲摩诃衍。(7/205)

按:《译注》将“时”属上句,不确,《大正藏》断句作“在昔过世无量尘数之劫,时有菩萨名曰喜根,于大众中讲摩诃衍。”佛经中“时有”常用于句首,如《经律异相》卷六:“诸魔沙门坏乱吾道,着俗衣裳,饰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炙肉,杀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时有菩萨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尚。”(T53/31c)《经律异相》卷十:“过去世时,迦夷国中有一长者无有儿子,夫妻丧明,心愿入山求无上决,修清净志,信乐空闲。时有菩萨名一切妙见。”(T53/51b)

(4)梵天对曰:“婆罗门者,多诸邪见,我若下生,不能为其作子。”(9/209)

按:此句标点有误,“者多”不当点破,当为“婆罗门者多诸邪见”。此不明佛经中常合字。此处“者多”合用即“著”字。《经律异相》卷十三:“梵天对曰:‘婆罗门者多诸邪见,我若下生,不能为其作子。’”(T53/64a)《大正藏》校勘记:“者多”,宋、元、明、宫本作“著”。《中华大藏经》校勘记:“者多”,资福藏、碛砂藏、普宁藏、永乐南藏、径山藏、清藏作“著”。《大正藏》标点“者多”未断开,可参。“著”魏晋译经中常见,张相、郭在贻、蒋礼鸿、梁晓虹等均已发之,诸位先生从中古佛经文献中找出大量实例,进行归纳分析,得出相同的结论,认为“著”“贪著”“恋著”“迷著”爱著”等“著”为贪嗜、爱恋义。其实,此处的“著”为佛教术语,“心情缠绵于事物而不离,谓之著。”如爱著、执著、贪著等皆为此意。“著诸邪见”是说婆罗门的教众心里缠绵不舍各种邪见。

(5)昔佛与诸弟子入舍卫城,欲乞食道边。见有一坑,举城污露诸不净物悉在其中。(15/219)

按:此句标点不确,当为“昔佛与诸弟子入舍卫城欲乞食,道边见有一坑,举城污露诸不净物悉在其中。”佛与诸弟子是入舍卫城乞食,而非在道边乞食,在去舍卫城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坑。《译注》标点非是。

二、释义不确

(6)将一沙弥,时复来下入城游观。衣钵大重,令沙弥担,随从其后。(1/197)

按:孙注:“游观,或称游行、行脚;按佛法,比丘平时得离依止,行脚乞食。”《汉语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收录词条“游观”释为“游逛观览”,查阅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等佛教辞书,均未见释“游观”为“行脚”之义者。“游观”佛教典籍习见,如后秦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一:“于时,菩萨欲出游观,告勅御者严驾宝车,诣彼园林,巡行游观。”(T1/6a)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二:“尔时,波斯匿王告御车人曰:‘汝今办羽宝之车,吾欲出外游观。’”(T2/724b)此均为“游逛观览”之义,释“行脚”不确。

(7)时彼夫妇为欲有儿故,求彼树神,三生祭祠,岁岁不绝。(9/209)

按:孙注:三生,谓三世转生。译“三生祭祀”为“三世转生,世世祭祀”。此注及译文均依据《大词典》“三生”条“佛教语。指前生、今生、来生。”《经律异相》卷第十三亦收此喻,此句做“时彼夫妇为欲有儿,三牲祭祠,累岁不遂。”两句对比,“三生”当为“三牲”可知也。三生即三牲,三牲就是祭祀时所用祭品,牛、羊、豕,俗谓三牲。佛经中不乏用例:梁僧佑撰《弘明集》卷十四:“故宣德信命诣汝神殿,献荐三牲,加赠珍异。若汝圣道通干致妙者,何不上启九皇,下谘后土,参集百灵,显彰妙术,使国良辅,消疾获安。”(T52/92a)“三牲祭祀”是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再加上每年都祭祀,足见夫妇心之虔诚而树神却不显灵,故而遂忿,文通义顺。若释为三世转生,世世祭祀,那就暗示这对夫妻轮回三世,均是夫妻且没有子息,并且均是住在这个树神旁边,这明显不合常理。

(8)阿难见光从胸入,知佛欲说诸天事,实时长跪白佛。(15/219)

按:《译注》译“实时”为 “于是,就”,不确。此句中“实时”当为“立刻、马上”之义,此义佛典习见,如《经律异相》卷三:“舍利弗又化作一大六牙白象,其一牙上有七莲华,一一华上有七玉女。其象徐详,往诣池边,并唅其水,池实时灭。”(T53/11c)又卷十三:“今此国人饥羸无食,我舍此身愿为大鱼,以我身肉,充济一切。即上树端,自投于地,实时命终,于大河中为化生鱼。”(T53/66c)

(9)王便听之,给一羸马,乘具亦弊。(15/221)

按:《译注》释“乘具”为“车子”,不确,乘具指披在坐骑上的用具,非车子。如东晋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十一:“我作剎利顶生王时,有八万四千大象,被好乘具,众宝校饰,白珠珞覆于娑贺象王为首。”(T1/496b)姚秦竺佛念译《鼻奈耶》卷二:“时调达初求作沙门,赍三百千两金,所乘象亦直金百千两,象之乘具亦直金百千两。”(T24/859a)《汉语大词典》释“乘具”为“骑马的用具”,亦不确。

(10)此比丘随所得衣食诸物,辄先与鬼,不违本要。(4/203)

按:《译注》释“要”为“通‘约’”,此处不烦通假。“要”有“约言”义,可以是对某事做出的约定、原来的决心或想法,传世文献早已有之,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使季路要我,吾无盟。”杜预注:“子路信诚,故欲得与相要誓而不须盟。”汉荀悦《汉纪·高后纪》:“陵让平勃曰:‘诸君背要,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此义佛经沿用,亦习见,如:《中阿含经》卷五:“世尊,我本有要,出家学道已,还见父母。世尊,我今辞行,往见父母,赴其本要。”(T1/624b)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第五:“应其果报不违本旨,从始发意至道无二,是曰精进;从其誓愿,各使得所,不违本要,是曰一心。”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三十一:“阿那律白佛:‘前已在如来前誓,今不能复违本要。’”(T2/719a)

(11)佛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 适作是念,其师即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1/197) 按:孙注“知他心通”,即“他心通”,六通之 一。“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断句释义均有误,当 为“以知他心,通照其所念”。“以知他心”不辞。 《众经撰杂譬喻》卷一亦收录该故事,此句作:“佛 常赞叹菩萨为胜,我今当发菩萨心。适作是念,其 师即以它心智,通照其所念。”(T04/535c)在刻本 中经文互倒者,常见,此处即是原文“知”与“他 心”误倒。“知”是“智”之古字,“他心知”即“他心 智”,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姚秦鸠摩罗什 译《大庄严论经》卷十五:“大悲答言:‘一切众生 心行显现。以他心智观察烦恼。’”(T04/346b)隋 慧远撰《大乘义章》十八卷:“他心智者,非己之虑, 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T44/757a)在 六通中,他人智则谓之他心通。孙注将“心通”连 文,不确,此“通”字当属下,“通照”本指“普照”之 义,如西晋竺法护译《阿差末菩萨经》卷一:“时普 贤佛演身光明通照十方,彼诸菩萨及众会者皆睹 此土,彼诸菩萨寻时皆起,遥自归命,为释迦文佛 一心作礼。”(T13/586b)西晋竺法护译《文殊支利 普超三昧经》卷一:“光明王佛悉知众会意之所见, 便放眉顶相光,其光通照七十二江河沙等诸佛国 土。”(T15/412a)“普照他人之心”即没有隐蔽之 处,故引申出“清楚、明白”义,如隋天台智者说,法 慎记《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八:“若观息时即通 照色心,若观色乃至心亦如是。此法明净,能开心 眼,无诸暗蔽,既观一达三,彻见无阂,故名通明。” (T46/529a)故原句当为“其师即以他心智,通照其 所念”。

(12)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3/200) 按:此句标点,翻译均有误。若如《译注》所标 句读,则“多力”无依,只能从前一主语“其弟”,即 “(其弟)多力能却怨敌”,但是这样理解很显然与 上下文不合,此处“多力”当指“为象”,此句当断 为“其弟生象中,为象多力能却怨敌”。另孙译 “能”为“能够”,亦不确,此处的能,当为“工、善” 之义。此义佛典习见,如后秦耶舍共竺佛念译《长 阿含经》卷六:“王有千子,勇猛雄烈,能却外敌,四 方敬顺,不加兵杖。”(T01/42a)《经律异相》卷十 五:“佛言:‘善能剃发,而入息太麁。’父母语:‘莫 麁入息,令佛不安。’”(T53/76b)“善”“能”同义复用。传世文献中,此义亦不鲜见,如:《玉篇·能部》:“能,工也,善也。”《荀子·劝学》“非能水也”,杨倞注:“能,善也。”《汉书·百官公卿表》“柔远能迩”,颜师古注:“能,善也。”“能却怨敌”意为“善却怨敌”。

三、失校

(13)沙弥道中便作是念:人生世间,无不受苦。欲免此苦,当与何等道?(1/197)

按:《译注》所用底本为赵城金藏本,然此句失校,“当与何等道”语义不通。句中的“与”当为“兴”字之误。《众经撰杂譬喻》卷上收录此喻,此句为:“欲免此苦,当兴何等道”。佛经中“兴道”连用者多见,如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四:“厄者受归,病者为医,在诸国生为大法王,千眼中帝照诸迷惑。身意休息,兴道威耀,舍心怨结,勇消众尘。”(T3/507c)姚秦竺佛念译《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卷二:“不退忍者。除诸秽恶行甚清净。不退智者。宣畅诸法调定众智。降伏缚着使兴道心。”(T10/979a)还可以“兴佛法”“兴道法”等,例繁不举,“与”“兴”形近而讹,当据《众经撰杂譬喻》改之。

(14)吾末后子,若生长大,必当堪任俟君位。(2/199)

按:此句失校,赵城金藏中的“俟”,高丽藏本、《大正藏》本均为“嗣”。嗣,《说文·口部》:“诸侯嗣国也。从册从口,司声。”徐锴曰:“册必于庙。史读其册,故从口。”故嗣有继承义,特指君位、国家。“俟”,无继承义。当据高丽藏本、《大正藏》本改之。

(15)此女虽行禅定,无有智慧,定报既终,迁坠恶道也。(15/219)

按:此句失校,“迁坠恶道也”,《大正藏》本作“还坠恶道也”,“迁坠恶道”句义不通,“还坠恶道也”是也。“迁”当为“还”字之讹。《译注》译为“还是坠入畜生恶道”,译文正确,然“迁”无“还是”义,当改“迁”为“还”。

(16)便入其阁内,见其妇形色丰悦。(15/221)

按:此句失校,“阁”当为“閤”之讹误。赵城金藏、《大正藏》本作“便入其閤内”,《经律异相》亦收此喻,也作“便入其閤内”。閤,《说文》:“閤,门旁户也。”段玉裁注:“按汉人所谓閤者皆门旁户也,皆于正门之外为之。”阁,《说文》:“阁,所以止扉也。”《尔雅·释宫》:“阁,所以止扉谓之阁。”郭璞注:“门辟旁长橛也。”“閣”“閤”字形相近而讹,佛典习见,如《经律异相》卷三十六:“王问树提伽:‘是卿家儿孙耶?’答言:‘是臣家守门奴。’进到中阁,有二十童女颜容端正。”(T53/193b)《大正藏》校勘记:“阁”,宋、元、明、宫本作“閤”。又卷五十:“脂髓流出,如笮苏油。铁棒头额,其脑流出,如破酪瓶。复将入铁阁屋间,黑烟来熏。”(T53/268b)《大正藏》校勘记:“阁”,宋、元、明本作“合”。

四、误校

(17)比喻行者宜应自修所尚,不应恃托豪势;一旦倾覆,与彼无异也。(5/203)

按:《译注》此句误校,“比喻”当为“此喻”,《杂譬喻经》总体例均为记叙故事,最后用一句话概括这条故事的含义,概括时皆作“此喻……”,赵城金藏、《大正藏》本亦作“此喻”。“此”“比”字形相近,俗书常相讹,究竟是何字当依具体语境而定,此处当为“此”字。

(18)龙见火怖,出头望山,复见火。火烧诸山泽,仰视山顶,空无住处,一切皆热,逃身无地。唯见军迟中水,可以避难。便灭其火,身作微小形入军迟中。(24/234)

按:此处文字、校勘、标点均有误。(1)此句当标点为:龙见火怖,出头望山,复见火火,烧诸山泽。仰视山顶,空无住处,一切皆热,逃身无地。唯见军持中水,可以避难。便灭其大身,作微小形,入军持中。从“龙见火怖”到下文的“逃身无地”均为四字格,句式工整,此处不当为三五格。后当断句在“身”后,“身”属上句。(2)“复见火火”不辞,前一“火”当为“大”字之误。俗体字中“大”“火”字形相近,常相混,《众经撰杂譬喻》作“复见大火烧诸山泽”,甚是。“便灭其火,身作微小形”,《众经撰杂譬喻》作“便灭其大身,作微小形”。“灭其大身”正与后文“龙大身者,喻憍慢也”相照应,否则“龙大身者,喻憍慢也”无据。另外“军迟”或“军持”是音译词,是盛水的瓶子或瓦罐。口小,故有“便灭其大身,作微小形,入军持中。”此亦是俗体“火”“大”相混之误。(3)建立在错误标点和校勘之上的译文,自然亦不准确。

随着商品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出版行业也处于空前繁荣的时代。30多年来,我国出版的汉译佛典品种数量众多,今注今译类汉译佛典的优秀品牌不断问世,这是过去任何时代无法比拟的。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汉译佛典整理出版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为我们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努力提高自身语言文字学功底,尤其是要注重吸收中古汉语佛经语言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整理过程中译注者要广收善本,比勘校订,同时要求译注者要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另外还要求译注者及编校人员也要有一定的佛教知识,了解基本的佛教义理。[2]65只有这样才能出版更多的汉译佛典精品,让读者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注释:

① “/”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则数和页数,前一个数字表示则数,后一个数字表示该句在《译注》的页数,如:1/197,表示该句在《译注》第197页,第一则故事里。

② 本文所引佛典文献标注格式“T”指《大正新修大藏经》,“/”前后的数字分别表示册数和页数,a,b,c分别表示上、中、下栏。

[1]孙昌武,李赓扬.《杂譬喻经》译注(四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7.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shment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s for ZaPiYuJing

LU Jing
(Department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1,China)

The book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s for ZaPiYuJing is published by Zhonghua Book Company in 2008.It is translated and noted by the scholars Sun Changwu and LiGengyang.There is somemistakeswhich is often appears in the similar translation work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put out proposeals for the publishment of Buddhist scriptures.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Buddhist scripture;editing and publishing;ZaPiYuJing

H131

A[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150409605

[责任编辑 田春霞]

2015-08-30

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代汉译佛经注疏语言研究”(12CYY03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古汉译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15YJC740052)

逯 静(1980—),女,河南商丘人,南阳师范学院教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汉译佛经标点
标点可有可无吗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协通论视佛经一例
小小标点真厉害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