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探析

2015-12-08田天,赵涛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

DOI:10.3969/j.issn.1004-390X(s).2015.04.010

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探析

田天1,赵涛2

(1.云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2.山西省晋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优化教育资源利用效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服务“三农”,既重要又迫切。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必要性与紧迫性的探究和对当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管理运行机制和法律法规,制定标准和构建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和健全发展机制,强化经费投入和加强监管等,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5-02-12修回日期:2015-03-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7-0317:18

作者简介:田天(1986—),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G 71文献标志码: A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IAN Tian1,ZHAO Tao2

(1.College of Marxism,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2. Jincheng Federation of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hanxi Province, Jincheng 04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modernization,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mrtioniz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role of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optimiz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resource, to promote education fairness, to improv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vel, and to serve issues of agriculture, farmer and rural area.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its necessity and urg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setting standards and building the service platform,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erfecting development mechanism, intensifying funds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so as to promot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Keywords: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指职业教育师生在基于网络环境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形成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新型教育体制,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体本身发展需求的过程[1]。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职业教育观念、模式、内容、手段、方法的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整个发展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信息化发展重建设、轻应用。通过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能有效地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地域、经济等因素带来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建构主义理论开展教学,运用数字教学、网络虚拟教学、案例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养成。

(三)有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三农”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成长为农村生产力的核心力量。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基础,农村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对于农村职业院校较好地履行职责,服务“三农”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与水平迫切需要教育信息化

农村职业院校与城市职业院校享受的教育资源难以相提并论。农村职业院校的老师相对于城市职业院校的老师,受制于教育培训机会少、培养形式单一、信息交流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素质水平相对偏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一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有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更要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创造性的拓展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育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技能。二是为农村职院校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对于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有着较大的帮助。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既是教育信息化的使用者也是受益者。农村职业教育通过信息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对于教师的职业教育水平、专业技能和信息技术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迫切需要教育信息化

新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迫切需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运用,能使学生更加贴近实际的工作环境,模拟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教学,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较好的促进。目前,农村职业院校的学生往往都来自农民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学习能力相对较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农村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信息化的发展,可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可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效益迫切需要教育信息化

效益是某种社会活动所要产生的有益效果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效益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成本而来,即通过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大的产出,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教育效益可分为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内部效益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所占用和消耗资源的程度。外部效益是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社会经济收益[2]。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确保整个工程的顺畅运行,应将各类资源的综合化利用作为重点,特别是资源经过数字化处理,通过网络等共享平台,使得整个社会联成信息网络,实现整个社会信息与知识的共享。农村职业院校通过资源共享,不仅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收和传播优质资源,提高教育公平程度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育的内部效益;还能节约资金,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与浪费,纠正目前存在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从而提高教育的外部投入效益。

(四)缩小城乡职教差距,迫切需要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受制于地域偏远、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市职业教育相比,差距依然较大。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师资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实训设备场地落后等问题。职业教育信息化是迅速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的一条捷径。信息化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共享优质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通过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可提高教师的现代教学能力,运用网络视频、网上学习等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促使城乡职业教育差距在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得以缩小。

三、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管理力度弱,推进措施成效不大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虽然大多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但是各管理部门之间协调薄弱,职责不够明确,目标任务、战略重心、实施程序等方面都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管理规划,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率和质量较低,工作推进缓慢。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城市高等教育相比,缺乏有力的政策性保障,且在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尚未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忽略了现代信息化建设对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资金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

在经费投入方面,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在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将建设资金的重点投入到普通教育领域,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匮乏,更没有针对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专项建设资金。国家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极少,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人才短缺。在政策措施方面,由于职业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庞大工程,资金需求量大,由于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单靠政府投入难以满足需求。

(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少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职业院校校园网络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大部分农村职业院校的建设水平较低,发展速度缓慢。网络建设滞后,覆盖范围有限,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村职业院校信息网络建设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信息网络的建设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农村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结构不够完善、不尽合理。教育资源仍以单机课件为主,新媒体教学资源和互动型教学资源较少,大多数仅仅是简单图像和视屏的展示,未能深层次地与课程、学生、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信息教学资源开发上,往往模仿他人做法,不能根据自己具体的实际教学需要,创造工作情景,反映真实的工作过程[3]。

(四)专业人才短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

从宏观上看,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划分不够科学,专业人才较为匮乏,导致信息化管理和研究水平较低。同时,缺乏有力的组织、实施和服务支撑。从微观上看,存在着重专业教学建设,轻信息化专业人员配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设置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和岗位,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技术队伍力量不足,成为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4]。

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不仅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且应用能力较低。大部分农村职业院校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上缺少持续、长远的发展观念,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农村职业教育课程结合度不高,仅停留在把教材、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机械的搬到屏幕上,没有真正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模式融合在一起。

四、加速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机制和法规

应着重提高政府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水平,厘清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责任与权力,建全组织管理体系,完善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各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农村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运行体系。同时,应推动国家出台鼓励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快现代信息服务领域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确保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绿色发展,保障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安全,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推动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有序、健康、持续发展。

(二)制定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构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在现有的信息化标准基础上,应结合农村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特点,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标准。依托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便捷的信息化服务为目标,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能力,提高对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个性化服务需求,把数字模拟实训基地作为建设重点,提高农村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逐步建立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移动学习服务平台,适应教师与学生的多元化教育和学习需求。

(三)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完善培训机制

碳酸氢钠(化学式:N aH CO3)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苏打,溶液呈弱碱性,加热易分解。

“人”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实施的灵魂。信息化人才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5]。在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应采用在岗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和补充信息化专业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根据当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采取多形式、多方法提高教师,特别是提高农村职教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应用能力,加速农村职教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引导教师加大研究力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构建方式、教学内容、教育管理方法的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

(四)强化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投入和监管

一是应促进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与使用标准;二是应强化政府的主体职责,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并以此为各级的责任,进行考核与监督;三是应设立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基金,确保投入资金的持续稳定;四是应促进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团体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特别是参与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五是应探索信息化投资融资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政府与企业、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投资,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学校自筹和市场融资相结合的多元经费筹措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的管理,强化各级财政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的预算管理,并将社会投入资金纳入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共同监督,定期对专项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不断提高资金的监管力度与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姬如.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0-23.

[2]蒋笃运.教育信息化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94.

[3]张志增,房启娇.县级职教中心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职教论坛,2014(27):14-22.

[4]孙震.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3):4-7.

[5]寇元哲.甘肃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

[6]陈宗胜.淮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2(7):54-57.

[7]王伟,钟绍春,尚建新.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体系建设及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5):113-120.

[8]于继华.中职教育中计算机信息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3(2):120-121, 125.

[9]陈小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在2008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J].山西电教,2008(1):4-7.

[10]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5-14.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信息化问题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